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寻路独龙江
发布日期:2016-07-25

独龙江迪政当村 副本 王松摄.jpg

独龙江迪政当村    王松/摄


今年 4月10日,随着最后一次的成功爆破,堪称国内隧道施工难度最大的全长6680米的云南怒江州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全线贯通,工程历时3年。

就在隧道贯通的这一天,独龙江乡年仅5岁的独龙族女童普艳芳在家烤火时不幸被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45%。武警交通指挥部第一时间紧急将隧道清障,将小艳芳连夜送到贡山县人民医院。因伤情严重且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小艳芳急需转院治疗,医院作出了将她送到北京急救的决定。从小艳芳走出独龙江乡开始到抵达北京武警总医院,只用了25小时,这宝贵的25小时为她赢得了新生。

我们看到,这不仅是一场为了挽救生命而进行的爱心接力,更是一个民族在新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缩影。小艳芳也许并不知道,15年前修通的简易公路结束了她的民族在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历史,同时也将彻底终结她的家乡千百年来与世隔绝的历史……

改变这一切的,是路。

今年9月,寻着这条改变独龙族同胞命运的道路,我走进了独龙江。


独龙江的一切,都和路紧密相连。

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地处横断山脉的峡谷地带,国境线长97.3公里。这里山高水深,沟壑纵横,形成了封闭式的地理环境。每年12月至翌年6月,大雪封山长达半年之久,交通断绝,某种程度上几乎处于与世隔离的状态。

2014年4月,随着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的全线贯通,这一切将发生从未有过的巨变。

沿着小艳芳获得重生的道路,我们从北京经昆明、保山到达怒江州贡山县,沿着独龙江简易公路进入独龙江乡。


1.

从北京到昆明的航班上,我一直在看有关独龙江的材料。当年杂志社的老记者们依靠火车、汽车、马车等交通工具,花了十几天才能到达的地方,对我这个在北方一马平川的城市中长大的“80后”来说,既遥远又陌生。看着媒体上铺天盖地对独龙江公路隧道贯穿的报道,我甚至有些茫然——这条隧道究竟意味着什么?我需要去探寻。

在昆明,我首先见到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李金明。他是土生土长的独龙族学者,也是独龙族第一代考上大学的大学生。

李金明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自己背着干粮,走出独龙江,到北京中央民族学院附中读书的情景。

那是1982年,李金明15岁。

10月的一天,乡里接到了来自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的电话,通知一个叫李金明的孩子到学校报到,说通知书很早就已经寄出了,可早就过了规定的报到时间却还没见他来上学。

听到这个消息,李金明欣喜若狂,到北京上学是多少独龙江孩子的梦想,如今自己梦想成真了!扛起行李和干粮李金明向着大山外面进发了。一路上累了就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山泉水,困了就找个山洞休息一下。平时走路出山总是让年幼瘦小的李金明筋疲力尽,可这一次,他浑身满是用不完的劲儿,原本高入云天的高黎贡山好像也没那么难以攀越了。

3天后,带着一身泥巴的李金明来到了贡山县城,他要在那里坐公共汽车前往怒江州——到州教育局盖章,证明自己之所以没有按时报到是因为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而且州府才是通往北京的必经之地……

一年之后,当李金明在北京充实而忙碌地学习着的时候,一份来自民大附中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独龙江乡——因为封山,这份通知书晚到了整整一年……

如今,独龙江乡的孩子们再也不用背着行李干粮,沿着崎岖的山路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了。

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新校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其中宿舍楼是由姚明基金出资建设的。学校现有学生425名,教师50余名。目前,独龙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始终保持在100%,独龙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09年的4.7年提高了整整5年……

边远山寨依然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读书不那么支持。许多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于大山外面的世界没有了解,只是觉得如果孩子去读书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要是读大学还需要不少钱,不如早点结婚生子、赚钱养家。

后来,在独龙江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操场上,我认识了一个名叫张志君的小男孩,正在读六年级的他上学期在班里考了第一名。当我问他有什么愿望时,他却反问我是从哪里来的,然后一脸得意地告诉我,他的理想就是去北京上大学。

濛濛细雨中,小志君的脸上挂满了水珠,但还是抱着篮球玩得不亦乐乎,我突然发现,孩子还光着脚……

破茧成蝶,需要时间、耐心和努力。


独龙江乡普卡旺村村民普学华夫妻和他们的小儿子 吴迪摄.jpg

独龙江乡普卡旺村村民普学华夫妻和他们的小儿子    吴迪/摄


2.

