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是为山西。
山,是巍峨太行、苍莽吕梁、奇绝中条,相拥环抱,山脉为茧厚重嵯峨;河,乃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漳河、滹沱河,蜿蜒流淌,水为掌纹曲折深邃。
托千秋国之大者、擎华夏千古一脉,奠定尧、舜、禹等中华先祖的辉煌基业。正如这表里山河,辩证统一的山西自有禀赋和性情。
你说它年岁绵长、饱经沧桑,是“中华之花”最早盛开的地方之一。“五千年看山西”,西侯度、陶寺、丁村、柿子滩拨开中华文明曙光,西阴彩陶上的玫瑰花经久留“香”,更何况夏商踪迹、春秋霸业,探源筚路蓝缕,历史言之有据。而如今的山西,正致力于转型发展、能源革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新篇章。
你说它大山险峻、大河狂澜,又雄关隘口遍布,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但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杀虎口的内外迁徙到洪洞大槐树下绵延不绝的乡愁,从连接中原、西域乃至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古丝绸之路到贯通江南、北疆直至俄罗斯的万里茶道……手足情深,农耕游牧都养其民;守望相助,长城两边皆是故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风化俗、蔚为大观。
曾几何时,那些俱怀逸兴的来客,为抵达心向往之的三晋大地,经历了怎样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幸哉,如今的我们早已不需快马加鞭,更不必步履屐痕。高铁飞驰,自首都北京至平城大同,不足一个时辰。
山川焕绮,大河涛涛。历史浩浩汤汤,文化多元厚重,实当言无不“晋”。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甲辰龙年仲春,我们自北而南向前“晋”。
天下大同
四月入平城。大同这柄“北方锁钥”为我们开启三晋之行。
清明假期的人潮和喧闹刚刚退去,大同古城有了些许难得的清静,夜宿古城中的客栈,让人可以稍微从容地感受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前世今生。这里曾金戈铁马、旌旗猎猎,也曾互市频繁、炊烟袅袅。大风起兮数千年,莽莽黄土地关联着无际大草原,与边塞往事相积淀,终以融合大势尘埃落定。
位于大同城南的古城,名为“凤城”,其修复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历时八年,古城焕新颜。正是由于大同人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以文物保护为先、古城建设为重,才有了如今大同古城的凤凰于飞。这座取“天下大同”之意命名的城池,早已将“大同”写于其历史与现实的字里行间。
沿着长城一号公路,抵达明代“九边重镇”之首大同镇的正北门户——得胜堡。汉代始建、明代修缮,与垂直耸立的残垣形成鲜明对比,关门城墙内至今仍在使用的石头路圆润光滑,稍不留神就会踏进辗踩了几百年的车辙坑洼中。
为保护长城,村民们响应号召搬迁至堡南新村,眼前的堡城苍凉肃穆。而距今400余年前,隆庆和议达成,明朝与蒙古右翼诸部化干戈为玉帛,再行大规模通商,马市兴盛,商贾汇聚。
风云际会的得胜堡,不仅亲历了“息五十年烽隧,开二百年之太平”的边地晏然,也见证着万里茶道绵延两个半世纪的繁盛。
作为明末清初中国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金德胜”美名远扬,诠释着日进斗金的贸易辉煌。万里茶道生机勃勃,自福建武夷山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得胜口是其重要节点。“南来烟酒面粮茶,北来牛羊骆驼马”,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到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再到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命运共同体在此得以具象。
而今,得胜堡所在地被大同通往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国家级主要干线公路穿过,滚滚车流重塑着昔日长城边关的繁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与时俱进。
武周山前,记者小姐姐身着从老家山东曹县淘来的马面裙等华服出镜,与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起走进时光深处的云冈石窟,也定格下同第二十窟佛像抚掌相合的画面。这一掌,为网红打卡动作;那一刻,我们与历史相拥。
1500年前,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在云冈交汇融合,70余年的雕凿描绘伴随着北魏王朝一步步走向中原腹地,融入华夏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气质,在尽显民族交融、海纳百川的石窟艺术中可见一斑——佛像逐渐由“胡貌梵相”变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俗称“音乐窟”的第十二窟中,中原传统乐舞、鲜卑乐舞、西域乐舞、西凉乐舞及高丽乐舞惊艳同台,栩栩如生、动人心魄。
吃过网红店里的刀削面,依依作别。云冈之博大厚重、大同之精彩纷呈,真让我们不舍离去。
绿意朔州
朔风烈,马蹄疾,塞上长城今胜昔。
继续驱车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我们直抵朔州右玉。
