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发布日期:2024-09-26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庄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全场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是“烈士纪念日”的神圣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同各界代表一起缅怀先烈、致敬英雄、铭记历史。

      天安门广场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纪念碑的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笔力遒劲、气势豪迈;背面则是由毛泽东主席起草、周恩来总理题写的150字碑文,简要记录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非凡历史。纪念碑的底座上镶嵌着10幅汉白玉浮雕,形象地表现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多年间的8个历史题材。

      这座力重千钧的纪念碑,建设九年始成,被誉为“共和国第一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彰显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已然成为新中国红色艺术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经典之作。

202011301325065a.jpg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新社 牛云岗/摄


以国家的名义纪念、缅怀英雄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竖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现珍藏于中央档案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八天会议记录》中这样记载:“全体一致通过以本届全体会议名义设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亲往奠基’。”30日下午,刚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带领全体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奠基典礼上,周恩来总理在致辞中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1949年9月30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典礼。”随后,毛泽东主席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段简洁的文字,深情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碑文宣读完毕后,毛泽东主席率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执锨铲土,奠下“共和国第一碑”的基石。

      为了写好碑文,周恩来总理反复练习书写碑文中的每一个字,对比、琢磨,然后再练习通篇连贯书写,前后写了40多遍,最后挑选出他最满意的一幅。

      毛泽东主席起草、周恩来总理书写的这些宝贵的文件笔迹,被收藏在中央档案馆内。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址位于北京中轴线上,北距天安门城楼约463米,南距正阳门城楼约440米,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对此,他曾解释说:“天安门广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有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传统。同时,这里还是北京的中心,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人民向往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作为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将人民英雄纪念碑立于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心,把最好的空间留给为国牺牲的英雄,让英雄与亿万中国人民、中华儿女同在,是对人民英雄的最好缅怀、最高礼遇。


以彰显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为设计主基调

      当时,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整体设计,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与设计国旗、国徽一样,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也面向全国征集,各地各方面发来的设计方案多达200余份。这些方案主要分为三大类,即采用平铺在地面的立碑方式,碑上有题字,碑下有护栏;采用雕塑艺术形式的立碑方式,以巨型雕像体现英雄形象,以表现英雄人物和事件;采用高大挺拔的碑形或塔形的立碑方式,体现革命先烈高耸云霄的英雄气概和可贵品质,以弘扬其崇高精神和伟大功勋。

      “纪念死者,鼓舞生者”,为体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建筑纪念碑的指示要求,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经组织讨论,最后确定了“高而挺拔”的原则,并初步设计选出炬形立柱等3个方案,连同模型一并送中央审定。此后,这些方案被做成1:5的大模型,附同两个碑顶换上坡屋顶和群雕像的小模型,自1951年国庆节起陈列在纪念碑奠基处,广泛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当时,这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各界人士驻足观赏、交流并提出建议,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崇尚英雄的新气象。

      作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人民英雄纪念碑总体设计的主要负责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对纪念碑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手稿《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设计图纸》,就详细记载了工程设计方案,现珍藏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从地面开始,纪念碑分为上、下两层月台,上层月台长宽各32米,为正方形;下层月台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形状酷似一朵海棠花。纪念碑碑顶造型选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庑殿顶,碑身下部有须弥座,底座有栏杆,具有浓郁的民族传统风格。纪念碑的台基为花岗岩砌就,顺应中轴线南北长、东西短的空间实际,体现出中国传统台基的惯用建造手法。在纪念碑装饰花环的花卉品种上,最后选定了中国传统名花牡丹、荷花和菊花,象征着高贵、坚韧和纯洁。

      纪念碑的这一设计方案,以高耸挺拔的形象代表人民英雄的伟大功勋,整体具有深刻历史内涵、浓郁民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难得的精品。细细品味,气壮山河的时代巨浪都凝聚在史诗般的建筑里,气象万千,今日思之仍激动不已。”参与纪念碑设计的著名建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这样评价说。


以歌颂人民英雄为宏大主题

      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正式破土动工兴建。由政协全国委员会、总政治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17个单位组成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负责建造工作,由彭真同志担任主任委员,还邀请了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历史学家范文澜、建筑大师梁思成等各领域杰出人物参与。