上个世纪60年代修建的人马驿道,曾经是通往独龙江乡的生命之路。

每逢大雪封山之前,为保障独龙族的基本生活,最多时有500多匹骡马的“国营马帮”就通过这条路每年运送600吨左右的粮食和其它生产生活物资进入独龙江,帮助独龙族同胞渡过冬季。那条路,也是老百姓出山的惟一道路,需要翻越高黎贡山,徒步至少要3天。

1999年4月,作为第一批省委独龙江民族工作队的副队长、现任云南省民族中专校长的郭子孟就是和另外25名队员走进独龙江乡的。

我在怒江州州府所在地泸水县的六库镇见到了郭校长,他带队正在怒江调研民族教育工作。回忆起在独龙江乡的那段时光,郭校长依然激动不已。

当时的独龙江公路正在修建中,只有乡政府一台电视机能收到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的节目,每天早上9点、晚上7点可以打出去电话……现在想起来,郭子孟依然对那些细节记忆犹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郭子孟和队员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完成了独龙江的扶贫发展规划,基本解决了独龙族群众生产生活所需。

1999年9月,在郭子孟到独龙江乡半年之后,由贡山县通向独龙江乡的公路全线开通。但因为这条路和隧道都在海拔3000米的雪线以上,每年12月至次年6月左右,独龙江乡与外界依然被高黎贡山厚厚的积雪所阻隔。

2000年1月15日,这个日子郭子孟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年的大雪来得比较晚。为了赶上3月份全县的发展项目申报,郭子孟和另外几位队员决定在大雪封山之前把独龙江乡的申报材料送到县里。不曾想到,下午出发不久先是遭遇塌方,随后天降大雪,转眼间眼前的路就被积雪覆盖了,大家决定把车留下,步行前进。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就没过了大腿,大家互相鼓励着,一直走到了凌晨3点钟还是没有找到位于半路的隧道。因为山里没有信号,带的卫星电话不起任何作用,而且电也快耗尽了。此时大家都已经筋疲力尽,冻得手脚麻木,衣服被雪打湿了,又结冰了。就在大家绝望的时候,郭子孟发现了不远处的隧道口,大家用打火机点燃一些树枝,在隧道里躲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郭子孟用只剩下一格电的电话打给了县长,请求帮助……最终,他们走出了独龙江,而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带出来的全部项目资料均顺利通过审核……

尽管这样,路,依旧是制约独龙江乡发展的首要问题。

就在郭子孟受困于高黎贡山11年之后的2011年1月,为从根本上解决独龙族群众冬季出行的困难,独龙江公路改建项目获批立项。其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在高黎贡山海拔2600米处打通一条长6680米的双向两车道隧道——这条隧道通车后,独龙江乡将彻底改变大雪封山的状况。

独龙江公路改建项目开始实施后,通往独龙江的公路得到了很大改善。原本的简易公路现在一直到隧道两端都已经是柏油路了,只有在绕过隧道的这部分还是原来的毛路。

对于独龙江,空间不是距离,时间才是距离。


独龙江乡卫生院的和光南医生在工作 吴迪摄.jpg

独龙江乡卫生院的和光南医生在工作    吴迪/摄


3.

准备进独龙江乡的时候,我们预留了两天的时间。第一天从怒江州的州府泸水县六库镇到贡山县,第二天再从贡山县出发到独龙江乡。

从六库镇到贡山县大约240公里,我们走了将近7个小时。全是盘山公路,虽然路况不错,但路很窄,一边是山崖,一边是河流峡谷,走起来一路惊心。沿途偶尔能见到从独龙江乡开出的小巴车,现在村民们想要进城已经简单很多了。

第二天,从贡山县到独龙江乡的100公里,走得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因为独龙江公路隧道还在建设之中,我们进入独龙江乡还是走了一段老路。这段石子路非常狭窄,路况很差,同样一边是陡峭的山体,一边是悬崖,没有护栏,光是看着就足以让人胆战心惊。经过了两个小时的颠簸后,我们的车才驶上了柏油路。这段五个多小时的路程,摇摇晃晃,下车后,整个人像踩在棉花上,司机师傅不无“同情”地对我说:“这要是在以前,估计你就到不了独龙江了。”

为独龙江乡修路奔波了大半辈子的老县长高德荣,眼下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了。在老县长家的火塘边,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烟雾缭绕中,老县长因为连日来的奔波劳碌而布满血丝的双眼依旧有神。

高德荣是土生土长的独龙江人,担任过独龙江乡乡长、贡山县县长、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在是独龙江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主动要求长期蹲点独龙江,连家都搬到了这里。虽然职务一直在变,可大家还是习惯叫他“老县长”。

今年元旦前夕,由老县长牵头,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情况,重点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收到来信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做出重要批示。老县长看到批示后热泪盈眶——从当年步行60多天才能走完6个村,到现在坐车一整天就能到达,在这条路上跑了几十年,恐怕没有人比老县长更清楚受困于自然环境、处于封闭隔绝状态的独龙江乡是多么需要打通生命之路!