古长城、古堡、古桥、古道,塞上右玉,通南达北。明长城的重要关隘——杀虎口,曾是中原农耕民族北上和草原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战略通道。追寻“杀虎口”的前世今生,历时2000多年的雄关终于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离关城百米之处,古堡依然屹立。行走在古驿道上,遥想当年这里商贸繁荣,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互通有无,更有晋商的一支支驼队、马队纵贯其间,“走西口”的百姓经通顺桥走向远方,“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自此深情传唱……眼前,唯有关城脚下遗存的“马市口”依然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历史。
历史赋予右玉人包容大度的气质、坚韧刚毅的品格,也使“右玉精神”具备了鲜亮的底色。
黄土高原漫长的严冬已经过去,站在右卫古镇老城墙上远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右玉如今已是一片茫茫林海。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右玉人坚持植树造林,从未懈怠。跨越70多年的绿色接力,终于造就了塞上绿洲的传奇。
镶嵌在黄土高原的古堡长城、村落民居错落有致、交相辉映,人在画中游、画中皆锦绣。“南有平遥国际摄影节,北有右玉油画写生季”,闲置40多年的原城关粮站被改造成右卫艺术粮仓后,成为许多画家、艺术家的大本营。院墙上,玉米被拼成汉字,京剧脸谱浓墨重彩……这座黄土高坡上的798艺术园区,如今已成为中央美院等10多家高校的绘画写生基地。
朔州,这座“雁门关外第一城”数百年来守卫着这方绿色家园,也守护着源远流长的辽金文化。
天地相接,作为中国也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应县木塔遗世独立,历经风雨、战乱、地震仍屹立不倒,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正如塔身所悬牌匾——“天下奇观”。塔如其名,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且皆靠榫卯固定。古代匠师建造技艺之精妙,诚如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所赞叹:“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
行至塔前仰望,处处玲珑精致,刚柔相济。微风吹过,檐下风铃叮叮作响。
应县木塔,与诸多中国珍贵的古建筑一样,美在天地之和、人文之和,美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虽不能登塔,但我们从塔内的壁画、佛像中,得以一窥木塔的千年光阴。器以载道,曾经气吞万里的契丹人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辽金文化也早已融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历经辽、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更迭的应县木塔,其本身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不朽见证。
在这“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面前,蒙古族记者小姐姐走出了人生的第一场“旗袍秀”,致敬古老的经典。
忻然之州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细雨绵绵,黑云压顶,巍巍雁门关更显苍凉雄壮。蜿蜒的城墙随山势向前伸展,又消失于群山之中。
自战国时始,雁门关及其所在的代县就是古代塞北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通道。据说,当年和亲的王昭君就是从这里出关,走向了漠北草原。
金戈沉沙,场景犹在。
此行,我们穿过“通江南”牌坊,游览边贸街;在城门边的镇边祠,回首西周至明代2600多年间守关名将的事迹;走进驿站,与经此路宿窑洞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跨时空擦身而过;扬起鼓槌,敲下冲锋的鼓点,与斑驳城墙进行一次隔空对话。时过境迁,古老关隘早已不再是防守抵御的屏障,而是与万里长城一道汇聚成一篇大气磅礴、浑厚雄奇的史诗,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鲜明徽记。
暮色降临,回程路上大家吟诵《长城大风歌》致敬雁门关,实属意犹未尽。
如果说,长城是促进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的载体和纽带,那么五台山则成就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佳话。
五台山之于八方来客有着不同的意义,它是户外徒步者的天堂,是各民族信众心中的佛教圣地,抑或是避暑清凉的康养宝地。作为我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名山,五台山也是一处彰显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场域。
驱车而上,四月忽飞雪,我们置身五台山的“清凉世界”中。再往高处,拨云见日,黄瓦金光闪耀,红墙层层叠叠,阶下青松千年不衰,山脊终有雪线残留。半日间,四季风光尽收眼底。
