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黄河楼畔 团结之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见闻
发布日期:2019-05-07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引黄灌区有14条古渠,其中10条发端于青铜峡。青铜峡不仅是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见证地,更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领略宁夏全域旅游“塞上江南”诗情和意境的必游地。千百年的沧桑变迁,为青铜峡留下了厚重的历史传奇。


如今的青铜峡,已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级市,有汉、回、满、蒙古等21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3.4%,是宁夏民族工作重点县区之一。走在青铜峡城乡,感受到的是各族群众幸福安康的生活:幼有所托,老有所依,社区文明,乡村和谐,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儿女讲述了一个个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新故事。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最坚实的基石,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为这座古峡之城带来了巨变。


2016年,青铜峡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县)”,全市有4个单位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集体”,38个单位和20处宗教场所被评为自治区级、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16个单位和87处宗教场所被命名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单位以及和谐寺观教堂创建率分别达到72%、71%,先后接待来自区内外创建观摩50余次。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之际,本刊记者赴青铜峡市进行了采访。


1.jpg               

                                                    黄河楼上观古城


和顺之城


正在宁夏蓬勃开展的“让五星红旗在清真寺上空飘扬”活动,发端于青铜峡市。


2012年5月17日,五星红旗在青铜峡市王嘴子清真寺徐徐升起。这是宁夏第一个升起国旗的清真寺。6年多过去,国旗遍布青铜峡市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其中鸿乐府拱北清真寺、王嘴子清真寺已被打造成高品质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jpg

                                                 王嘴子清真寺军民共建活动仪式


这一切,都与青铜峡市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新管理分不开。多年来,青铜峡市始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国旗进宗教场所全覆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宗教场所活动,形成了全市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


王登武在给来宾讲解民族宗教常识.jpg

 

 王登武在给来宾讲解民族宗教常识

 

 

 

冒着毛毛细雨,记者来到了位于青铜峡镇的王嘴子清真寺,远远就看到寺院墙上“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标语。寺院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院南旗杆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这里也是“军地共建”示范寺。寺管会主任王登武是今年自治区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他负责寺院管理工作期间,曾多次邀请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清真寺的文化书屋举办民族宗教法律知识培训班,还请部队官兵为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6年前,自治区倡导国旗、文化书屋、报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清真寺活动,王登武和寺管委会成员积极响应,在清真寺开设了民族团结“军寺共建”展示厅,开办国防知识讲堂,常年对外开放。记者走进展厅,看到展览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团结主题,也有国防知识主题,还有健康知识、禁毒教育等内容。展厅一侧的图书室、阅览室里,中外文学名著,历史、哲学、政治、生活百科等各类书籍一应俱全。2017年,以王嘴子清真寺“军寺共建”为题材的微电影《旗帜》,荣获吴忠市“民族团结花更红”第三届原创微电影展评二等奖。


“我是清真寺的学东(即管理者),也是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员。”这是王登武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经常通过经训引导信教群众:“爱国和爱教是一致的。你们热爱祖国,应像鸟儿眷恋自己的窝巢一样。”

在位于峡口镇的鸿乐府拱北清真寺,五星红旗也同样迎风飘扬着。始建于清乾隆末年的鸿乐府拱北清真寺是传统三合院式建筑风格,再加上新建的爱国爱教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使之成为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个典范。


寺管会副主任何忠林告诉记者,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四进”活动开展以来,全寺结合经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宣讲,使其成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其“四进”活动的经验成果在青铜峡市、吴忠市甚至整个自治区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村镇文明


在青铜峡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点已遍布全市各领域,创建工作从被动的自上而下、单一型、阶段性的“要我创”,向主动的自下而上、日常化、全覆盖的“我要创”模式转变。创建让城乡面貌呈现出生态美丽、民族和谐的局面,其中以峡口镇最为典型。


