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京张铁路:“中国速度” 领跑世界
发布日期:2025-02-18

      2022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17时10分,G9984次冬奥列车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嘉宾从京张高铁太子城站驶出,奔赴北京参加这场冰雪盛会。

      这列世界最先进的列车从八达岭长城脚下穿过,与100多年前京张铁路并肩前行。

      2019年12月30日,当京张高铁这条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开通运营之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回望百年历史,更觉京张高铁意义重大。

百年老站青龙桥站___孙立君_摄.jpg

京张铁路线上的百年老站青龙桥站 孙立君/摄


“零”的突破开创时代传奇

      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京张”二字,意味着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砥砺奋进。百年来,中国铁路从詹天佑时代开始,经历了蒸汽时代、内燃机时代、电气时代,直至跨入高铁时代。

      当年,“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建成了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令国人扬眉吐气。他在修建过程中开创性的“人字形”设计,长久以来为人们所熟知与赞扬。

      在京张铁路开工前,中国有16条铁路,但全部由外国人担任总工程师。1905年5月,清政府批准始建京张铁路,当获悉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时,曾有外国人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现呢。 

      京张铁路关沟段沟壑壁立、陡峻难以攀登,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畏途”。京张铁路开通前,要穿越关沟段,骆驼驮运是最主要的物资运输方式。

      1906年1月6日,是京张铁路自北京丰台站正式铺轨的第一天,作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举起铁锤钉下了第一枚道钉。但工程列车的一节车钩链子在施工中出现折断,导致车辆脱轨。消息一传开,各种恶意的揣测甚嚣尘上。但是,詹天佑从未气馁。

      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从南口到八达岭岔道城的关沟段。这段路地势陡、坡度大,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不仅克服了施工技术局限性的难题,还缩短了工期。 


各族群众畅享“双城生活”

      京张高铁的开通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交通助力,形成内蒙古东部、山西和河北北部地区快速进京客运通道,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当年,京张铁路是京包铁路的首段。从内蒙古包头乘火车进京,火车要走上一晚才能到青龙桥站,在青龙桥换了车头之后还要花上半天工夫才能进京。

      京张高铁开通后,张呼高铁将与大张高铁同步通车,乘高铁从张家口到北京只要一个多小时。京张高铁与张呼高铁、大张高铁连通后,京津冀地区可实现内蒙古大草原“一日游”。

      每天上午9点36分,从包头开往北京的G2482次列车准时发车。3小时33分后,乘客斯琴便可抵达北京,她预约了当天下午的专家号,打算带着女儿去看病,看完病再坐晚间高铁返回。而在此之前,她们去北京要坐1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回至少需要两天时间。京张高铁开通后,张呼高铁也同步全线开通,从内蒙古到北京所需时间大大缩短。

      每年暑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到北京的高铁,客座率几乎是100%。目前,内蒙古中西部到北京每日开行61趟高铁,周末和节假日开行6趟周末线、4趟高峰线,每天可运载4万余名乘客。这趟高铁像一条“生命线”“求学线”“工作线”,开启了许多乘客往返于北京的“双城生活”。

      京张高铁开通后,呼和浩特市出台政策深度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全方位打开现代工业、农业、旅游、会展、科技、文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升级发展空间。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手笔

      一条京张高铁,重新定义了区域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京张高铁是铁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手笔。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意义重大。“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发展冰雪产业带动区域脱贫振兴,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京张高铁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配套工程,其开通运营标志着冬奥会配套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大国办大事,需要大担当大作为。从2015年7月31日冬奥申办成功那一刻起,国铁企业以钉钉子的精神把筹办工作稳步向前推进,京畿大地处处涌动着铁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热潮。

      京张高铁开通后,北京和张家口两个赛区间的转场时间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不仅满足了奥运赛事运输保障需求,而且为崇礼的冰雪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来这里的滑雪爱好者和游客络绎不绝。

      2019年5月,崇礼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近年来,张家口滑雪游客接待量连年保持20%以上增长,仅崇礼就有超过3万人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

      崇礼的蜕变,映射出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远意义。

      “坐着高铁到崇礼滑雪去”,成为众多滑雪爱好者的乐事。崇礼太舞滑雪小镇董事长齐宏说:“举办冬奥会、坐上高铁,崇礼人曾经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落一子,满盘皆活;一条京张高铁,连起京张“一小时经济圈”。

      道路通,百业兴。2024年2月4日是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两周年的日子。京张高铁开通2年多,北京局集团公司累计发送旅客超过2500多万人次,“异地如同城”的生活概念逐步在北京和张家口两地之间变为现实。

