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 |西域丝路上的中国器乐精神
发布日期:2022-12-04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通过有形表达无形,通过具体上升抽象。从古至今往来于西域丝路上的乐器不仅奏响了古韵悠长的千古佳音,更彰显出了中华民族亲仁善邻、温润仁美的精神世界。


丝绸之路是文明的和平共鉴之路,是东西方交流交往的大动脉。丝路精神根植于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天地人和的中华文化“和”的基因当中,其气质在丝路大通道的核心区——新疆得到充分印证。


音乐是接天引地的人类精神艺术,乐器则是无形声响的有形之具。从鼍(tuó)鼓到纳格拉、从胡琴到艾捷克、从笙到手风琴、从唢呐到苏乃依,这几类有代表性的西域丝路上的乐器,在器物形制、文化脉络和艺术形态上均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器乐精神。


器以藏礼:鼍鼓的文明线


作为礼乐器的“中国第一鼓”——鼍鼓,出土于龙山文化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自1978 年发掘至今,已发现鼍鼓八件。它预示着距今4300年前已形成华夏礼制的天地秩序雏形,中国千年鼓乐的篇章由此开启。


640.png

▲鼍鼓。(孙晨荟 供图)


梳理丝绸之路中原鼍鼓与新疆纳格拉鼓之间的制作内涵和文化寓意,可发现西域与中原的血脉联络。鼍鼓的鼓腔以整段原木挖制,鼓面蒙鳄鱼皮。这种用天地之木配神兽之皮的制作手法,以明暗线的方式保留在新疆和中原鼓类后裔之中。


来自西域被称为铁鼓的新疆纳格拉鼓,保持了与华夏鼍鼓一致的整体制作工艺印记,它与鼍鼓的结构一致,材质却随着冶金术的影响变为铁质。与纳格拉鼓同属的还有藏族的达玛、傣族德昂族的抬鼓及花盆鼓、沙鼓等。这隐喻了华夏礼制文明的暗线。


640.jpg

▲新疆纳格拉鼓。(孙晨荟 供图)


与之不同的是,在千年礼制的影响下,中原鼓类在制作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但在材料上却保留了传统的木制,这凸显了华夏礼制文明的明线。鼍鼓作为万鼓之源、礼乐之基,续以中原鼓及纳格达鼓形而下之器载形而上之道的内涵。


因此,这个明暗线揭开的是中华文明“近者悦,远者来”的向心模式,是四方万民聚集中原相互交流的生生日新之意,更是何以中国的生命力所在。


古人将鼍鼓作为战鼓,纳格拉亦同样被系在马鞍上当作战鼓。因此,既有朱厚熜的“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的气魄,也有王昌龄的“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风霜。纳格拉鼓与古代西域的羯鼓有着深层渊源,内在也呼应着古老的千年中华文明。


640 (1).jpg

▲新疆鲁克沁镇“吐鲁番木卡姆传承中心”传承人演奏纳格拉鼓。(孙晨荟 供图)


五声共鸣:胡琴与哈密艾捷克


哈密艾捷克是哈密木卡姆伴奏乐器中的主奏乐器,广泛流传于哈密民间乡村部落。其形制与新疆其他地区的艾捷克有较大差异,类似中原的二胡,又被称为哈密胡琴。哈密地理位置独特,是丝绸之路上西域通往中原的“东大门”,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哈密艾捷克即可能是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产物。


中原的二胡与新疆哈密艾捷克形制特征神似,大体构造相同,存在较多的共同点。不同的是,哈密艾捷克多了一组共鸣弦。因此,有观点认为,哈密艾捷克就是中原二胡加上了共鸣弦,或是古老的艾捷克换上了二胡的琴筒。更有观点提及,哈密艾捷克就是西域传入中原的胡琴前身。但无论如何,它们之间应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来自西域的胡琴汉化之后,在中国音乐传统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而哈密艾捷克是哈密唯一的高音拉弦乐器,二者都可以独奏和伴奏,也分别是汉族和维吾尔族乐器的代表性主奏乐器。


艾捷克最早起源于波斯,14世纪左右传入中亚,后进入喀什增加了共鸣弦。在整个南亚地区,都能看到辅助共鸣弦乐器的普遍使用。这里面有审美的需求,同时也许有制作工艺的要求。二胡不存在类似的问题,同样跟汉文化的生活环境及音乐审美有关。


