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坚定改革引领 担好窗口使命
发布日期:2024-12-13

      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民族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1997年底,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并予以深刻阐述。这些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贯穿了改革精神、改革思维和改革方法。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理念与重大实践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定改革引领,担好窗口使命,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定推进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我们党在长期民族工作实践中,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了一套彰显中国特色、具有显著优势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特别是2018年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明确民族工作部门归口统战部门领导、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下谋划推动民族工作;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持续深化民族工作领域改革创新的时代担当,体现了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明确要求。要坚定推进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有力保障民族工作体制机制高效运行,有效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着力强化党的领导。牢记“国之大者”,加强对“两个大局”的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着力发挥机制效能。坚定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推动各级党委进一步担起主体责任,在民族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政府加强对民族事务的法治化管理,增进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推动统战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民族工作部门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水平,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良好社会氛围,从整体上发挥好新格局新机制的新效能。

      着力推动事业发展。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出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坚定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从落实“建设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重要嘱托出发,坚持面向全省、面向台湾、面向海外,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精神和勇气,积极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有效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把制度机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推动健全主体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标对表“铸牢”主线要求,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把民族工作领域自我革命抓具体、抓深入。严格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民族工作、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更好推进“铸牢”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民族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切实树牢底线思维,精准开展宣传引导,建强守好工作阵地,牢牢掌握民族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

      推动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围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东南路径研究,结合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讲清楚“闽台一家”的历史事实。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八闽文化、老区苏区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各民族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融”的导向持续丰富和拓展交流平台载体,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完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政策保障。围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健全完善“铸牢”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持续推动“铸牢”主题月“六进”工作,扎实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推广使用工作。围绕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完善源头防控、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机制,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

      推动健全检查评估体系。完善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坚决落实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出台精准化、可落地的改进措施。抓好中央和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使用管理,严格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把资金更多引导到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铸牢”工作上来。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做好省、市、县三级测评指标体系分层分类衔接工作,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互观互检互学活动,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


坚定融入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指出,要做好福建少数民族中的侨台工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发挥特殊作用。我们要牢记这一重要嘱托,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两岸各民族交融新路,有形有感有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的重要论述,努力以“闽台一家”促进“中华一统”。

      发挥“祖”的优势,增进“一家人”认同。紧紧围绕祖籍祖地、祖先祖祠的特殊优势,着力完善推溯源、挖史料、创品牌的“三位一体”复合型思想认同机制,持续打造祖地文化品牌体系,不断扩大祖地文化效应。实施闽台历史溯源工程,继续以闽台区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路向为切入口,持续推进史料编纂、学术研究等历史溯源工作,不断夯实闽台寻根谒祖、追根溯源的史料支撑。加强闽台关系资料利用,深入推进姓氏资料编纂、族谱对接和少数民族族谱古籍文献的挖掘、保护、利用等工作,加快成果转化,助力两岸交流,不断强化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的认同。

      促进“心”的契合,增进“一家亲”情感。紧紧围绕构建情感融合、心灵契合的桥梁纽带,着力健全以平台促活动、带受众的“1+2”两岸交流机制,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培优做强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合作基地,加强各级各类“铸牢”基地、交流基地、研究基地、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全面激发交流活动、合作共建、学术研究的阵地效益。继续以“铸牢”为主线,不断深化“三月三”“二月二”“丰收节”等共有民俗活动品牌内涵,引导各地形成全域活动集群。支持各地以两岸同名同宗村、宗亲乡亲姻亲等为主体,广泛开展宗亲共建活动、恳亲活动,吸引更多台胞赴祖地原乡参访,着力缔结人心归聚、情感相依的精神纽带,促进两岸各民族群众的心灵契合。

      服务“融”的目标,增进“一家兴”成效。紧紧围绕闽台一家、两岸融合的核心目标,大力推进产业、文化、治理、人才层面的交融机制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两岸民族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中心建设,推动台湾少数民族青年和企业签约入驻。推广两岸民族乡村、协会相互签约合作模式,建立两岸各民族共同产业纽带。深化文化融合融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开展文创文旅、康养旅居、乡建乡创试点示范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密切闽台人文交流。提升治理融合质效,创新“1+N”区域治理融合机制,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重点、支持全省各地,以结对联谊共建、乡村融合发展等形式,探索试点两岸民族乡村融合发展治理之道。推动人才融合共育,实施“福建民族宗教人才年”行动,依托“三创促三交”“青雁计划”等平台载体,大力发现、培养、使用团结型、治理型、发展型人才,不断建立两岸共好的人才大军。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9期

文:兰明尚

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编:王孺杰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