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万家灯火 共庆良宵——恩施元宵节习俗初探
发布日期:2024-03-18

      正月,即农历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将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最早起源于汉代,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蕴含着阖家团圆、庆贺新春、消灾祛害、求吉纳福等美好寓意,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长期以来,各民族共赏良宵灯会、共庆元宵佳节,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大约清代初期,元宵节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传入包括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内的武陵山区,并与当地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元宵节习俗。它既保留了赏花灯、舞龙舞狮、猜灯谜、放爆竹、吃元宵(汤圆)等传统习俗,也吸纳了点路烛、赶毛狗、玩地龙灯、花鼓灯、跳摆手舞等地方民间习俗,成为恩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

舞龙比赛___张世涛_摄.png

恩施元宵节·舞龙比赛 张世涛/摄


“闹元宵”

      恩施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历来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枢纽之地。清康熙版《巴东县志》记载“上元,世人扮故事竞灯”,这表明当时元宵节已传入今恩施州所辖的巴东地区。

      巴东地区自隋唐以来均由汉族流官治理,因有长江水运通道之便,各民族往来频繁,故汉文化传播较早,元宵节先传入此地。改土归流后,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鄂西南土司地区的治理力度,流官通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推行典礼等方式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加之大批移民迁入,元宵节也随之传入。

      清道光版《施南府志》记载:“上九夜,龙灯、狮灯萦室驱疫,灯火花爆相竞,至元宵止。元宵,食汤圆。”道光版《鹤峰州志》记载:“初九谓上九,始张灯嬉,妇女或于是夜迎紫姑神,谓请七姑娘,至十五日乃止。十五日团糯米粉为丸,夜食曰吃元宵,灯嬉是夕最盛,以后日完罢灯。”同治版《恩施县志》记载:“元夕以汤圆为节食,灯火花爆,达旦不休。”同治版《宣恩县志》记载:“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拣十岁以下童子扮演迎之。元宵迎龙灯,各家以爆竹掷迎者,忍痛不顾,犹以为乐。”

      这些当地的府志县志均记载了家家户户欢度元宵节的习俗和热闹场景。由此可见,改土归流后至清末施南府境内已普遍流行元宵节,其节俗活动大同小异,主要有吃元宵和龙灯、狮灯、送灯等。

      民国时期,元宵节已在今恩施境内普遍流行,节俗活动更加丰富,春节举办的龙灯戏驱疫、狮子灯戏拜年、燃爆竹迎新等活动一直延续到上九至正月十五。可以说,元宵节习俗已然成为该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标志。


“赶毛狗”“点路烛”

      元宵节传入恩施后,一些颇具特色的节庆习俗也随之而来,尤以“赶毛狗”和“点路烛”最为典型。其中,前者是从东边江汉平原等沿清江流域的江南古道传入,后者则是从西边四川沿巴盐古道传入。

      恩施州境内清江流域的巴东、鹤峰、建始、宣恩、利川、恩施等地均不同程度地流行元宵“赶毛狗”习俗,呈现出沿江带状分布的显著特征。据新编《建始县志》记载:该县农村至今仍保留“烧毛狗棚”之俗,其具体过程是正月十五夜深之时,人们用干枯竹枝、杂柴和鲜白蜡树枝搭成一个“毛狗棚”,点火使其燃烧,爆裂声伴随着人们的欢叫声响成一片,山山呼应,此起彼伏,热闹异常,通宵达旦。

      其实,“赶毛狗”并非恩施少数民族特有的习俗,其流传的核心区域原在江汉平原。清乾隆年间,大批汉族移民从江西、湖广迁入鄂西的长阳、巴东、建始等地,故称“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其中湖广移民有相当部分来自今湖北荆州、孝感等地,他们主要依托长江水运通道,到达枝江、宜都、宜昌、秭归、巴东、巫山、奉节等地之后再由陆路通道或从宜都沿清江水路迁入。“赶毛狗”习俗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便与这些外来移民有关。清同治版《长阳县志》记载:“正月十五夜,取杉树枝或蜡树枝于宅外烧之,曰‘烧虼蚕’。儿童大声呼逐,谓‘赶毛九’,或曰‘赶毛狗’。”热热闹闹的“赶毛狗”习俗,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