      2023年,京张高铁发送旅客1420.5万人次,较上年增加1101.5万人次;2024年以来,京张高铁平均每日发送旅客5.1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幅达86.1%。目前每日开行北京至崇礼地区8列动车组列车,以满足旅客冰雪游需求。


肩负起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的重任

      从2008年北京夏奥到2022年北京冬奥,中国高铁从京津城际铁路“零”的突破,到建成超4万公里世界最发达的高铁网,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京张高铁太子城站位于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内,是世界上首个直通奥运赛场的高铁站。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乘火车沿京张高铁抵达太子城站,走进车站运动员服务大厅,了解京张高铁及太子城站建设精品工程、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张高铁承担着联通三大赛区的重任,要抓紧开展运营服务、技术保障、安全保障等测试,及时发现不足、堵塞漏洞,提高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冬奥会期间安全高效运行积累经验、做好充分准备。

      本届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赛区之间距离较远,但这个问题随着高铁的修建迎刃而解。冬奥会期间,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铁载着全世界宾朋共赴冬奥,一起向未来! 

      “没想到能在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里畅聊冬奥,画质清晰、信号稳定。”当时在列车上做直播的央视总台CGTN俄语记者安娜意犹未尽,“坐上‘瑞雪迎春’冬奥列车,有一种浪漫的感觉。”

      就像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一样,中国高铁经过14年的发展,树立了智能高铁新标杆。京张高铁还创造了多个“冠军”纪录——世界上首次全线采用智能技术建造、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

      冬奥会同样改变着沿线及周边百姓的生活。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认为,奥运效应在20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举办城市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京张高铁的开通,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冬奥赛区紧紧连在一起,对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起到重要作用,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优异的交通答卷。

      冬奥会期间,北京局集团公司累计开行赛时冬奥列车1664列、运送旅客9.2万人次。其中,开行开闭幕式专列19列,运送各国贵宾、政府官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4066人次。

      “感觉很愉悦!”北京冬奥会期间,京张高铁赢得了国内外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一致赞扬。


我国高铁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

      “智能”,是京张高铁最亮丽的标签。

      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自主创新,始终是不变的魂。

      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京张高铁在太子城站考察时强调,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从亲自批准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命名到赞誉“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从指出“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到肯定“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一张亮丽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高铁发展极为关心,激励着铁路人团结奋斗,推动我国高铁实现更大发展。

京张高铁驶过居庸关长城___孙立君_摄.jpg

京张高铁驶过居庸关长城 孙立君/摄

      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中国高铁领跑世界,京张高铁开启智能铁路新时代。

      京张高铁在世界上首次全线采用智能技术建造,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其保驾护航,建成了世界冬奥会历史上首个直达比赛核心区的高铁站,打造了世界首个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值得一提的是,京张高铁上运行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自己就能开。列车增加了自动运行控制ATO相关设备。全程实现有人值守下的自动驾驶,重新定义了火车的运行方式。

      按照地面调度中心预先规划的精准运行计划,“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能自动控制发车、加速、减速、停车。动车组搭载的智能列车安全监控系统有2000多个监测点,在整个行进过程中,对动车组状态全面实时监控,实现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

      百年间,从京张铁路的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一个个火车头、一列列车厢的变化折射的是中国日益提升的科技创新实力。“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是以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为基础研发的,设计时就考虑到既要适应京张高铁的线路条件,还要满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服务需求。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具有优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漂亮的外观。在人性化服务方面,新增了智能环境感知调节技术,能够实现温度、灯光、车窗颜色等的调节,进一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全车实现WiFi全覆盖,还配置了多语种的旅客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国际旅客的需求。座椅采用滑道式安装,允许增加更多轮椅。局部车厢还增设了滑雪器材存放柜,用于滑雪爱好者存放滑雪板等器材,并采用二维码识别的滑雪器材锁,方便安全。

      作为我国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每一条钢轨的质量监造、供应和廓形设计打磨也运用了大数据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铁路部门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进应用型技术创新,统筹布局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应用京张高铁68个智能化项目和12个智能化提升项目,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实现京张高铁智能运维一体化、动车组数字化精准预防修、客站智能管理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应用。

      追梦不止,砥砺前行。依托京张高铁建设,中国将进一步形成智能高铁应用示范方案,构建智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成为引领世界的智能高铁应用国家。

      百年京张,承载着中国人的复兴梦想、强国情怀。今日京张,竖起了铁路强国、民族复兴的又一丰碑,载着各族群众驶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1期

文:李蓉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