山间寺庙林立,精美绝伦的古建艺术不负盛名。菩萨顶、十方堂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寺庙,但雕梁画柱间也融汇了中原地区建筑风格。菩萨顶后院内,一通由汉、藏、蒙古、满四种文字镌刻的汉白玉碑高耸,此为清乾隆帝朝拜五台山后御书所立。历代持续营建,使得五台山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安定有着重要意义,亦映射出长期以来五台山各民族僧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我们在菩萨顶遇见的“管家”章样摩兰,是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续写人之一。2021年,他曾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受邀到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如今,寺院的客堂里还悬挂着中央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见参观团成员的珍贵合影。
无疑,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集宗教、建筑、人文、自然、生态等价值于一体,已成为山西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铁血阳泉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片红色的沃土。
阳泉市狮脑山主峰,百团大战纪念碑傲然矗立,如一把利刃直插云霄。
这一带也是当年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之一。那场历时五个多月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
英魂永驻,感昭日月。“百团大战革命烈士名录墙”的空白处,尚有许多无名烈士待增补姓名。百团大战的精神历久弥坚,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正太战役与阳泉解放,使得地处正太铁路中点阳泉两侧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胜利之前,在阳泉创建了第一座人民城市。
历史选择了阳泉,“中共创建第一城”当之无愧。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缅怀是为了更坚定地前行。丰富的红色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阳泉发展的重要资源禀赋。走进当年的阳泉市委市政府旧址,几排平房修旧如旧。老街、老巷、老房,记录着一座人民城市全新的起步。而后,伴随着共和国铿锵有力的步伐,作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阳泉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或许正是资源型重工业城市的诸多宏大场景,启发了成长于此的作家刘慈欣写下著名的科幻小说代表作《三体》。
铁的城,险的峰。阳泉,线条硬朗。
八百里太行峰峦如聚。“太行八陉”中的井陉,分出晋冀交通的咽喉、关隘天成的娘子关,因唐代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在此驻扎而设名,七分飒爽、三分柔情。
宿将楼下,古树森森;瀑布悬流百尺,水声脉脉。关城内民宅仍保持着明清时期风格,户户流水,处处涌泉。古驿道上,每块石头都隐隐可闻鼓角争鸣之音。而此刻,身后的石太铁路和S315省道上车辆川流不息……古今交通动脉在此“同框”。
雄关漫道,三晋大地上新的故事还在徐徐铺展。
锦绣太原
三面环山,一水中分。
纵穿晋中盆地的汾水,滋养了一方沃土,也集蓄了锦绣太原的文明厚度。
5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印证了太原的深厚底蕴;文化艺术、风俗人情相濡以沫,多元文化汇聚、融合、沉淀,三晋文化的底色由此奠定。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多在晋祠。历朝历代的接续修筑扩建,让晋祠几乎完整地见证了太原城的发展史。始于唐叔虞祠堂,杂糅水系、亭台、楼阁,俨然一座天设地造的古建艺术“大观园”。
园内,身着汉服、马面裙的游人不绝如缕;圣母殿前,盘龙柱上的“比耶龙”“点赞龙”成为火爆打卡点;圣母塑像和四十多尊侍女像的“一颦一笑”诉尽平生;那株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周柏,依然健壮、生机盎然;唯一一座将殿和亭结合的金代献殿、唐代李世民御书碑、元代乐伎塑像、各朝代遗留的匾额满挂梁枋……这些历史遗迹,伴随着晋祠所经历的漫长演变,正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体现。
为祖先立祠,为社稷设坛,与自然求和谐。中国人的这种建筑理念寄托着历久弥新的哲学思考,亦是晋祠的根和魂。
如今,“博物馆游”也成为太原的一张靓丽名片。全市101座博物馆,织就了一座人文太原城,从中可见其气质品格,更可触其根脉延绵。
来太原,怎能不逛山西博物院。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能称之为“院”!
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我们徜徉在三晋漫漫历史长河里。而后,再将鸟尊、鸮卣、兽形觥、龙形觥等国宝级文物的网红文创产品“一网打尽”、尽入囊中,才算没有辜负此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山西会馆品尝地道美食,钟楼街的宝藏小店也不容错过,行人如织,热闹非凡。烟火气升腾,“夜经济”装点着这座古城,且看她朝气蓬勃,活力迸发!