峡口镇是“全国文明村镇”,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镇总人口30895人,回族占80%。全镇有30余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是自治区宗教工作重点乡镇之一。这些年来,峡口镇坚持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镇创建工作,建成了西滩村特色文化广场和西滩大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时,峡口镇充分利用会议、节日庆典、慰问走访等机会,采取讲习所座谈培训、文艺演出、树立典型、舆论引导等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道德讲堂、民族团结专题文艺演出、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最美家庭才艺比拼、志愿者服务日等“六个一”活动,在全镇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峡口镇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大大促进了各族群众的增收致富,培育形成了以皮草加工、餐饮服务、粮油、牛羊肉贩运和商贸旅游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其中,皮草加工产品出口到欧亚等30多个国家,二毛皮手工艺制作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祥云皮草公司被命名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基地。这些特色产业带动就业近1000人,形成全区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皮草加工产业集聚群,并进一步带动了“董府·鸿乐府·谭桥特色产业街区·牛首山寺庙群”一线的峡口旅游产业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特色经济发展。


社区和谐


在创建过程中,青铜峡市跳出原有框架和固定思维,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出了一批社区统战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精品示范点。


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示范社区,提炼出社区统战工作“五朵花”工作经验,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获得诸多殊荣的青铜峡镇艾山社区,便是全市精品示范点之一。


艾山社区共有企、事业单位14家,个体工商户300家,总人口3013人,其中常住人口1136人、流动人口1877人,是全市流动人口最多的一个社区。社区的5个女干部,在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学芹带领下,创出了有名的民族统战“五朵花”工作机制,为社区营造了管理有序、文明团结的良好氛围。


6.jpg
黄学芹和她的“五朵花”


在艾山社区办公楼,记者见到了黄学芹。性格爽快的她凭着自己的聪慧和多年在企业工作积累的经验,针对社区里不同地域、民族、职业的居民,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摸索创建出了一套独特的社区管理方法:以“优质、高效、规范、便民”的服务宗旨,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创新11234工作机制(一服务一盘棋两监督三管理四必访)。“流动人口就像是她的孩子,总是挂在心上,捧在手上。社区居民很少叫她书记,都叫她‘知心大姐’和‘黄姐’。”黄学芹的同事评价道。


在社区办公中心,职工书屋、政策超市、农家书屋、七彩书屋、健康书屋、职工维权工作站、蒲公英自我成长室、市民学校、计划生育室、免费体检室等活动室多达36个,门类齐全,应有尽有。由此可见,艾山社区为居民的生活做足了功课。


“艾山社区是自治区的星级社区,外来人口都是客,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这里就是他们的家。”黄学芹笑着说。19年里,社区从未接到过一起投诉上访。“为了让社区居民有事时第一时间联系到我,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10多年来也不换号码。”


站在树状展示图前,黄学芹为记者讲解起“五朵花”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社区统战对象的力量,促进社区健康发展,是我们绽放的“和谐花”;以宗教工作促稳定,绽放“和顺花”;以民生服务惠民生,绽放“稳定花”;以精神文明结硕果,绽放“幸福花”;所有的花集中起来,绽放出最大的一朵“团结花”。


离开艾山社区,记者来到位于陈袁滩镇的韵新苑社区。这里是青铜峡市的商贸物流集中区域和全市最大的社区,人流量大,人口构成复杂,但记者看到的却是一片安宁和谐的景象。走在社区街头,民族文化墙、宣传画不时映入眼帘。社区民族宗教工作专干岳金萍告诉记者,社区曾荣获“全国文明社区”称号。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社区一直坚持“实事惠民”的原则,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居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问题,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以优质管理服务促示范社区创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韵新苑社区,从社区管理人员到普通居民,都将“民族团结一家亲”作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准则。社区定期向居民发放民族团结基本常识宣传资料,坚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同时创新载体,凝聚民生改善的动力。


在社区的电子阅览室有藏书36000余册,社区还有800平米的“日间照料中心”,内设餐厅、厨房、休息室、医疗室等,18人的社区服务队不间断地为空巢、孤寡老人提供服务。


韵新苑社区劳动力丰富,劳务输出收入是居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社区党支部专门举办了劳务输出培训班和农民创业园。此外,社区还帮助妇女在家学手艺和编织技能,用自己的劳动为家庭增收。


扶贫精准


重视妇女就业,开设“扶贫车间”,也是青铜峡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大成效。


记者采访同兴村和同进村两个移民村时了解到,村民文化普遍不高,尤其是妇女外出务工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在家照顾孩子老人。为帮助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青铜峡市制定并下发了《统一战线助推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深化“百企进村”和“五个一”精准扶贫行动。与此同时,动员宁夏绿源塑胶有限公司投资近300万元,分别在同进移民村、邵岗镇同富移民村建立了扶贫车间,共安装缝纫机120台、打包机2台,招收移民群众106人,为移民村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在同兴村,由葡萄酒公司带动村民致富也蔚然成风。


