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夏天,国家民委经济司的几位同志组成调研组,由我带队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开展对人口较少民族——塔吉克族发展现状的调研。那天参观县博物馆,正赶上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影片。在片中故事的发生地,我们又一次观看了这部影响广泛、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电影。而令我感触颇深的还有一个原因:该片编剧是我的东北老乡乌·白辛,并且也是赫哲族。因此,在帕米尔高原看《冰山上的来客》,对我来说真是别有一番感受!
(一)
赫哲族诗人、作家、旅行家乌·白辛(1920—1966年),原名吴宇洪,出生于吉林,祖籍在乌苏里江支流毕拉河畔的红石砬子村。1945年,乌·白辛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吉林日报》副刊编辑和青年艺术研究会主席,主办了《前进报》《轻骑报》两本刊物。1950年,他踊跃参加抗美援朝,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三级勋章”。此后,他担任过部队文工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导,还在哈尔滨话剧院、哈尔滨市文联任过编剧、专职创作员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多次深入新疆、西藏等地区的乌·白辛写下了《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历险记》等描写祖国边疆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的游记散文,拍摄了《在帕米尔高原》等反映边疆地区人文历史的艺术纪录片。他创作的话剧《黄继光》《雷锋》《赫哲人的婚礼》、歌剧《映山红》《人民的儿子——焦裕禄》、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等,也无一不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性。
乌·白辛的人生虽然只有匆匆46载,但其作品足以确立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特别是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1954年至1957年,乌·白辛两次率领摄制组赴新疆,拍摄了10多部艺术纪录片,其中《帕米尔高原上》《伞兵生活》《风雪驼铃声》等获得全国性奖项,他本人被文化部授予银质和铜质奖章各一枚。
探访祖国西部边疆的经历,让乌·白辛的创作愈发充满激情。他的多篇相关题材散文在《新观察》和《旅行家》等刊物连载,并于195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为《从昆仑到喜马拉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较为系统介绍三大山系西端以及西藏阿里地区人文地理的游记,文字优美活泼,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伟大祖国、对各民族兄弟姐妹的深情热爱和由衷赞美。
1961年,乌·白辛在《电影文学》杂志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次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不久,长春电影制片厂邀请他去商讨改编和拍摄方案。修改好剧本后,乌·白辛又热情地为导演王曾云、赵心本和作曲家雷振邦等做向导,再次奔赴新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乌·白辛去世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曾于建厂25周年、35周年庆典之际两次将“优秀影片奖”颁给《冰山上的来客》。
(二)
《冰山上的来客》这部使乌·白辛一举成名的电影剧本,其故事梗概是在行军的马背上产生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剧本是和战士们一起写成的。采风期间,乌·白辛经常同大家一起巡逻站岗,可战士们更愿意听他讲故事。这些故事很多就发生在边疆地区,发生在战士们身边,所以很受欢迎。与此同时,与战士们接触多了,乌·白辛也搜集到许多鲜活的素材,受到不小启发。《冰山上的来客》的原型,便是他在新疆和西藏边防部队所了解到的。
创作《冰山上的来客》剧本时,乌·白辛没有沿袭老路,而是以惊险传奇式的抒情化手法、结构,把爱情、战友情、军民情、民族团结情有机结合在一起,用真假“古兰丹姆”串起整部戏,并刻画了排长通过借笛声传递信息、指挥战斗等生动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深受感染。尤其影片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等插曲,所表达的深厚情怀更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几十年后,著名作家、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原副主编,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主任特·赛音巴雅尔在为《乌·白辛文集》所作的序中写道:
“我不认识乌·白辛,他也不是我的同事或朋友,更不是我的亲属。但是,我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读过他的优美神奇的游记散文,看过他的生动感人的戏剧电影……赫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当时只有1000多人。在一个只有1000多人口的民族中出现了像乌·白辛这样才华横溢、著作等身的著名作家,真是了不得,值得骄傲。这是赫哲族的骄傲,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1961年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问世,到如今已过去一个甲子。
一位出生于东北的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创作出反映西北边疆地区各族军民携手同心、并肩战斗、保卫祖国边防的优秀作品,打动和影响了几代人;堪称“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把他的作品搬上银幕,使其成为永恒的经典;一位蒙古族作家被他的事迹所深深感动,为编辑出版《乌· 白辛文集》付出巨大精力和心血……
无疑,乌·白辛和《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书写了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大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又一佳话!
文:葛忠兴
来源:《中国民族》2022年第5期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