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家遗址位于青海民和县的喇家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自1999年以来,专家们对喇家遗址进行了发掘和清理,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毁于地震和洪灾,是已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该遗址仍有母亲守护孩子、返身救助亲人的遗骸遗存,因此被称为“东方庞贝”。
▲喇家遗址位置,现已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王恩山 供图)
2002年的发掘中,在20号房址地面发现了一件倒扣的齐家文化篮纹红陶碗,碗内残留物风化很严重,只残留表皮一点薄薄的物质。经科学鉴定,证实该残留物是喇家遗址先民用小米粉压制而成的面条食物。由于这只碗倒扣在地后立马被泥沙掩埋,造成了类真空的环境,因此面条虽然风化,但形状仍在。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考古资料,也让面条起源于西方还是东方的争议似乎逐渐清晰起来。
那么,在4000年前的青海,当地先民是如何用小米做成面条的?什么样的工艺能做出如此细长的面条?这碗面是不是世界上第一碗面?青海喇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胜俊接受中国民族报“道中华”专访,就此进行了解读。
世界第一碗面到底在哪里?对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直到2002年考古学家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一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这碗面条被科学证实至今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它将人们对世界第一碗面的认知又往前推进了2000年。
▲2002年考古学家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的面条近景。
此前,我国有关面条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东汉末年刘熙《释名·释饮食》中记载;“蒸饼、汤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麪条子》:“索饼,乃今麪条之专名。”麪条,就是面条。
国外则认为面条最早是中世纪时期在中东地区发明的,后来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意大利,意大利人进一步把面条食品传播到欧洲以及全世界,认为这个时间比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到欧洲的时间早得多,支撑这种说法的是曾有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一座山洞中发现了一组壁画,画的内容就是面条的制作过程,而且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当时我国关于面条最早文献记录是东汉时期,比意大利要晚一些,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认为面条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此外,很多国家都认为面条是他们发明的,但除了意大利和中国外,都缺乏相关文献记录,所以不足为据。
▲青海喇家遗址考古公园。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毁于4000年前的地震和洪灾,是已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时期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农田建设中,在1982年文物普查中予以确认,1986年被青海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喇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将喇家遗址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是青海省首个获批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8在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中喇家遗址入选“中国黄河50景”名单;2021年10月18日,喇家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1年10月12 日, 喇家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 专项规划 》“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由此可以看出喇家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我国考古工作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显示了其在考察中国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独有价值。
▲喇家遗址发掘情形。
喇家遗址发现于1981年,1999年至2007年,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齐家文化的聚落居址、高等级墓葬、环壕、小广场、祭坛等重要遗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新发现。2013年至2019年,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田野考古工作。发现遗迹450余处,包括房址、壕沟、陶窑、祭祀坑、墓葬、大型冲沟、灰坑、灰沟,出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遗物2000余件,主要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汉晋遗存等。
▲喇家遗址发掘的墓葬及随葬玉器。
而在喇家遗址2002年发掘中,在20号房址地面出土了一碗面条状遗物,这碗面条足足比意大利的面条壁画早了2000多年。出土时,红陶碗倒扣于地面上,考古工作者揭开陶碗(发掘该探方的是青海考古所的蔡林海先生),发现碗里存有遗物,直观观察像是面条状食物。碗中保存的面条,长约50 cm,直径约0.3 cm,粗细均匀,颜色鲜黄,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由于风化严重,只有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尚存,不过面条卷曲缠绕的形态还依然保持明显。陶碗倒扣,面条全部附着在后来渗进陶碗里的泥土之上,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因此有条件能够保存下来。由于保存微弱,考古工作者立刻进行了现场拍照,然后迅速将陶碗放回原位,保持原状,之后连同泥土一起采集回营地,加以整体包装,将此遗存带回北京进行鉴定,然而回到北京再次打开时,面条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仅存泥土,只留下了照片可以看到当时的情状。
▲面条遗存刚出土状态。
2002年底,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田野工作汇报,叶茂林特别把这个发现和照片公之于众并作了介绍,请求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同事们给予鉴定和测试研究,可惜没有得到回应。2004年,时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的博士后杨晓燕,从考古队了解到这个发现后,再向该所吕厚远先生介绍和讨论,吕厚远认为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鉴定,并且在实验室科学鉴定了土壤中的植物硅酸体和淀粉形态,使用了80多种不同植物进行对比,排除了其他可能,最终确认了食物成分是小米(粟)及糜子(黍),其中以粟为大量。
在4000年前的青海,是怎么用小米做成面条的?什么样的工艺能做出如此细长的面条?众所周知,小米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黏性的,即使是现代社会,也很少用小米来做面条。小米面团粗糙易碎,拉伸性差,无法用制作拉面的方法做成面条。有鉴于此,研究者经过多次模拟实验,在吸取民间锤砸、烫面增加黏性的知识基础上,利用传统饸饹面制作工具,借鉴挤压糊化凝胶成型方法,在没有添加任何增黏剂的情况下,成功模拟制作出长度达1米长以上的小米面条,从而证明小米是可以制作面条的,也证实了喇家面条是真实存在的罕见的古代食物遗存。
▲英国《自然》杂志刊发面条遗存版面。
2005年,英国《自然》杂志(2005年10月13日出版,《NATURE》第437卷第967—968页),刊发了青海喇家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的面条状遗存的鉴定研究论文。这项研究作为考古学多学科合作的一个成果,能够被世界顶级的科学刊物所重视和接受,说明它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和前沿性的。
喇家遗址齐家文化面条遗迹的发现,其意义在于,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面条实物遗存,这也是它的科学价值之所在,这个发现不仅是一个食物的问题,而且可能是一个关系文化和文明的问题。喇家遗址出土有骨制刀叉,显然是饮食餐具(肉食);还发现普遍使用壁炉烤制食物(面食),与在火塘烹煮食物(粒食)同时存在;这些说明喇家遗址的齐家文化已经开始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许多好的传统。喇家遗址明确发现了粟作农业,也有畜牧养殖,因此有关专家推测可能还有麦作农业存在。
▲骨餐叉、骨镞资料。
喇家遗址考古发现的面条实物,说明它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但不能够说这个就是面条的起源,对于面条的起源,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据来证实。
(本文图片均由马胜俊提供。)
受访者简介:
马胜俊,男,土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青海喇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海东乐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和县和融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旅游顾问;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墩峡景区高级顾问。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马胜俊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