性情吕梁
入夜,我们行至吕梁,夜宿碛口古渡。未见黄河,已闻涛声。
号称“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碛口古镇,西接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东连太原、晋中和华北。“九曲黄河十八弯,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属碛口金银山”。京包铁路建成前的百年间,碛口曾作为水陆转运处而繁盛一时,是我国北方名副其实的商贸重镇。来自西北的皮毛、药材渡河而来,满载着丝织品、茶叶的骡马次第归去,你来我往,络绎不绝。
碛口位于黄河与湫水河的交汇处,此岸是山西吕梁,彼岸是陕西榆林,晋陕交界处,黄河波涛奏响共同的乡音。晴日里的卧虎山,最适宜望穿“湫”水。
半山腰,始建于明代的黑龙庙正在修整。一位常年在此为游客献艺助兴的老人告诉我们,要是在庙宇的戏台上唱戏,山陕两省都可以听到。兴之所致,老人亮开嗓子弹唱起三弦,《兰花花》《山丹丹花》……一首首民歌响彻山间岸边,虽是陕北小调,却带着浓浓的吕梁风情。
壮丽山河入胸怀,碛口的美热烈奔放,没有死角。街角巷陌、房屋顶上,写生的少年角度不拘,或面朝河道,或仰望古建,描绘着古镇新生。
碛口,注定与艺术结缘。早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就曾惊叹于古镇李家山村那些“像是从山里长出来的”民居——座座窑洞依山而建如凤凰展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大师画作甫出,“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之名不胫而走。
走进李家山村一处窑洞,天然的“冷气房”使我们感叹于古人的智慧。随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开通,如今的李家山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百年窑洞变身“网红”民宿,时空交叠,繁荣有加。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人们都说,吕梁有着大山性格。
黄河岸边,“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巍峨耸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曾率领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机关工作人员,从陕西川口渡口乘船东渡,在碛口登岸,辗转到河北西柏坡;“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刘胡兰在家乡吕梁文水县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15岁,毛主席亲笔为她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历久经年,《吕梁英雄传》又激起多少人的英雄主义情怀……
这片红色热土之上的英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他们构成吕梁大地的群山峥嵘,他们铸就吕梁精神永放光芒。
寻根临汾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奔腾而来,流经山西6市29个县(区)。作为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
汾河的臂膀拥抱半个临汾,托举起这片帝尧之都、膏腴之地、棉麦之乡。
夜幕降临,我们漫步位于洪洞县的汾河文化生态景区,流水微澜,草木扶风,灯带亮丽,前来锻炼、休闲的市民三五成群,好不安逸。“苏三离了洪洞县……”广播里传来洪洞道情戏《苏三起解》,耳熟能详。
离别,曾于一段时期在这片土地频繁上演。600年前,明朝廷曾在山西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相传,洪洞县大槐树下正是百万移民汇集转迁的起点。
最是安土重迁的人们从这里启程,如今又在五湖四海朝向洪洞寻根怀乡。
清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正在举办庄重的八佾舞表演。人群庞大又有序,方言说自全国各地。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节日,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祖大典。洪洞,成为了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回得去的老家。
慎终追远,声似洪钟。这些年来,我们对于解读中华文化符号的探索,又何尝不是一次次追根溯源的尝试。借用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的一句话——“家山何止大槐树?……黄河长江、中原大地、西域东海、北疆南岛,中国历史上广袤的疆域,又有哪里没有渗入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发达的根系?”
寻根临汾,还能离华夏文明根脉再近一些。考古学界对距今4300年前至3900年前的陶寺遗址的发掘,让最初的“中国”重见天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的陶寺遗址,是中华大地如满天星斗般文明火花中极其绚丽灿烂的一束。
陶寺古观象台,矗立在一片盛开着油菜花的田野中。这个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观象台,如今依然可以观测时令,让帝尧的“敬授民时”有了可靠的根据。轮流踏上凸起的观测点,我们都成了“天人合一”中的那个“人”。
无论是华夏文明的星火燎原,还是农耕文化的世代演进,抑或是移民史的波澜壮阔,这片土地始终讲述着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共同书写历史的故事。
还有那些扎根人民的艺术。曾经的山西,走出了“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光祖、白朴,杂剧和散曲风靡一时、播撒全国。还是在洪洞,与广胜寺五光十色的楼阁式佛塔飞虹塔平分秋色的,是旁边水神庙内的中国古代庙宇中唯一的非佛道内容壁画——元代戏剧壁画。画中的演员目光炯炯、神采飞扬,后台的演员拨开帘子张望,被数百年后的观众瞧个正着。回到人间的壁画,成为研究我国戏剧史和舞台艺术的绝佳范例。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继续前行,初见壶口,又见黄河。
壶口瀑布为山陕两省共有的旅游景观,河东是临汾市吉县壶口镇,河西是陕西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自东而西,走过黄河公路大桥便是陕北的地界了。两个壶口镇沿河两岸都受益于黄河母亲河,得益于文旅产业的大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千里黄河一壶收。咆哮的黄河如阵阵春雷,直打进心脏,似排山倒海,激起滔天水雾,自成豪迈的大合唱。
春光无限好,且吟且前行!
