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马背上的银行家”开启新征程——内蒙古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转型发展掠影
发布日期:2021-11-29

在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长河中,“蒙古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各族儿女。对“马背上的民族”而言,蒙古马既是朋友,也是精神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曾提出‘干事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转型机遇稍纵即逝,成功永远属于‘马上’行动的人,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发展血脉之中!”提及“蒙古马精神”,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格日勒图如是说。


“马上”行动,可谓一语双关。


2017年9月1日,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组建。自这一天起,在有着“中国马都·草原明珠”美誉的锡林浩特市,一支“马背上的银行家”队伍——八位对农信事业饱含深情的“农信人”,在格日勒图的带领下开始策马扬鞭,伴着奔腾的马蹄声,唱响一曲气势雄浑的信合长调。


“2018年,是我们实施新的‘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突破瓶颈、做优做强的攻坚之年。”格日勒图坦言,“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下一步,我们还将全面改革,实现向农商银行的转变……”这是一个改革奋进的时代,不主动变革、不谋求驭变之道,就会落伍被抛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浪潮,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也是驱使我们不断向前的巨大推动力!”格日勒图说。


自去年走马上任以来,这位雷厉风行、富有革新精神的领头人,与新一届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确立“抓党建、促经营”的核心发展战略,以“党建+”引领各项业务发展,带领全行扭转局面、奋力突围。


短短一年时间,这个曾陷入发展瓶颈的农金机构,通过管理变革、经营创新、文化重建等一系列转型,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蒙古包里的“党员之家”


1.jpg

            格日勒图(前排左五)和嘎查党支部党员在联学联建点


   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


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访过这片土地,临别时留下了“要将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殷切嘱托。


改变,已经悄然发生……


在“党员中心户”巴乙斯古楞家,一只小黑狗欢快地摇着尾巴。不远处,几十匹马正吃着草料。在男主人的个人收藏室里,摆放着赛马服、马鞍以及历届那达慕比赛中获得的十几枚奖牌。


刚挤完马奶的女主人乌尼尔其其格热情地招呼客人,来到一座悬挂着“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联学联建点”牌子的蒙古包。


地处牧区的联学联建点,是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与嘎查党支部开展“党员之家进嘎查”活动的场所,也是该行金融知识的宣传阵地。其目的是以点带面,让党员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广大牧民学习知识、增收致富。


“牧民们热情很高,大家一起学习各类知识,探讨致富之路……”乌尼尔其其格说,“很感谢农合行的30万元贷款,我家里又买了30多匹马,光是卖马奶就能增加不少收入!”


蒙古包里的“党员之家”,是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开展党建工作的生动缩影。


走进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总行大楼,党建活动室、党建文化走廊、党员先锋岗桌牌……一处处精心打造的“红色阵地”上,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党建做好了就是内生动力,党建做强了就是核心竞争力,党建做实了就是创新发展力!”格日勒图说,这是该行以“带好队伍,树起金融绿野的红色旗帜”为中心,开展党建工作的三条主线。


战略方向明确了,该行的各项党建举措也随即落地:


加强“党员之家”建设,将党员权利、党员义务、入党誓词、党的政策、党员风采、学习交流、成果荣誉、党建文化“八上墙”;开展“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大讨论,将合格党员标准具体化为20条行动标线、10条禁令底线;明确每周四为各支部集中学习日,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对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利用微信平台打造党员学习阵地——“微信党校”,实现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笔记“三同步”……


与此同时,在党建引领下,该行各项业务也紧锣密鼓地开展:制定《2018—2020年三年业务发展规划》,确保立足长远,稳步前行;深入全行24个营业网点调查,掌握存在问题及发展瓶颈,全面启动网点核心竞争力提升项目;将不良贷款清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方沟通协调,加大清收处置力度……通过多方努力,让“党建+”落地生根,与各项业务相生相长,已成为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激活企业活力的“发展密码”。


马背上的“普惠银行”