      为了让大众较为直观地理解碑文内容,兴建委员会决定在纪念碑底座镶嵌主题浮雕。在范文澜的主持下,兴建委员会对碑文所述的中国革命历史做了仔细梳理和慎重挑选,经毛泽东主席审阅修改,最终确定了纪念碑的8个浮雕主题《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以及两个装饰性浮雕《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每一幅浮雕都代表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出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壮丽画卷。

      一大批新中国知名美术家积极投入到浮雕的创作中,如艾中信、李宗津、董希文、冯法祀、吴作为、王式廓、辛莽、彦涵……大家深知手中画笔的分量,在绘制画稿时反复研讨与修改,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董希文在绘制《武昌起义》画稿时,为方便雕塑家进行参照,他将画稿中主要人物和环境的明暗关系一并描绘出来。因为有了高光部分的标记,画稿的立体层次感更加突出。

      彦涵创作《胜利渡长江》画稿时,第一幅手稿选取了人民解放军奋力登上江岸、勇猛冲锋的瞬间。为还原渡江战役的真实场景,他走访多位亲历战争的指战员,搜集了战斗中使用过的枪支和缴获的钢盔,将历史细节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逐一呈现在画稿之上。

      从画稿到浮雕,从平面到立体,都是十分艰巨的艺术创作。兴建委员会从中央美术学院选调了7位知名雕塑家,同时华北军区也推荐了具有多年军旅经历的雕塑家参与进来。其中,刘开渠作为美工组组长,负责所有浮雕中体量最大的《胜利渡长江》的创作。为使浮雕中的人物形态和衣纹走向得到最精准的呈现,美工组邀请了部队指战员充当人体模特,使得浮雕呈现出强烈的写实风格。而为了充分体现浮雕的中华文化特征,刘开渠又特意带领着艺术家前往各地观摩古代雕塑,将中国传统艺术中简洁、生动的线条感融入浮雕创作中。

      对于纪念碑浮雕上人物形象的选取,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要求,每个情节的人物,都要以表现人民群众为主,生动体现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真理。这种以歌颂人民英雄作为纪念碑主旨的宏大格局,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鲜明立场。

      怀着对人民英雄无限的敬仰,艺术家和建筑师通力协作、精雕细琢,使得这块总长40.73米、雕刻有172个人物的连环浮雕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城市雕塑的开篇巨作,充分体现了历史高度、人文温度和情感深度。

      1958年4月22日,由1.7万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凝结着无数人心血和期待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历时9年建设顺利竣工,雄伟壮观、庄严肃穆。同年5月1日,举行了纪念碑揭幕仪式。1961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英雄纪念碑自建成之日起,就与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正阳门城楼以及后来建成的毛主席纪念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宏大建筑群,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成为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的“历史坐标”之一,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载体。

VCG111456892817.jpg

夜幕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视觉中国供图


以英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作为新中国的一座丰碑、一部经典、一部史诗,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跨越时空的恢宏史诗性画卷,描绘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奋进史,深刻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艰辛历程,具有深沉广博、激动人心的恒久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永远激励着亿万人民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宣传英烈事迹和精神,到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保护烈士合法权益,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从2014年起,每逢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仪式现场的群众方阵则会根据当年的重大主题活动和事件,邀请相应代表出席。近年来,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代表都受邀参加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以国之名褒扬纪念人民英雄,是缅怀,更是铭记;是致敬,更是传承。

      2018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矗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岁月无声,丰碑为证。

      60多年来,屹立于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与其周边建筑一起凝铸成了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见证着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平台。

      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参加的公祭活动到由少先队员组成的少年先锋岗,从各界群众自发的缅怀追思到有组织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各类纪念性活动从未间断。共产党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久久回响;少先队员在这里举行集体入队仪式,告慰革命先烈共产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全国各族人民纷纷前来瞻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英雄精神洗礼,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进一步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50930102267389ta.jpg

少先队员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新社 廖攀/摄

      如今,在每一个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向险而行。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忠诚护安宁,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新篇章,这是英烈精神在祖国大地绵延赓续、代代相传!英烈们伟大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如同矗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航程中的灯塔与坐标,引领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作为突出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人民英雄纪念碑承载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追求,守望着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与梦想,寄托着各族人民对人民英雄的无尽追思与无限崇敬,激励着各民族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6期

文:本刊综合报道

责编:张红彬 刘雅 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钟汶恒(实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