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河套学院:三融三促 久久为功
发布日期:2025-02-1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这些部署要求和重要指示为高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河套学院作为民族地区高校,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积极转变思路、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做好校地融合,促进“铸牢”在校地的互融互动。深化校地融合是推动高校与地方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铸牢”教育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地方能够引导高校输出人才资源、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高校能够获取更多的政策、人力等支持,在开展研究、实地调研、学术交流等方面更加贴合地方工作实际。具体实践中,联合成立“铸牢”研究中心,建设“铸牢”的教育和实践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服务师生、教育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帮扶中小学、幼儿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通过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校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切实发挥学校思政课推动“铸牢”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在机制建设、课程改革、课内外协同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工作大局。

      做好路径融合,促进“铸牢”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深化对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落实好集体备课、教材培训、专题培训等基础工作,加强“铸牢”课程建设,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加强校馆合作,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搬进”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增强实践性、获得感;丰富课堂实践,设计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采用主题演讲、红色影视作品赏析、课堂情景设置和案例讨论等形式,深化“铸牢”教育;拓展课外实践,积极开展社会调研、勤工助学、“青马工程”研学、大学生“三下乡”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利用沉浸式虚拟仿真体验教学系统,切实增强思政课实践育人成效。依托“铸牢”基地,形成一系列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社会实践成果,推动“铸牢”工作走深走实。

      做好要素融合,促进“铸牢”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工作机制上,抓好制度安排,形成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围绕“铸牢”主线要求开展工作的局面。在教育引导上,除思政课主渠道外,全校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都要有机融入“铸牢”内容,使学科、专业、课程建设都要围绕“铸牢”服务。校园文化上,组织举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师生运动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校园文体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和选学内容。在学习交流上,组织“理论学习轻骑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分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教师模范宣传团队等,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铸牢”主题宣讲。组织两级团委、“青马班”、学生会等团体面向社会参加“铸牢”主题教育。社会实践上,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社区实践”、“三下乡”、“返家乡”等实践活动中,助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铸牢”宣传教育等。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1期

文:李俊红

作者为河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责编:王孺杰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