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阳光花城 幸福味浓——四川省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侧记
发布日期:2024-07-31

      初至攀枝花就感受到了“阳光之城”的热情,这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这里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历史上,攀枝花是四川的“南向门户”,是民族走廊、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三线建设”时期,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群众汇聚于此,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拼搏,创造了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共同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数十载潜心耕耘,似锦繁花缀满枝。如今的攀枝花产业兴、城市美、民族和睦,汉、彝、傈僳等44个民族121.8万各族兄弟姐妹,共同书写动人的团结奋斗新篇章。

航拍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迤沙拉村一角_____中新社记者_王磊_摄.jpg

航拍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一角


同庆佳节 共话团结情

      攀枝花因矿而生。当年发现矿石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攀枝花树,周边有六七户人家,攀枝花城市原点为“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说法从此流传开来。

      英雄攀枝花,从兰尖盛开。东区瓜子坪街道兰尖社区就是当年“七户人家一棵树”的旧址,现有汉、彝、土家、白、苗等16个民族的居民4291人。

      上午,社区民族文化长廊里热闹非凡。身着民族服饰的各族居民有的唱歌,有的在跳传统打跳舞,几只大红“狮子”在人群中跳跃,不远处荫凉的大树下,居民忙着打油茶、包粽子、制香囊。

      端午节前夕,融合多民族文化的民俗活动场景,在攀枝花大街小巷时常上演。共庆佳节,成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注脚。

      “四川大部分粽子是三角粽,我们包的粽子是方形,叫平安粽,寓意平平安安!”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动力厂退休员工钟金荣和邻居聚在一起边包粽子、边拉家常。

      52岁的夜金国是土生土长的攀枝花人,对于社区乃至城市里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的节庆气氛早已屡见不鲜,“不管你从哪里来、是哪个民族,相聚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开放包容的氛围里,兰尖社区充满欢乐温馨的节日氛围,处处洋溢着和谐的幸福滋味。

      “无论是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还是民族特色节庆,都是我们共同的节日,居民们都会在社区民族文化长廊共庆佳节,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彼此交融,各族居民也在欢声笑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瓜子坪街道人大工委会主任钱林宏说。

      近年来,兰尖社区以“三线文化”资源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打造了攀枝花城市原点广场、兰尖故事博物馆、三线文化长廊、民族团结小广场等。原点广场上,雕塑上邓小平同志当年赞誉的“这里得天独厚”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远处,兰尖故事博物馆里展陈着“三线建设”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七户人家一棵树”起步,到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气息浓厚的百万人口城市,如今的攀枝花人正沿着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的足迹,奋力开创新时代攀枝花的火红年华。

攀枝花市东区兰尖社区各族群众庆祝端午节____中新社记者_王磊_摄.jpg

攀枝花市东区兰尖社区各族群众庆祝端午节


同建家园 共圆致富梦

      苍翠欲滴的树木、色彩斑斓的花丛、干净整洁的进村路、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午后热烈的阳光洒在坐落于安宁河畔的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

      高龙村建于2016年,是攀枝花市最大的移民新村。原来居住在半山腰上的群众易地搬迁到这里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住在山上,主要种玉米、土豆、核桃等,如今我们立足地理区位和农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晚熟芒果和早熟蔬菜产业。”高龙村第一书记杨其仙介绍说,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4000元。

      从无到有、从贫到富、从弱到强,高龙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探索出“一约三会五员七个好”的基层自治模式,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村里大小事务,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各种节日,大家也是一起过。正是得益于各族群众的团结合力,我们村的发展才越来越好。”高龙村党总支书记马顺付深有感触地说。

      为进一步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高龙村2019年建立了党建主题公园,配套建设了综治中心、村史馆、超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来又升级打造了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室、科普宣传室,为各族群众开展理论学习、文化体育活动、科普知识宣传等提供了阵地。

      新家园,新生活,新愿景。

      金沙江大峡谷,群山环抱中,一片错落有致的民居静卧于山坡,这里就是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村里的非遗小院内,一场由当地村民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迤啊·迤沙拉》正在上演。该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艺术、流行曲风相融合,在歌与舞之间,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场景被搬上了舞台。演出的最后,演员邀请现场游客参与其中,载歌载舞中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被誉为“中国彝家第一村”的迤沙拉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历史上曾是南方丝绸之路拉鲊古渡的一个驿站,多民族长期在此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音乐艺术,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如今的迤沙拉村就是一个活态博物馆,我们把旅游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融合,真正体现了每位村民、每处风景以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千年历史文化的见证。”迤沙拉村党支部书记毛建桦自豪地说。

      近年来,迤沙拉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坚定不移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擦亮文化旅游金字招牌,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文化传承 共筑精神家园

      在攀枝花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各族群众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从大山走到巴黎,再从塞纳河回到雅砻江,傈僳族姑娘谷艳在法国留学后回到家乡,在盐边县红果彝族乡三滩村建起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还创建了“阿木诗依”设计工作室,打造“阿木诗依”非遗品牌。截至目前,传习中心已有14名非遗传承人,并且培养了100多名新传承人。

      文化来源于生活,如何找到合适的载体运用于现代生活,这是谷艳努力的重点。她说:“我希望让非遗融入各族群众熟悉的生活和场景,让民族文化被更多人看见。”因此,谷艳致力于将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相结合,尝试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吃、穿、住、用、行等。

      2023年6月,传习中心同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共同设立了研学基地,在“非遗+课题研究”“非遗+研培计划”“非遗+文创孵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如今,谷艳正努力尝试通过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民族文化共传承,走进校园的传统文化,在平地镇中心学校刮起了“最炫民族风”。

      课间,平地镇中心学校操场上响起阵阵清脆响亮的羊皮鼓声,学生们右手拿着鼓棒,左手持羊皮鼓,踏着鼓点,欢快跳跃、旋转……这是学校的特色非遗课间操《彝风古韵》。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锻炼了体魄,也在传承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情感。

      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绣出家乡的美。这些年来,平地镇中心学校开始探索乡村小学艺术教育改革,依托当地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非遗传承为载体,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融入文化传承弘扬过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学校建起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把谈经古乐、羊皮鼓舞、彝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程,开设歌曲、舞蹈、扬琴、竹笛、二胡、三弦、葫芦丝、彝绣等艺术课程,受到师生们的热烈追捧。

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学生练习琵琶___中新社记者_王磊_摄.jpg

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学生练习琵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我们会继续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副校长张茂丽充满信心地说。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6期

文:本刊实习记者 李贞君

图:中新社 王磊

责编:张伟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朱雨涵(实习) 罗晶晶(实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