记者龙慧蕊(左)在青海藏区采访
在青海整整18天的行程,采访、赶路……马不停蹄,如同微信朋友圈“打卡”,终是留下了痕迹。
行走的乐趣。
我与同事交流“三区三州”采访经历,方知青海虽路途遥远,但其交通建设成就显著,这大为节省了我的出行成本。从西宁往返采访目的地(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飞机、动车、大巴、越野车,我都体验了一遍。其中坐大巴是顶有趣味的:
刚开始只听到车上僧人低声念诵经文,不一会儿,公路养护队员带着工具上车了,外出打工的夫妇拎着大包小包上车了,母亲怀抱孩子上车了,背包远行的年轻小伙上车了,叫卖熟玉米的小贩上车了……三五个小时的车程,窗外的风景变幻,车里也变得热闹起来。有时车会被过马路的牛羊拦下,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等着、看着,车载收音机里的藏歌飘出了窗外。
青海是人们向往的高原胜地,一路上自然要偶遇不少自驾游的“驴友”。印象深刻的是翻越达坂山时,只见漫山积雪,山顶海拔达到3800米。有一个家庭全员出动,男女老少身穿各色冲锋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丝巾,在向导的“指挥”下开心起跳,定格这难得的旅程风景,高原反应已然被抛于脑后。那时,他们的目的地——海北门源的百亩油菜花海还没有踪影,但其出行的兴致却是丝毫未减。
小小的期待。
“山大谷深”的地形是青海的致贫原因之一,但往往翻过一座山,穿过一段隧道,就会看到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景象。小小的期待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路途中我总是舍不得闭眼,不断憧憬着下一处的景致。
变化多端的还有青海的天气,它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这里一年到头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寒冷的天气会长达8个月之久。青海细雨绵绵时,人们是不打伞的——雨水预示着江河之源会有更充足的水流,牧场的青草会更茂盛,山间的树木会更茁壮,油菜花的花期会更长。在青海,大家都对雨水充满期待。
年轻的力量。
我在与州县乡村各级对接时,发现许多干部都是我这般的“90后”同龄人,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他们多是在西宁或省外完成学业后返乡工作的,熟练掌握着汉语,有想法、有干劲、能吃苦,正在成长为建设青海的中坚力量。这让我感到欣喜,也由衷地钦佩。青年人的热情活力、勇毅担当以及创新精神,正是这高原天地间的无限能量。
此行还遇到一处地方,年轻人特别多。黄南州是青海热贡艺术的集成之地,由此有了“画院”这一独特景观。我去到的仁俊画院拥有60多名学徒,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其中有20个来自贫困家庭,在此免费学习制作唐卡。画院老师告诉我,30-40岁是学艺的最佳年龄,年纪太小定力不够,年纪太大眼力不及,这是两个影响画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这里,通过就业扶贫、文化扶贫的方式,既让年轻人掌握了一项谋生技能,也让民族文化后继有人了。
采访的遗憾。
遗憾一定是有的。那些脱贫攻坚之难、全面小康之光,许多值得着墨的人物与故事,还来不及一一呈现:用扶贫贷款开洗车行的夏吾完玛,学开拖拉机脱贫致富的周才,投身家乡健康事业的“眼镜医生”刘生军,顶住压力创办苗木合作社的周拉太,坚守岗位的援青干部魏丙友;黄南州开展的“百僧连百户”精准扶贫探索,治多县设施完备的敬老院,青珍乡干劲十足的干部队伍……奈何我笔力有限,只能做一个“不称职”的记录者了。
感谢的话。
感谢给予此次采访大力支持的青海省民宗委、扶贫办,省内各州民宗委、扶贫局和相关单位的同志。因为有你们,我的青海采访得以踏遍万山如履平地、行程千里如归故乡。虽无法一一具名,但感恩的心意你知我知。
感谢我亲爱的杂志社和同事们,让我收获了圆满的高原采访之旅。在青海所经历的一切,给了我再次出发的理由。有一天,我一定会再回到青藏的山谷江河之中,去寻那藏家的幸福生活、那憨懒牛羊的踪迹。
感谢在路上的自己,年轻又美好。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