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建州40年来,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恩施这片2.4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书写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落后走向进步、由贫穷走向小康的辉煌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苦干实干、奋发有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8月18日晚,中央民族歌舞团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在恩施州文化中心大剧院举办慰问演出 曾伟 杜磊/摄
感恩奋进 汇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恩施发展,关心关爱恩施各族群众。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恩施是富硒地带,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这为恩施州富硒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现场会,出台支持政策、解决实际困难。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北京、杭州、武汉等地倾情帮扶,助力恩施加快发展。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东西部扶贫协作、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省内区域协作等政策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排在全国30个自治州第11位。如今的恩施,处处充满生机活力,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恩施州文化中心夜景 谭江弘/摄
砥砺拼搏 走出富民强州的发展之路
恩施山川秀美、资源富集,享有“世界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天然氧吧”等美誉。40年来,全州聚精会神抓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83年的9.1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402.2亿元,增长152.4倍,年均增长9%,州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三次产业结构由1983年的57.1:20.9:22调整到2022年的18:26.5:55.5。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全州特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700万亩,农业总产值较建州时增长60.5倍,成功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州、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品牌体系不断完善,拥有5件中国驰名商标、14件农产品地理标志、2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6件地理标志保护证明商标,“利川红”获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业经济加速转型,“1+8”园区平台快速发展,一批全国500强企业落户恩施,全州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19家,清洁能源、富硒产业、生物医药、现代烟草、绿色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建成3家5A级、21家4A级旅游景区和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业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康养综合型转变,2022年全域度假人数超百万人。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州,恩施州的资源优势正在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加速转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恩施州宣恩县伍家台茶园
攻坚克难 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
恩施曾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占全省的近五分之一。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结合州情实际,全州深入实施“八个到村到户”“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组建2438个“尖刀班”驻村奋战,统筹769亿元财政资金实施扶贫开发,全州10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村通上硬化路,各族群众住进安全房、吃上放心水、用上稳定电、连上互联网,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值得一提的是,恩施州旅游扶贫模式两度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杭恩携手扶贫新模式”入选联合国减贫高级别会议案例。如今的恩施,脱贫成果日益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正逐步变成现实。
恩施州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恩施市洞下槽
与时俱进 迈出开放发展的稳健步伐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全州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9年沪渝高速公路通车,结束了恩施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如今已建成沪渝、沪蓉、恩来、恩黔、利万、建恩、宣鹤7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88公里;2010年宜万铁路建成通车,圆了全州人民的百年梦想,现已建成宜万铁路、渝利铁路、黔张常铁路、郑万高铁4条铁路;恩施机场通航25个城市,恩施航空口岸获批正式对外开放,恩施海关正式通关,长江巴东港、清江恩施港被列为省级重要港口,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大交通引领大发展,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出口市场达到110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5%以上。如今的恩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发展的活力越来越足。
恩施州四通八达的“铁水公空邮”立体交通体系
深耕细作 书写山乡巨变的崭新篇章
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了以州城为龙头、县城为支撑、乡镇集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城镇化率由建州初期的6.7%提高到2022年的48.38%。州城面貌日新月异,“七纵六横”城市骨架全面铺开,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突破50万人,跻身中等城市行列,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打卡之城”。县城品质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城、生态旅游城。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镇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4G网络综合覆盖率达到98%,固定宽带实现规模以上自然村全覆盖,建制村直接通邮全覆盖,寄递物流服务网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3%,全州有全国文明村镇2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个、湖北旅游名村11个。如今的恩施,既有颜值,更有气质,成为近悦远来的宜居家园、旅游乐园。
守护生态 擦亮绿水青山的靓丽名片
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中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全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9870.84平方公里,占全省生态红线面积的26%。坚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近67.31%,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8%以上;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清江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恩施州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全省唯一、全国第六个全域“中国天然氧吧”市州。如今的恩施,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绿色生态成为恩施最靓丽的名片。
恩施州恩施市芭蕉侗族乡一瞥
倾力为民 缔造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将80%以上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尽心竭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就业保障精准有力,年均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1983年分别增长66.9倍、55.2倍。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考过线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州已建成3所高等院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城乡低保标准、社保待遇标准稳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由弱到强,建成了5家三甲医院,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34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有效应对疫情、汛情、旱情,“法治恩施”“平安恩施”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如今的恩施,发展安全有序、社会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恩施土家女儿会浓情启幕 曾伟 张晓霞/摄
“东方甄选看世界”直播专场走进恩施 曾伟/摄
红心向党 奏响奋进新时代的恢弘乐章
全州现有汉、土家、苗、侗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68%。我们坚定不移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全州各项事业发展,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恩施州两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涌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等先进典型,凝聚了同心奋斗的强大力量。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唐崖土司城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如今的恩施,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笃行不怠、奋发有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峥嵘岁月,尽显人间正道。恩施州40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是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等对口单位倾情帮扶的结果,是恩施州历届党委、政府接续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同心拼搏的结果,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在恩施州伟大实践的成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加快推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彰显“土、硒、茶、凉、绿”特色优势,着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国硒产业高地、华中地区清洁能源基地、华中地区现代中医药产业基地、华中地区现代烟草产业基地和特色型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恩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8期
文:中共恩施州委书记 胡超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恩施州民宗委供图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