赶毛狗(图为烧毛狗棚)严奉江___摄.jpg

恩施元宵节习俗·“赶毛狗” (“烧毛狗棚”) 严奉江/摄

      “点路烛”原是流传于四川等地的中元节祭祀传统习俗,其主要内容为中元节夜晚在房前路边等地点燃成排的蜡烛。此风俗自清代从川东传入恩施,也呈现出沿巴盐古道沿线点状分布的特征。

点路烛__文林_摄.png

恩施元宵节习俗·“点路烛” 文林/摄

      清乾隆四川《乐至县志》记载:“七月……初十后为中元节,祭祖先,化纸招魂……山头燃路烛、水面放河灯,街曲里巷,无不辉煌。”改土归流后,该习俗传入恩施境内部分地方。

      先秦至民国时期,巴盐古道一直是鄂西南与川东地区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改土归流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四川移民逐渐迁入恩施等地,也带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久而久之,“点路烛”成为恩施延续至今的新春祈福仪式和元宵节俗,借以表达辞旧迎新、招福纳祥的喜悦之情。这“十五晚上的灯”与原有“三十晚上的火”,共同营造了更加浓厚的节日氛围。


摆手舞、地龙灯及其他

      纵观恩施元宵节习俗的由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改土归流至清末,在流官和移民的双重推动下,元宵节俗逐渐传入境内;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期间),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推动了该地区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新中国成立至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元宵节等成为各族群众共同欢度的佳节。

      “傍晚,各路龙灯、狮灯、莲花灯、鱼虾灯、采莲船、蚌壳精等一齐出动,试比高低,异常热闹。”(见《建始县志》)“玩灯最常见的有龙灯、狮灯、采莲船、虾子灯、车车灯、蚌壳精、高脚灯等,艺术性最强的是故事灯。龙灯有游龙、滚龙、腾龙多种”(见《恩施州志》)。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中,兼收并蓄了恩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将地龙灯、烧火龙、板凳龙、草把龙等带有“龙”文化元素的民俗活动融入其中,更是使得元宵节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载体。

贡水游龙(宣恩县贡水河畔2024年新春灯会)文林__摄_(1).jpg

恩施元宵节·宣恩县贡水河2024年新春灯会 文林/摄

      地龙灯,俗称“巴地梭”,现流传于恩施州来凤县的部分土家山寨,属于酉水流域的一种特色浓郁的民间灯舞。每逢春节,地龙灯走村串寨、游舞四乡,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并逐渐成为当地“闹元宵”的重要活动。

      烧火龙,流行于恩施州建始县部分山乡,是集纸扎、彩绘、舞蹈、神话传说、竞技于一体的传统习俗。元宵节期间当地会举行盛大的烧火龙仪式,祈愿风调雨顺、生活安康。

      草把龙,又叫“耍青龙”,过去是在每年谷熟之前的五六月间表演,祈求神龙驱瘟、降雨,保佑五谷丰登,后来也融入元宵节习俗之中。

      这些体现“龙”元素的民俗活动与龙灯相映成趣,表明“龙”文化观念早已融入恩施各民族血脉之中,充分彰显了对中华文化的广泛认同。

      与此同时,摆手舞、花鼓灯、利川灯戏、巴东堂戏等庆贺新春的传统文化活动也逐步融入恩施的元宵节习俗。摆手舞是流传于酉水流域的土家族传统祭祀舞蹈,因与元宵期盼喜庆祥和的节日主题相契合,进而逐渐成为重要的元宵节习俗活动。花鼓灯本是江淮地区一种集灯歌、锣鼓音乐、双人舞和集体舞于一体的民间歌舞,传入恩施后也逐渐成为“闹元宵”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恩施州各县市举办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就集中展演了一批包括摆手舞、地龙灯等在内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宣恩县在贡水河城区段创新开发了以“龙”为主题的文旅项目,利用现代灯光秀等手段烘托节日氛围,使古老的元宵节庆更添时尚色彩,成为国内外游客纷纷“打卡”的网红旅游目的地。

      万家灯火,共庆良宵。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2期

文:王平

作者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所长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