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动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龙江力量。
强化政治自觉
把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贯彻到各领域全过程
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工作作为“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作,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坚持民族工作正确方向。省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主要领导会见省受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组织带动各级党委(党组)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确保全省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全面对标对表,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意见,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责任分工方案,持续深入抓好学习宣传,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深入推进研究阐释,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强化宣讲宣介,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省民宗委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座谈会,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宣介,进一步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持续开展宣传宣讲,让“四个与共”、“五个共同”“五个认同”的理念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统筹谋划推进
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扎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积极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基地9家,形成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黑龙江卷》三卷119万字的编纂工作。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设立教育实践基地197家,在全省78所高校讲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
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以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2024年投入资金3.3亿元,其中向边境县(市、区)分配1.5亿元,建设各类项目94个,持续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增动力、添活力。扎实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兴边,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固边,积极推动引才聚人稳边,成功举办“民营企业进边疆·龙江行”活动,累计签约项目99个、签约金额391.8亿元。加快推进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5个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试点。将边民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50元提高至3500元,护边员补助由3750元提高至1万元,不断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推动各民族实现全方位嵌入,生动展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新实践。积极推进“三项计划”落实,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创新打造“北疆·石榴情”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参与人数达1.5万人次;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进旅游深度赋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抓住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契机,拍摄黑龙江民族团结主题短视频,在“道中华”、抖音等转发浏览次数达238万次,相关工作得到国家民委肯定;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打造饶河县欣民社区等一批互嵌式社区品牌。加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升级,今年黑龙江省有6个集体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8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稳慎推进民族工作政策法规调整完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宪法边疆行”等普法宣教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探索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在市、县两级成立民族宗教事务中心52个,新增事业编制259个,切实强化民族工作基层力量。
完善制度机制
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黑龙江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在大统战格局下深入开展民族工作,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充分调动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和民委委员制单位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好工作格局。
不断完善抓落实工作体系。科学运用督查检查考评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情况纳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执行情况督查范畴,确保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措施、重点工作任务可量化、可追踪、可考评。落实省长办公会议制度,省政府每两年在自治县和城市民族区召开一次例会或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民族工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全面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决把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为首要任务,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切实守好祖国“北大门”。健全完善民族工作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应急处置等机制,动态排查矛盾,全力化解风险隐患,巩固全省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2期
文:沈大为
作者为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编:王孺杰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