千钧运城
运城,盐运之城。
“千古中条一池雪”。漫步盐湖观景台,水天一色,一望无际。攥一把展示柜中粗糙的“河东大盐”,感知“古河东”的沧桑岁月。如今,盐湖被纳入黄河生态大保护大治理范围,“退盐还湖”“还湖于民”以来,已经由工业区转型为生态保护区和旅游打卡地,古老的盐运史则被悉数展陈于盐湖北岸的河东池盐博物馆。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相传舜帝巡湖时所做的《南风歌》,道出了运城盐湖的斐然价值。数千年间,运城因盐而兴,举重若轻。
山一程,水一程,作为战略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盐,经由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蒲津渡运往全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沿着黄河故道,我们来到蒲津渡遗址。
唐开元年间,这里曾建有坚实的蒲津渡浮桥,唐王朝举全国之力,在黄河两岸各铸4尊黄河大铁牛以为地锚。这项雄心勃勃的“国家工程”耗费160多万斤铁,占当时全国产量的五分之四。随着黄河向西改道,渡口逐渐被废弃,这4尊铁牛也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1989年,铁牛重见天日。铁牛旁各有一铁人牵引,他们身着唐代服饰,当分属畏吾儿人、蒙古人、吐蕃人和汉人。
敬德保民,生民立命。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无土不生万物,无粮难以养民。江山社稷,自古就是国家的象征。位于汾河与黄河交界处的万荣县后土祠,被誉为“中华祖祠”,乃北京天地,地坛之源,是古代先民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建造。相传,轩辕黄帝于此祭祀后土圣母。有汉至宋,九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汉武帝更是在此留下千古绝唱《秋风辞》。
风起云飞。秋风楼下,是秦晋时期的古官道——张仪古道。曾经的熙熙攘攘,终归平静。
身膺民社寄,民以食为天。相传,稷山县即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位于县城中心的稷山稷王庙,则是我国最大、最为完整的朝拜农神的宫殿式庙宇。稷王庙献殿门楣上的“立我烝民”,出自《诗经》,为“使民丰衣足食”之意。作为琉璃、木刻和石雕艺术汇于一体之“三绝”古建,庙宇整体流光溢彩、明丽夺目,让人啧啧称叹。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农耕文化永续传世,抚育华夏儿女,滋养中华文明。在这里,人们以六谷祭祀。所谓第六谷,就是山西首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稷山板枣。
食一颗板枣,出“高大上”的板枣博物馆,沿崭新的彩色步道深入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春日晴好,枣树已吐新绿。驻足遥想,这片声名远扬的中国最大千年古枣树群到秋天又会是怎样硕果累累的胜景?