玺天龙葡萄酒公司种植管理负责人刘吉宁告诉记者,公司与同兴村签约,用流转土地种植了将近两万亩葡萄。几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只聘用本村村民务工,使务工家庭每年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


“扶贫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村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除草、剪枝等操作,对技术要求并不高,充分考虑到了当地劳动力素质情况。”刘吉宁说,公司投产7年来,坚持为无法外出务工、无劳动技能的家庭妇女提供合适的岗位,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做“田间小时工”,既为家庭增加收入,也能照顾家庭,一举两得。


在同进村的扶贫车间里,记者同样看到清一色的回族妇女“小时工”。车间的工作主要是缝制吨袋,妇女们用缝纫机按照规定好的尺寸缝制好袋子即可。最吸引她们的是车间不限定上下班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我丈夫在外地打工,我要照顾孩子上学,不能外出。扶贫车间按计件给工资,很自由,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孩子,啥都不耽搁。”回族女工白梅笑盈盈地对记者说,她一个月至少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


陪同记者采访的同进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忠宏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干部,老家在四川绵阳,一口川音宁夏话。为让村里能多几个这样的扶贫车间,他施展各种“计谋”去游说投资商。“在我们青铜峡市投资一点不亏,地广好建厂,劳动力成本不高,但很多人不了解。所以有时候我不得不连‘蒙’带‘骗’,说服他们来村里投资。”赵忠宏踌躇满志,过两天他打算去说服一个服装厂的老板到村里来投资,如果谈成,将又是村里的一件大喜事。


榜样力量


除了星级党组织、星级社区,青铜峡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还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个人,他们被当地群众称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铺路石”。


好人老马哥。今年66岁的马正德是滨河清真大寺的学东,家住滨河新村。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考察时曾接见过他,当年总书记说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干事,始终做到秉公用权,马正德一直牢记在心。“家里家外他都一样,是个爱帮人的热心老汉。”马正德的妻子同记者聊起丈夫,十分自豪。


7.jpg

                                                                     马正德


马正德为人随和、开朗,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他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滨河新村的大事小事少不了他。有村民告诉记者,当时村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时,早晨打开门,第一个见到的一定是马正德。他天天在村里巡视,检查环境卫生,看到有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都会文明劝导。有时他还拿着民族团结宣传卡,挨家挨户去宣讲。


马正德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却使整个新村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忙碌校长”汤莹丽。汤莹丽是青铜峡市第四中学校长、高级教师,还是民主党派人士、宁夏吴忠市政协常委,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党外校长”。


3.jpg

    汤莹丽


在创建工作中,汤莹丽带领全校师生开拓创新,以民族文化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为主线,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抓手,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教研和文体活动为载体,将各民族体育艺术项目带入校园,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的特色之路,其做法已成为一个“种子模板”,在自治区各个学校“复制”推广。


“学校的学生90%是本市或其他地方进城的农民工子弟,为此,我们专门开设民族艺术课程,安排每周二、三最后一节课进行教学。”汤莹丽告诉记者,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运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回族的毽球、汉族的太极扇、黎族的跳竹竿、蒙古族的押加等项目大受欢迎。“通过民族艺术教育,我们的每个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基本都能掌握一项技能或特长,这也为他们升入高中打下良好的艺术素质教育基础。”说这话时,汤莹丽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无名英雄”李正江。李正江是公安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笑容可掬、慈眉善目的他是邪教克星、维稳卫士。工作30多年,他一直恪尽职守,在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民族宗教维稳工作,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于2012年荣立一等功。


2.jpg                                                                李正江


近年来,以维护团结、打击分裂、抵制渗透、安全保卫为目标,李正江经常带领民警深入民族地区了解和掌握相关动态,及时发现并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化解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民族宗教方面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和维稳工作任务。


“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卫士。”李正江如是说。


“好风凭借力,风劲正扬帆”。在青铜峡市采访的几天里,记者见证了各族干部群众正在黄河楼畔继续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新篇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丁斓进,青铜峡市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王品娟,青铜峡市峡口镇宗教专干马玮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龙慧蕊)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