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两种乐器蕴含的是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回流互授,哈密艾捷克的溯源有西域以西的脉络,但更能看到中原文化的深刻烙印。


640 (2).jpg

▲哈密艾捷克。(孙晨荟 供图)


惠及东西:笙的叶脉流


笙是目前仍然在传承着的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件可以同时发出多个音的乐器,在音乐界被称之为“和声性乐器”。


笙在殷商甲骨文中,称为“和”。相传为女娲作笙簧,其音似凤凰鸣响,故有李太白“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诗句。笙在殷商时期就在礼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唐代是笙的鼎盛时期,涌现出许多技艺高超的名家。多声的特性、仙道的寓意,使笙成为国人之爱,民间宫廷均盛行。


640 (3).jpg

▲曾国出土匏笙。(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外文明相遇的一千多年中,这件纯粹中原本土的乐器因其魅力催发出美妙的枝叶繁花。元忽必烈中统年间,西域回回国进贡的“兴隆(龙)笙”,实为鼓风式管风琴,将其称为笙,是因为形状结构与之极相似。十八世纪东西文明大碰撞,中国笙进入西方世界,由此促成管风琴音色改良、手风琴制造以及口琴的发明。


1777年,在华传教的法国传教士若瑟·马利·阿米奥神父把笙寄回了巴黎,让西方世界首次认识到了自由簧,并开始了一系列关于簧片振动的实验,不仅对管风琴音色的改良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更是催生了欧洲的自由簧乐器。


在笙“活簧发音”原理的直接影响下,1821年,德国音乐家布希曼发明了口琴。1829 年,奥地利的基里尔·达米安在原自动风琴的基础上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把真正的手风琴,不久手风琴乐器风靡欧洲。


此外,20世纪巴扬作为手风琴家族一员,经丝绸之路返回“故乡”,在中国新疆形成独特的“俄罗斯族巴扬艺术”。新疆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见证了这段历史,作为远古始祖笙的叶脉便如此在文明河流中蔓延生花,惠及东西方艺术文明。


640 (4).jpg

▲在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当地文艺爱好者为游客演奏手风琴。(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格局天下:唢呐的来去兮


“可道人间今古事,能学百鸟木中鸣。”中国人的一世,生也唢呐,去也唢呐。这个原本来自军中之乐的西域乐器,以穿云裂石之势刺破中原音声,成为生死共荣的华夏魂音。


唢呐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多次传入的现象,早期用于军中之乐,后逐渐在民间普及。受文化选择和审美倾向的影响,中原唢呐与新疆唢呐存在较大差异。


新疆与中亚以及西亚的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自然生态相近,因此新疆唢呐受到自然生态变化的影响程度很小,基本保持中亚唢呐原本的形制——较粗的杆子、无金属喇叭口,称为苏乃依。


随着清代对新疆管控的加强,清廷派驻官员与军队主要驻扎在北疆(伊犁将军),中原唢呐自然传入新疆地区(主要是北疆)。随着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影响的加深,有的地方学习中原唢呐,出现了金属质地喇叭口的苏乃依。近几十年以来,甚至有些维吾尔族乐师用中原唢呐代替苏乃依,已经开始影响苏乃依特有的音律体系,并不断地吸取内地乐人的演奏技法。


19世纪,伴随新大陆华人华工的记忆,唢呐被带到古巴,成为圣地亚哥狂欢节上的游行声音灵魂。21世纪,华家乐班、周家班等成为当代中国民间吹打乐班的国际性旗帜,享誉海内外,他们代表的正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间音乐之一。


“懒与笛琴争第次,一声开嗓地天惊”是唢呐的习性。吹出天地来世,跨越海域疆界亦是唢呐的命数。唢呐的来去既是天下疆域之格局,也是人间情怀之内里。


640 (5).jpg

▲新疆维吾尔族苏乃依。(孙晨荟 供图)



作者简介:


1670155242138196.jpg


孙晨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宗教音乐、民族音乐、戏曲声乐研究。出版《雪域圣咏》《天音北韵》《谷中百合》《众灵的雅歌》等四部九十余万字的获奖学术专著;发表《新中国戏曲声乐学科理论与实践管窥——以孙清足的黄梅戏教学为例》(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剧种艺术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等论文三十余篇。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孙晨荟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