水育稼穑,河润运城。
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直抵芮城县风陵渡。黄河在此从由北向南转而由西向东,冲出了一个大拐弯,既是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接的要津,又是黄河、渭河的交汇处。黄河急转,将运城拥入胸怀。天地朗朗,亦刚亦柔,风动心亦动。这里是传说中伏羲创八卦之处和女娲安葬处,还是金庸武侠世界里最令人挂怀也最凄美感伤的“一见杨过误终生”所在。眼下,芮城县正着手开发风陵渡的旅游资源,与此相望,对岸华山脚下的陕西潼关县风陵渡景区已初具规模。
风为引信,火光不息。
离此不远处,风陵渡镇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从7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时期向前推进了173万年。向着圣火广场的方向拾阶而上,180级台阶象征着人类文明走过的180万年光阴。走入洞口,昂首即是“一线天”。这里也是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采集圣火之地。于取火台远眺,迎面黄河,南望华山,背靠中条山,于此雄浑开阔之地,华夏文明之火正熊熊燃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登临鹳雀楼,在最高层的王之涣雕像前,和到访的游客一起齐声吟颂。伴黄河奔涌,聚浩然之气,仿佛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同在。
中国人骨子里蓬勃的浪漫主义,自文字书画呼之欲出。到永乐宫体验一次“人在画中游”,定会被1000多平方米的精美壁画所震撼。入三清殿赏元代壁画最高成就《朝元图》,随神态各异的近300位神祇腾云驾雾,恍惚间便走入天上的人间、人间的天界,“东方画廊”名不虚传。
忠义仁勇的道德情操同样汹涌于华夏血脉。
河东云长,天下关公。自端门入解州关帝庙,“精忠贯日”“大义参天”的匾额苍劲有力。作为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这里终年香火不断,前来拜谒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关公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庙亦有“武庙之冠”之称。“关公门前耍大刀”,我们在庙堂之外的广场上跟随当地的习武之人秀出“南拳北腿”,体悟的是中华武术的地道流传、步步生风。
当然,要体味运城的烟火气,还少不了品一碗羊肉泡馍,味足劲道,畅快身心;听一出万荣笑话,匠心独具,笑谈古今。
从一座都城、一缕曙光、一堆圣火,到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再到关隘要道、盐运重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自信自强,此运城为千钧。难怪,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形象地说:“小小的晋南一块地方,曾保留远自7000年前到距今2000余年前的文化传统,可见这个‘直根’在中华民族总根系中的重要地位。”
长治久安
“上党从来天下脊”。
长治,位于太行之巅,有“与天为党”之说,遂有“上党”别名。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行至武乡县乡间,沿途众多革命题材的村舍壁画带我们回到烽火年代,感知“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
华夏之脊,锋自磨砺。在武乡县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纪念馆,几间陋室见证了朱德、彭德怀、左权等八路军将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运筹帷幄、烽火硝烟。
苦难撕扯伤疤,而英雄的中华民族让历史长出新的血肉。结成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晋冀鲁豫、晋绥、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于此创建,伟大的太行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成为跨时代的永恒力量。我们与当地党员干部一道,重温入党誓言,句句肺腑,字字铿锵。
山西人对保家卫国、爱国爱家,始终葆有最深沉的情感、最强烈的信念。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演员们正排演“岳家戏”,为下乡演出做准备。国家一级演员崔嫦娟告诉我们,在上党梆子约400个传统剧目中,许多是表现古代英雄、忠臣良将、外抗侵侮的题材,浸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山西是戏曲的摇篮,有张有弛显神采,唱念做打见真功,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上党梆子,为民惠民,未来可期。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政通人和,乃百业俱兴之基。
审美价值占主导的传统手工艺长治堆锦,就诞生于富饶的上党盆地。过去,这里也是万里茶道重要节点,世界因此得以领略锦绣长治。
非遗再“朝元”。长治堆锦博物馆内,以《朝元图》为蓝本的《金母元君朝元图》气胜精妙、色彩绚丽,曾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包括省级非遗传承人闫向军在内的数位工匠十多年苦心钻研,最终耗时30个月制作而成。近年来,长治堆锦技能人才培训班培养出了一批批能工巧匠。
华夏异彩,不止锦上之花。
始于宋、盛于金,上党区八义镇八义窑创烧的红绿彩瓷,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博览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瓷虎枕、将军罐、陶瓷俑……各种彩瓷造型古朴、色彩丰富明艳。讲解员告诉观众,热情奔放的游牧民族来到中原后,浓艳的色泽开始在晋南地区流行,也影响了八义窑的审美风格。红绿彩瓷的烧造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以山西、河北所产最为典型。内蒙古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的红绿彩瓷器,便是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大势而进入北疆草原的。
从大同到长治,由晋北到晋南,山河何其辽阔,历史何其悠久,文化何其灿烂,精神何其伟大,人们何其真诚,来者何其有幸。千淘万漉起笔抒怀,挂一漏万,煌煌万言仍不成敬意。
所幸文脉悠长,采撷一瞬可及千古。胜友如云,你我总非踽踽而行;近悦远来,探源文明自信自强。
且行且思,且思且行。探访表里山河,感知中华文化。
赴山西采访的《中国民族》融媒体记者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8期
文:本刊记者 王怡凡 王孺杰 太平 通讯员 田世纪
责编:张昀竹 张红彬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