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高黎贡山与担当力卡山之间的深山峡谷,独龙江流域的“独龙人”曾经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狩猎为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独龙人从原始社会一步迈入社会主义,实现了第一次跨越。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们命名——“独龙族”。半个多世纪以后,独龙族人民又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近期,由作家潘灵、段爱松创作,云南出版集团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受到广泛关注。本书以详实的史料、深度的发掘再现了独龙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功实现两次历史性跨越,与全国人民一道脱贫致富奔小康,共同迈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壮阔历程。该书通过大量可歌可泣的事实,讴歌了独龙族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是反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由贫困落后到迈向小康的史诗性作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独龙春风》以深刻的大历史观扫瞄了独龙族的过去和现在。从前,独龙族长期处于高度封闭、与世隔绝的原始生存状态,备受歧视。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殖民和掠夺,对我国西南边疆更是虎视眈眈、觊觎已久。在此背景下,独龙族人民受到了越来越深重的压迫与欺凌。《独龙春风》中描写了清代一位有抱负的官员夏瑚的经历。实地考察独龙江流域后,他向朝廷上奏万言书:“各江地土无不肥沃,出产无不丰饶,人民无不强悍聪颖,唯因主治无官,……以致人民稀少,稼穑不谙,道路梗塞,商旅不通,为可惜耳!”可夏瑚的上奏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反倒遭遇贬谪下狱。旧社会,人口越来越少的独龙族在各种势力的盘剥压榨下,屡屡被逼到生死绝境。
日出东方,岁月峥嵘。《独龙春风》娓娓道来,讲述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独龙族群众真正走上当家作主、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的动人故事,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亲民爱民为民、各民族共同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当代传奇。从毛泽东主席亲自派遣中央民族访问团,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各民族同胞;从各级政府和人民军队为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到独龙族和各民族兄弟姐妹携手同心、自强不息……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感天动地、撼人心魄。
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地处云南边陲的独龙族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关爱关怀。
2014年4月,全长6600米的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全线贯通。此前,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充满喜悦地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报告这一重大喜讯。2018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之后,当地群众委托乡党委再次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整族脱贫的喜讯,表达了继续坚定信心跟党走、为建设好家乡团结奋进的决心。
“获悉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十分高兴,谨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独龙族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一直惦念着你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向独龙族干部群众亲切回信, 这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的莫大关怀和巨大鼓舞。
《独龙春风》还记录了最令人难忘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接见独龙族代表时深情地说:我今天特别高兴,能够在这里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代表们见面。独龙族这个名字是周总理起的,虽然只有6900多人,人口不多,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的一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骄傲地、有尊严地生活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各民族人民一起努力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
从历史考证到当下的现场调研,《独龙春风》得出一个真切的感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地践行“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理念,千百年来极端贫穷落后的独龙族人民才最终实现了整族脱贫,创造了又一次人间奇迹。
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展现了独龙族群众感恩奋进的时代风采:1952年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的新中国第一批独龙族干部代表中的孔志清;几十年奋斗不止,深受群众拥戴的老县长高德荣;17岁登上首都北京舞台演唱独龙语歌曲、几年后又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的马秀珍;第一位独龙族女共产党员白丽珍和她的儿女们......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不能少。如今,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圆梦小康的独龙儿女正在接续奋斗、满怀豪情地与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令人欣慰的是,《独龙春风》作者心怀“国之大者”,跨越时空,全面深入、真实生动地书写了独龙族的生存史、发展史、奋进史,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具有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多重意义的珍贵记录。毫无疑问,独龙族的历史与现实,昭示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
来源:《中国民族》2022年第4期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