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 | 梁晓声:“苦尽甘来”符合一个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
发布日期:2022-10-30

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自今年1月底在央视开播后,创下央视8年来收视新高。《人世间》的火爆印证了在当今的中国需要有讲述时代变迁的作品。

小说《人世间》由中国作家梁晓声历经8年创作而成,用115万字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轨迹,以小见大反映时代与家国的关系,在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中讲述中国人的“情怀”与“希望”。《人世间》作者梁晓声接受专访,讲述从“人间悲苦”到“人间值得”,苦难与生活的关系。

记者:您之前想过《人世间》会受到大家如此关注和热捧吗?

梁晓声:没有想过,甚至创作作品时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拍成电视剧。起初我抱着不太乐观的态度,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样品相的内容,无论是电视荧屏,还是院线大银幕都少有,我对于观众是否会接受这样的内容并没有把握。但最后播出结果是比较好的,大家喜欢《人世间》这个作品,我也很欣慰和高兴。

记者:《人世间》中,您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梁晓声:我喜欢我笔下的每一个人,我赋予了他们姓名、性格和故事。但如果您需要我挑最喜欢的人物的话,可能是周家三兄妹。

我喜欢周秉坤身上对友情的坚持与仗义。他身上有我在北大荒知青时的性格特点:对于友谊的珍视。我认为这是朋友该有的样子。

我喜欢秉义的格局。秉义实际上是一个在多种文学影响下人文素质较充沛的80年代新知识分子,他和现在普通考入大学的知识分子是完全不同的。充沛的文化素养,也使得这个人物在考虑问题时会更顾全大局,他的格局也要大一些。

周蓉的女性独立和她关注国家命运的特点,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1667113862762996.jpeg

▲《人世间》剧照。(图片来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记者:您的作品不少都改编为影视剧,从《年轮》到《人世间》,您笔下的中国社会和人情冷暖得到了读者高度认同,您认为原因是什么?今天的观众和30年前的观众有哪些不同?

梁晓声:这个问题中其实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文学原著和影视剧的关系。我个人还是愿意把电视剧看成一个独立于原著的作品,因为电视剧本身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再创作。它是将原著内容打散成各种素材,然后再将这些素材重新编织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作品。

至于您提到的观众变化,我确实没有想到有很多年轻的观众会追剧。甚至在出版小说的时候我还反复和编辑说,这个作品会有人看吗?可能由于我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相反还过于保守了。

现在看来,《人世间》的火爆印证了在当今的中国需要有一部讲述时代变迁的作品,有那么多年轻观众和读者愿意来看这个作品,证明了我们在文化自信方面的长足进步。各个年龄段的人可以平静面对时代发生的变化,这种文化自信是要提倡的。

1667113883847941.jpeg

▲《人世间》海报。(图片来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记者:您多部作品中的人物都会让人想起您曾经的知青经历。这些人物和您的生活是否存在某种交集?您会怀念自己的青春岁月吗?

梁晓声: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作品都是虚构的。当然原著中确实有我的一些经历,比如周秉义的知青生活和我有一些重叠,包括我的父亲也参加“大三线建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业体系建设),我的弟弟在酱油厂工作,这成为我的创作来源。我曾说过,创作知青岁月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写作,是为了补全一段失却的历史。与其说怀念,不如说是一种回望吧。

记者:《人世间》让人感受到“人间悲苦”,又让人觉得“人间值得”。您怎么看待苦难与生活的关系?您相信“苦尽甘来”吗?

梁晓声:从创作作品来说,我差不多写了两千几百万字了,很少用到“苦难”两个字,对于这两个字的运用我是很慎重的。

就《人世间》这部作品来说,我认为苦难一直都是生活中存在的。例如作品中无论是郝冬梅家,还是马守常和他的妻子曲秀贞,都经历了苦难。在20世纪80年代后,他们的家庭逐渐从苦难中走出来。不过苦难又随着下岗、转业等问题逼近了陈旧的光字片(指社区)人们,他们的生存出现了很大的挑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字片的大多数也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了。

我经常想,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没经历过苦难呢?如果我们把人类的历史每300年做一个切割去观察,它都伴随着困难、战争、灾难。由于文明和进步程度的不同,某个时候可能财富更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此才有了那样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但再把历史连起来对比看,人类社会确实在进步。因此“苦尽甘来”符合一个民族和国家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这也是我最初写这本书和导演要把它拍成电视剧的初心之一。

1667113906111306.jpeg

《人世间》剧照。(图片来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记者:《人世间》以小见大,叙述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在大时代变迁下的生活史,让人感受到“家国文化”流淌在每个人的血脉里。有人认为,在东西方之间,在不同代际之间,对于“小家”“大家”的认识都存在差异。对此,您的观点是什么?

梁晓声:关于家国关系,我个人认为全世界都一样,并不是唯独中华民族格外强调这一种关系,所谓“国之不存,何以家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但是中华文化确实对于家国关系阐述得比较充分,这些要归功于伟大的先贤们,他们时常在思考家国关系。这种看似我们很独到的“家国文化”,其实也适用于全世界。

与此同时,西方也能找到很多阐述,比如英国作家王尔德,甚至追溯到希腊的“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也都阐述过家国关系。

1667113929542759.jpeg

《人世间》剧照。(图片来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记者:在您看来“家国文化”是相通的,但是在中西方文化却又有许多不同。您如何理解文化差异?而我们又该如何推动文化交流交融?

梁晓声:西方文化下的文学创作,起初更多是从研究个人出发,某种程度是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个人面对现实的心理活动。比如在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美狄亚、宗教故事中的莎乐美,甚至包括后来莎士比亚笔下的丹麦王子,都是在研究人的内心。

而中华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作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从道德范畴来刻画人物。作品更多的是在描写关系,类似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这是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早期文学作品最大的差别。

从这一点出发,就能知道文化交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它虽然难,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我认为,中西方文化在交融的时候,文化自信是关键。因为文化其实在自己的国度里起到促进民族与时俱进的作用。

如何在既保留自我文化的同时又达到彼此交融交往,最核心的就是对于不同文化的不同声音,在“在意”与“不在意”之间找到平衡。在我看来,这其实是需要智慧的。

1667113951418613.jpeg

梁晓声。(图片来源:东西问微信公众号)


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为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现居北京。2019年7月,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8月16日,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22年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备受好评,引发全民阅读小说《人世间》热潮。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流程·制作:刘雅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