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总书记来过的古生村:洱海更清 乡愁更浓 日子更美
发布日期:2020-09-01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云南大理苍山洱海的山水画卷在隽永典雅的诗句中徐徐铺展。但这幅“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动人画卷,却一度因为洱海水质污染而濒临破坏。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他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在与当地干部合影时,总书记殷殷嘱托道“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如今,洱海畔的古生村,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眺望的地方,清澈如镜的湖面倒映蓝天白云,欢快灵动的溪流漫过滩涂水柳,嬉水的孩童和流连的人群陶醉其中,总书记“立此存照”的地方成为人们拍照打卡的新地标,村民们满心期盼总书记再来洱海,看看这一池碧波荡漾。


微信图片_20200901113056.jpg

习近平总记2015年视察云南时“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已转化为云南省铁腕治理洱海污染的坚决行动。图为大理古生村总书记“立此存照”处。 求是记者赵梦婕/摄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守护一池澄碧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早已深深植根于云南人民心中,转化成铁腕治污的坚决行动。


云南省委和省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洱海流域水环境。大理州迅疾开展村镇“两污”治理、流域“两违”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减量等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投资270多亿元实施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76个项目,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工作,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完成1806户生态搬迁,规范减少核心区内餐饮客栈338户……  


“我们果断关停、拆除、转型,这是要得罪人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沿湖老百姓作出了巨大牺牲。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发展,我们必须有这个决心和定力。”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说。


古生村53岁的老渔民何利成用三次“白手起家”来形容他与洱海之间休戚与共的命运。1996年洱海首次大面积暴发蓝藻,当地取缔机动打鱼船,15岁就开始在洱海捕鱼的何利成,2千块钱处理掉了2万块钱购置的渔船;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退房的要求,何利成承包的18亩鱼塘全部关停;而这次“三线”划定,他家客栈的部分客房被划入了洱海保护红线范围,不得不拆了190多平米,客房从9间减到7间。曲折的经历,割舍的痛楚,并没有让何利成一蹶不振,反而对未来的发展踌躇满志,“现在洱海边廊道建起来了,湖边缓冲带也有了,洱海水质好起来了。以后大理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老百姓的生活一定是越过越好。”


在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全湖水质实现6个月Ⅱ类,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且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


微信图片_20200901113115.jpg

大理古生村老戏台正在上演白族大本曲说唱《习总书记到我家》。求是记者赵梦婕/摄


 

以为子孙计的智慧留住浓浓乡愁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心中柔软的角落,是曾经养育你的那方水土,是离开了就会想念的地方。


云南考察时,总书记沿着湖边小道,信步来到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同村民围坐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临走时,总书记笑着说,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让总书记记起乡愁的这个地方,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是一座典型的白族传统庭院,“三房一照壁”,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古意盎然,院子里的三角梅红艳欲滴、大富贵树根深叶茂,一家七口“四世同堂”相亲相敬……


2016年以来,古生村实施民居建筑风貌整治,挂牌保护7户古院落,文物古迹修旧如旧。与村里完善的垃圾清运系统、便利通达的公交出行和热闹喜人的广场舞相比,基础设施变“新”的同时,村容乡貌却更“古”了。


“我家院落被称为‘乡愁小院’,总书记夸赞接地气。几拨人想租去搞经营,都被我爸怼回去了。我也觉得,丢了乡愁就像丢了魂。”李德昌的儿媳妇赵财红对记者说。5年过去了,李德昌家中陈设依然如故,总书记围坐的藤桌上,那块白族扎染仍静静铺展,不同的是一间屋子里摆满了白族特色手工艺品,这是李德昌在外地经商的儿子李银东回村创业带来的变化。“乡愁小院”总能迎来一拨拨四面八方的游客,人们都要拉着李德昌聊上几句,还要坐在藤条桌旁拍上几张照片。“这几年整治力度很大,收污水、拆违建、修绿道,都是真刀实枪地干,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洱海越来越清,乡愁越来越浓,快赶上我们小时候了。”这是李德昌最常谈起的话题。


微信图片_20200901113121.jpg

如今的洱海,清澈如镜的湖面倒映蓝天白云,欢快灵动的溪流漫过滩涂水柳,村民们满心期盼总书记再来洱海,看看这一池碧波荡漾。求是记者赵梦婕/摄


 

守住绿水青山的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了


不再使用大水大肥的土地,生态种植水稻亩产量从2000斤骤降到1500斤,但价格却从两块五涨到了六七块,亩产值比原来还高。


生态搬迁和流转出来的土地开发成农旅庄园,葡萄卖给水果商,有时一斤不到一块钱,游客采摘购买是原来价格的20倍。


老年人在家门口有活干,青壮年返乡创业经商,收入翻了不止一番……

走向新生的道路必然伴有阵痛,但是阵痛过后换来的是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记得住的乡愁,换来的是老百姓走向小康生活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要洱海水没问题,我们不愁金山银山。”李德昌信心满满。



来源:求是网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古丽斯坦  张霓君(实习生)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