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想念“沙拉”炒米
发布日期:2016-05-04

陶利草原.jpg

内蒙古草原


我经常感到很幸福,是因为自己可以清澈地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样子——

我们住在靠近沙漠的湿地湾子里,七八户蒙古人,七八户汉人。沙漠边上有好多杨树和柳树,有被切割成形状不同的若干块庄稼地,有一滩可以隐藏牛马的枳芨林,有几十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这里很安静!

在这安静的十几户人家里,肯定能蹦跳出几个小伙伴吧,可以和我一起玩儿。夏天我们前往沙漠里的小湖边踩水,秋天到密林深处的林场果园里偷食小果子,冬天则会去生产队的棚圈顶上掏雀儿⋯⋯这样的事情在记忆的幕景中时而闪现。然而,更强烈的关于童年的记忆却是一种味道,一种浓浓的家里的味道。

这种味道是从秋天开始的。有一种黍类作物叫糜子,沉甸甸的穗子很骄傲地闪着黄色的光芒。它们被连杆割断、打捆,叫“糜个子”,装车拉回到宁静的院落里,然后用连枷把糜籽从穗子上敲打下来,扬筛出清晰的红色颗粒。某一天晴朗无云,这些红色颗粒的糜籽被倒进大锅里煮,不记得会煮成什么样,捞出来;又一口大锅已经备好,锅底铺着一层沙子,这些被煮过的湿糜粒就倒进了有沙子的炒锅里,香味就弥漫了。

在我的记忆中,这一项炒糜米的工作在晴朗的秋日要进行一整天,一锅又一锅,我在那种虔诚的期待中享受着炒香的味道。炒好的糜米还要进行舂碾才能食用,而我似乎已经满足了。

这样有着美妙香味的日子竟然无法与小伙伴们分享。安静的沙漠村落里只有一半人家会有这样的炒香味,这些家户都是蒙古人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泾渭”?我当时不明白,到现在也不明白。丰收的秋天里一定会有西瓜,我们就会把舂碾好的炒米放在西瓜瓢里。于是,红色的瓜水浸泡着微微发黄的炒米,既脆又甜。

从秋天开始,淡黄的炒米就会天天伴随着我们:用熬好的砖茶汤泡着吃,用加兑羊奶的茶汤(奶茶)泡着吃,或者用少量的羊肉熬腥汤泡着吃。这样一直吃到来年的盛夏,炒米的香味也因此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浓烈最温暖的味道。

宁静的岁月还是逼着我们都长大了。父母亲早已经离开了这个村落,去外地工作生活;而渐渐长大的我也要怀着许多憧憬离开这里,去往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学习谋生。于是,能吃到炒米的日子越来越少,直到我后来在市场里买到稀罕的炒米。

2012年秋天,我到鄂尔多斯西部的乌审旗牧区拜访一位蒙古族艺人,他可以把各种树根雕刻成动物姿态,栩栩如生。我在一个博物馆收藏了他的作品《鹰》。怀着某种敬意和好奇,我专程去寻访他。

同样是沙漠,更深更高的沙漠。这个艺人住在那个叫作“呼和茫合”(意为蓝色沙丘)的地方。我们的越野车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他。喔,这位名叫乃日勒图的蒙古艺人还不到40岁,他所居住的地方简直就在沙漠里,是孤零零的牧户。禁牧转移政策让许多人都搬走了,只有他坚持留下来,坚持做根雕,并且坚持用母语(蒙古语)写诗!

我和乃日勒图开始了倾心聊天,聊生活,聊生命,聊心灵,聊自然⋯⋯他拿出自己写的诗给我看。我看不懂,只能听别人吟诵,从偶尔可以理解的母语单词中体味那诗的意境。后来,我仔细揣摩,译写出了他的一首诗: 

我看到天边起伏的山梁

我看到平地耸立的孤岗

我看到河流婉转地流啊

我看到鲜花在绽放

无际的平畴马群涌动

自由的空中鸟儿飞翔

静谧的森林里树木悄悄地长

草原上我听到心儿在歌唱

⋯⋯

在那里

没有耕犁没有稻粱

在那里

没有城垣没有围墙

在那里

没有钻井没有垃圾场

在那里

还有神秘的风俗

在那里

还有初始的模样

在那里啊

我们的智慧如天灯般明亮!

我们在那个更加幽静的沙漠深处倾听!在他的房间里,我突然闻到那种浓烈的炒米香味,那种我童年的味道!而让我惊讶万分的是,他拿出的竟然是金黄金黄的“沙拉”(黄)炒米。

清澈的童年记忆就这样再一次被拉开:我甚至都不舍得感受这种更加强烈的浓香,因为那太奢侈了!他家的“沙拉”炒米是用嫩糜籽(或黍籽)炒的,很稀贵。就是当糜穗还介于青黄之间时,就切下穗头,揉搓下糜粒,不用煮而是直接炒,这种炒“沙拉”的香味会弥散得更远、更久!

但是“沙拉”炒米在我童年时并不多,可能是因为怕浪费糜籽资源的缘故吧。我记得小时候向祖母要着吃“沙拉”炒米,一向对我慈爱有加的祖母都只是沉静地望着我,微笑着摇摇头。

夕阳西下时,我和乃日勒图告别,与这位隐居的蒙古艺人执手很久。我看着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是游牧民族吧?”他回答:“那当然啦!”我望着远处的晚霞,若有所思地说:“沙拉炒米那么香,那可是耕田里长出的啊⋯⋯”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