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在古代传说中被称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银河鹊桥会”的日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牛郎织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爱情故事寄托着对浩瀚宇宙的无尽遐想和对美满婚姻的无限期待。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年后,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和发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每年8月天气晴好的夜晚,人们便可以看到天空中由三颗亮晶晶的星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即织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其中,最亮的那颗就是织女星。
牛郎织女的传说,承载了中华先民对星空的无限想象。《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对牛郎织女传说的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也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从诗中“不成报章”和“不以服箱”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把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想象成了纺线织布的女子和甘于奉献的天牛的形象。但此时的诗歌中,尚不能看出对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的描写。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简书《日书》中记载:“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此时,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出现了爱情元素。只不过是以悲剧形式出现的——按当时秦国的习俗,由于牵牛、织女的婚姻是一个悲剧,因此在牵牛迎娶织女的戊申、己酉,不宜嫁娶。如果在此时娶妻,丈夫会三次抛弃妻子。
东汉时期,人们转变了先秦时代对牛郎织女爱情的看法,不再强调分离之苦,而是更加注重重逢之幸。因此,七夕节也演变为良辰吉日。《迢迢牵牛星》中,就着重描写了牛郎织女重逢的喜悦:“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的故事,成为了绘画、雕刻等艺术创作的题材。河南南阳汉画馆中珍藏的一块东汉画像石,其右上方就刻画着河鼓三星,其下为持鞭牵牛的牛郎,牛郎左下方为织女。
自汉代以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日益为民间和文人所喜爱,与之相关的各种传闻和神话,不断见载于典籍与诗歌之中。如南朝梁文学作品《殷芸小说》中写道:“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这段文字中的故事情节,已经与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情节十分相近了。
及至唐宋时期,伴随着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广泛深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妇孺皆知。唐诗宋词中便不乏赞颂七夕、歌颂爱情、祈福家庭和美的词句,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直到如今,男女之间相互表露爱慕之情,亲朋之间祝愿婚姻家庭美满和谐,这些佳词名句仍然被经常引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断演化,故事主题从单纯的叙述星辰变动,转换为爱情故事的延续,情节愈发生动,使得七夕节的内容和庆祝方式也随之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七夕节的流布和演变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作为传统民间节日被确定下来后,观星和乞巧也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习俗。
所谓乞巧,便是妇女们在七夕这天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以期收获美满的爱情生活。因此,七夕节也被称作“乞巧节”。
在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有古代文献最早关于七夕节乞巧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穿七孔针就是后来普遍流传的乞巧习俗之一。宋孝武帝《七夕诗》写道:“沿风披弱缕,迎晖贯玄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梁顾野王《舆地志》云:“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可以说,史籍里对于这一习俗的记录不绝如缕。
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入民族地区之后,不断流布,呈现出多元、交融的现象。比如壮族的《七姐妹》故事,讲述了一名在月光下辛勤收割稻谷的孤儿,得到在人间游玩的七位仙女的同情和帮助。在一起劳动的过程中,年龄最小的那位仙女因一只翅膀陷于稻谷堆中无法飞走,留下来与孤儿结为了夫妻,并生下一个孩子。后来,仙女从孩子口中得知丢失的翅膀所在,趁丈夫不在家,插上翅膀飞回天宫。返回天宫后,仙女担心受到王母娘娘的指责,就躲在了姊妹们背后。因而天上有相连的七颗星,较暗的那颗就是七仙妹。这些情节与我们熟知的牛郎织女故事相对比,大致内容相同,只不过在具体的细节上有所差异。
同时,还有一些传说如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传说《格拉斯青》等则在牛郎织女故事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了演绎。相传,某日格拉斯青(意为“猎人”)在天山博格达山峰下的天池边,看到七只天鹅落地后变成了七位美丽绝伦的仙女。当仙女们飞上天时,七仙女却被格拉斯青扔出的套马索套住,最终二人成了恩爱夫妻。后来,格拉斯青别妻出征。来犯之敌纵火烧毁了七仙女的宫殿,使得她只好领着公婆和孩子从大火中飞出,忍痛回归天庭。格拉斯青得胜凯旋,拿着妻子留下的三件宝物来到天庭,最终在王母娘娘的帮助下,夫妻得以团圆并重返人间。
《格拉斯青》与牛郎织女传说的情节大体相似,但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在求爱的环节,牛郎是通过拿衣服,而格拉斯青则是扔马套,这体现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之间的差异。
伴随着七夕衍生故事的产生,各地庆祝七夕节的习俗文化也极富特色。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在甘肃陇南礼县、西和县一带,人们尊称善织“云锦天衣”的天上织女为“巧娘娘”。陇南乞巧节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开始,直至七月初七晚结束。期间,未嫁的姑娘身穿盛装,整齐列队,挑着巧娘娘纸像,端上香烛,在年长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迎接巧娘娘下凡。七夕当晚,姑娘们齐唱《送巧歌》,泪别巧娘娘。在这里,七夕节俨然已经演变成了集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活动。
海南保亭的七仙温泉嬉水节,广西的“蓄水节”,湖南的“走穿洞赶秋盛会”,广东的“七月香戏水节”,等等。总之,全国各地在七夕节这天,都会举办内容大同小异,形式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
千百年来,七夕节的演进彰显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已经成为各族群众共感共情共鸣的重要文化载体和精神纽带。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9期
文:郭雨晨
作者为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