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文物TalkShow|旋涡纹尖底彩陶瓶:甘青地区黄河文明的发展
发布日期:2023-02-27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640.jpg

文物名称:旋涡纹尖底彩陶瓶

年  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约5000年)

体  量:高26.8厘米,口径7.1厘米

出土地点: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

收藏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这件以旋涡纹为主要装饰纹样的马家窑类型彩陶瓶,是连续发展了5000年的中华彩陶文化在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被再一次推上彩陶文化巅峰的见证;旋涡纹是马家窑先民对黄河奔腾河水极具概括和极富想象力的描绘。这件旋涡纹尖底彩陶瓶,代表了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见证。


绚烂多彩的彩陶文化


虽然马家窑类型彩陶文物数量巨大,常有纹饰精美的器物出土,但当这一件旋涡纹尖底彩陶瓶出现在面前时,还是让考古工作者大为折服,赞叹不已:流畅的漩涡纹,带动点与线,在韵律之间交错流动,形成热烈而奔放的流动感……这样的图案是在描绘湍急涌动的黄河之水吗?


640 (1).jpg

▲旋涡纹尖底彩陶瓶线描图。


与此同时,旋涡纹尖底彩陶瓶在器型上也实现了审美与实用的高度和谐:目前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可系绳的汲水瓶,因其底尖,容易入水;入水后又由于浮力和重心关系,能自动横起灌水;又由于口小,搬运时水不易溢出。


640 (2).jpg

▲尖底瓶汲水示意图。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此类小口尖底瓶为酒器:小口造型,是为了确保容器的密闭性,以防止在发酵过程中因进入空气导致酒变酸,同时也可以防止酒精的挥发;细长的瓶体和尖底造型,是为了在酿造过程中渣滓更好地沉降和有效集中沉淀物,以促进酒的澄清。


无论是作为汲水器还是酒器,尖底彩陶瓶都体现了实用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也正因如此,漩涡纹尖底彩陶瓶成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的代表作。


在中华文明史上,彩陶文化是一个极其显著的存在,它的延续时间如此之长——从距今8000年一直持续到距今3000年左右,连续发展5000余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辛店等文化类型;它的地理范围又如此之广——遍及中华大地每个角落。可以说,彩陶文化对于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而主要分布在距今5000多年前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在这一部宏大绵延的彩陶史中,占据一个什么位置呢?


被誉为“彩陶之冠”的马家窑文化


在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满天星斗中,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最亮的那一颗。


马家窑文化得名于1923年。这一年,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新石器文化遗址惊现于世。它是中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北传播和影响的产物,在适应甘肃、青海等地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曾一度被称为“甘肃的仰韶文化”。它出现于距今约5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前后延续了一千多年。


高度发达的制陶技术是马家窑文化的主要特色。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文化的基础上,马家窑彩陶更加精细化,形成了绚丽而典雅的风格,其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被业界普遍认为达到了中国彩陶艺术的巅峰。


而在一步步走向巅峰的过程中,马家窑彩陶文化经历了初步形成——早期发展——成熟——尾声的发展过程,分别表现为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640 (3).jpg

▲石岭下类型鱼纹瓶。(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首先,石岭下类型阶段,是仰韶文化发展衍化为马家窑文化的过渡阶段,清晰地呈现出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渊源关系,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典型纹饰皆由变体鸟纹衍化而来,在圆、圈和弧线的起伏变化间灵活组合,是马家窑文化的先声。


640 (4).jpg

▲马家窑类型涡旋纹彩陶壶。(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640 (5).jpg

▲马家窑类型鸟纹盆。(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马家窑类型是马家窑文化的早期发展阶段,距今约5300——4900年,彩陶制作工艺从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逐渐发展为慢轮制陶法,器表打磨极为光滑,纹饰以漩涡纹、曲线波浪纹为特点,图案繁缛工整、疏密有致,线条奔放流畅、富有强烈的韵律节奏。


640 (6).jpg

▲半山类型锯齿旋涡纹陶壶。(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640 (7).jpg

▲半山类型菱格纹陶罐。(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半山类型距今约4700——4300年,与农业加速发展导致对大型陶器储藏粮食的需求有关,此时彩陶器型逐渐变大,以壶、翁等大型储藏器为主;纹饰由单一黑色变为黑红搭配,对比鲜明,更显层次感;装饰纹样除了传统的漩涡纹外,出现了锯齿纹、网格纹、葫芦纹等,造型与图案浑然天成,把中华彩陶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640 (8).jpg

▲马厂类型回纹四耳陶罐。(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640 (9).jpg

▲马厂类型圆圈蛙纹陶壶。(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640 (10).jpg

▲马厂类型折带十字纹陶壶。(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马厂类型距今约4300——4000年,分布范围更加广泛,数量极多,目前出土的完整彩陶已经超过一万件,器型更加丰富,风格趋于简练、豪放,主要有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网格纹、回形纹等,颜色变为单一黑色,但由于纯度不高而呈现灰黑色,其造型、质地及装饰均远不及以前,显示出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青铜器开始出现,彩陶随之衰落的趋势。


神秘莫测的漩涡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文明起源,经历了距今约8000多年的大地湾文化——距今约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多年的马家窑文化,完成了漫长的文明演进。


马家窑文化出现和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仰韶庙底沟文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压力不断增大,一部分人离开家园,逐渐向西迁徙,到达并逐渐适应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地理环境,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旱作农业文化,把黄河文明的发展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640 (11).jpg

▲马家窑类型双耳四鋬旋涡纹彩陶瓮。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片来源:美术报)


当我们注视马家窑彩陶时,一个疑问可能浮起:马家窑彩陶为什么如此反复、频繁地使用漩涡纹,以至于成为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对于黄河奔腾之水进行极富想象力的描绘——这是一个可能的答案。马家窑彩陶上的漩涡纹,酷似湍急的河水激流涌动而形成的涡卷。设想,主要集中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沿岸的马家窑先民,面对河水的滋养,他们升起膜拜之心与神圣感;而面对水流咆哮冲击而成的巨大漩涡,他们又升起敬畏之心与神秘感;于是,他们在彩陶之上反复描摹黄河留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神秘莫测又极具动感的漩涡。几千年之后,当我们看到这些图纹时,似乎可以看到一条奔涌不停的大河带给一群中华先民那同样奔腾不息的艺术创造力。


(文章编自:四川民族出版社《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作者简介:


640 (12).jpg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近年来主持“‘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民族文物价值体系建构研究”等课题,提出“中国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构想并构建研究平台,引进并主编“博物馆人类学经典译丛”;始创“中国民族志电影双年展”与“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系列工程;牵头策划组织《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传统@现代》等精品展览;出版《中国民族与宗教》《边缘叙事》等专著。


640 (13).jpg

周玉州,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员,2018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法学博士学位,具有美术史学和民族史学等多学科交叉学术背景,目前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实证及相关展陈研究工作。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郑茜  周玉州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