2.jpg

        助农金融服务点打造的农信驿站


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


在探寻转型之路的同时,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始终坚守着不变的“普惠”初心。


在之前交通条件落后的时候,为服务农牧民,老一辈农信人只能骑马下乡,一走就是几个月。他们将挎包放到马背上,在茫茫草原上,哪里有牧民,就骑马走到哪里。凭着这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奉献精神,农信人书写了一段“马背银行”的传奇。


沿着老一辈农信人走过的草原路,笔者来到该行设立的第一家“农信驿站”。


在名为“民新超市”的小店内,牧民苏和巴特正拿着手机连上超市的wifi网络,专注地观看着一场那达慕摔跤比赛的直播。他身后的墙上,醒目地张贴着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农信驿站”服务指南。


此时,步履匆匆的钢·宝力道背着书包走进来,在货架上挑选了牙膏、青辣椒等商品。“以前,取钱要进城,一个来回就是几十公里。”他一边扫描二维码付款,一边对笔者说。“现在好了,有了‘农信驿站’,来买东西时,就能顺便把钱取了,真方便!”


农信驿站,是该行传承“马背银行”精神,解决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实践。


今年上半年,该行按照“扩面、提质、树形象”要求,在原有的49个助农金融服务点中,选出经营好、信誉高、客流大的服务点,升级打造为首批“农信驿站”:


硬件升级方面,配置智能POS机、扫码付、验钞机、保险柜等办理业务所需的便民机具,配备金融宣传展架、印制宣传品、便民信息专栏、便民座椅、急救药箱等配套服务品;


软件升级方面,对“农信驿站”负责人、操作人员进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知识、终端操作、资金结算及机具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其可熟练办理取款、转账、查询、代缴费及贷款发放、还款等业务。


升级后的“农信驿站”,成为了集普惠金融便民点、金融知识普及点、便民信息传播点、信贷服务办理点、电商交易服务点、综合整治高利贷宣传点“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体,能够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草原上的“信合情怀”


3.jpg

        为农牧民抗旱减灾捐款



去往巴彦淖尔嘎查采访的途中,汽车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颠簸前行,没有路,更没有路标。但对于经常下乡的农信人,每一条通向牧民家的路,他们都了如指掌,连哪里有坑洼,哪里有大石头,都记得清清楚楚。


来到53岁的贫困户阿拉腾拉古尔家,三间砖瓦房映入眼帘。年轻时,阿拉腾拉古尔以替人放牧为生,家境一直不太好。几年前,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为他捐建了固定居所、买了网围栏,帮他创立了自己的“产业”。


“干旱那段时间,愁得厉害,天天盼着下雨。家里的钱全用来买草料,不够吃,农合行给了我2万元贷款应急,还是不够……”阿拉腾拉古尔说,他有70多只羊和2头牛,为彻底脱贫,今年初还承包了140多只羊,没想到却遇上旱灾。六七月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本应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今年却满目枯黄。由于缺乏新鲜草料,许多牧民不得不一再购买价格昂贵的干草料。


阿拉腾拉古尔清楚地记得6月28日那天,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的董事长格日勒图将购买的饲料送上门,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面对今年严重的旱灾,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第一时间开展抗旱减灾救助工作:加大对辖区农牧民、农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抗旱减灾贷款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贷;对因旱灾出现还款困难的农牧民,不抽贷、不压贷、不停贷,通过续贷、展期、贷款重组等措施,保证其正常生产生活;在有效满足信贷需求的基础上,对贫困农牧民有针对性地进行捐资救助……患难见真情。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抗旱减灾信贷资金2810万元。


此外,为帮助农牧民化解民间高利贷带来的侵害和困扰,该行专门设立全市金融系统首家“民间借贷服务工作站”,积极开展综合整治高利贷的专项活动。一股股金融活水流淌在草原深处,一个个暖心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


4.jpg

        在联学联建点和牧民党员共同学习


新思想引领新发展,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一年来,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百姓的大爱情怀。


(见习编辑:关宇娇)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