伴随着独龙江公路的不断修缮,《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

这是一个全方位推进独龙江乡发展的系统工程,明确了从2010年开始,以整乡整族脱贫、实现独龙江乡和独龙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上海市对口帮扶,国家、省、州投入10.8亿元资金用于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等六大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意味着在每个独龙族群众身上的投入达到约25万元。这样的投入力度,在中国乃至世界扶贫史上均属罕见。

路修好后,老县长工作的重心也转移到了推动产业发展上。

说起这几年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独龙江的扶持,老县长如数家珍:退耕还林有补贴、边民有补贴、低保有收入,现在路修起来了,房子建起来了,电网架通了,移动通讯也开通了,内地有的独龙江乡都有了,其他民族有的独龙族也都有了。

“如何解决以后的花钱问题?总是吃低保不是办法,老躺在政府的扶持下过日子更不是办法。我希望独龙族群众用勤劳双手建起‘绿色银行’,以后用钱都到山上取。”

截至去年底,独龙江全乡累计种植草果35000亩、重楼650亩,乡里还建成日处理能力20吨的草果烘干厂。目前,以草果、重楼、蔬菜、茶树、漆树等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独龙牛、黄牛、独龙鸡、中蜂为主的养殖业,在全乡方兴未艾。

“在独龙江,所有的开发和建设都要将保护环境放在首位。曾经,作为直接渡过区,独龙江乡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如今,三年帮扶行动,让独龙江乡的发展又足足跨越了一个世纪!”老县长如是评价。


独龙江乡普卡旺村新貌 吴迪摄.jpg

独龙江乡普卡旺村新貌    吴迪/摄


4.

因为有了路,独龙江乡的交通运输不再依靠人背马驮。

村间土路晴天飞尘雨天泥泞,想要出行举步维艰;村子里一座座低矮的茅草房杂乱地立在一起;走进屋里,一片昏暗,全家人围在一起,靠着早晚不灭的火塘取暖……这曾是普卡旺村的真实情况,也是独龙族群众世代沿袭却又无力改变的居住环境的缩影。

如今,一切都已大变样。这一切,也是因为路。

独龙江乡党委副书记孔玉才告诉我们,普卡旺村是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程所打造的五个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之一,总投资达376万元。在改善农民安居温饱的同时,兼顾了扶贫与可持续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破、旧、脏、乱”的面貌。

截至目前,已有1068户独龙族群众住进了新家。

我们来到村民普学华家的时候,他正在看电视。和其他村民一样,普学华家也是三室一厅带厨卫,室内宽敞明亮,客厅的墙上还贴着张含韵、魏晨等等“超女”、“快男”的照片,看来家里的孩子是湖南卫视的铁杆粉丝。

普学华以前住的木楞房只有20多平米,当年那间老屋作为历史的见证,被保留了下来。从外观看和新房子倒是差别不大——普卡旺村安居工程的一大特点就是最大限度保存独龙族的特色文化和自然风貌,所以虽然外观还是延续木楞房的样子,但里面的设施全部都已经现代化了。除了自住的这80平米房屋之外,普卡旺村每户还有面积约40平米的两间房屋专门用做旅游接待……

曾经,独龙族的纹面女一直是神秘的化身。关于独龙族妇女为什么纹面,学界有多种解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说法:纹面是为了防止异族土司和奴隶主掳掠独龙族女性为奴。我们无法论证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但却可以从中感受到曾经独龙族的封闭和对外界的恐惧。

郭子孟现在还记得1999年他在独龙江的时候,每每在路上遇到独龙族群众,他们都会远远躲开,还用双手遮住脸。到村民家走访,一进屋,火塘上还热着水,明明就是有人在,可怎么喊也不出来,过了好一会,看到干部只是来家里坐坐,才会出来。“独龙族群众对于做生意没有概念,特别朴实。那时候要在村民手里买一只鸡,和他们不熟都不卖给你,鸡不管大小,都是20元。有时候村民会送我们一些吃的,但是送给我们的东西,他们一口都不吃,就在旁边看着我们吃……”

如今的独龙江乡却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独龙族年轻人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独龙江工作、生活和旅游。

来自湖南衡阳的周大姐是去年到独龙江乡的,现在经营着一个小菜摊。之前有亲戚在这里做家居建材生意,周大姐也跟着老公来到了这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下个月,周大姐家的烧烤店就要开业了。“这里机会多着呢,现在到独龙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不愁没有生意做。”

相互交流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

曾经独龙族的社会分工相对松散,如今日益紧密,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批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旅游和餐饮服务人员、机动车驾驶员、商人和手工艺品制作专业户等职业;

过去运输靠人背马驮、出行靠双脚,到邻村走亲访友往返要两三天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到县城、乡里采购生产生活用品一天就能来回,外出骑摩托、坐客车已成为常见的出行方式;

过去只能用独龙语与外界交流沟通的独龙族,随着帮扶工程队的入驻、广播电视和通信网络的普及,社交语言也由过去单一的独龙语扩展到开始使用汉语、怒语、傈僳语……

那个与世隔绝的独龙江,如今已经完全同时代接轨,走上了发展之路。独龙族同胞正逐步融入外界社会,开始新的生活。

李金明最近常常呆在独龙江乡,因为乡里要建一个独龙族博物馆,作为独龙族的专家学者,李金明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顾问的职责。

郭子孟在2000年10月离开独龙江之后,只在2006年回去过一次。尽管不常回去,但那个他曾经奉献了热血青春,经历了生死考验的独龙江总是让他魂牵梦萦,感慨不已。

老县长每天还是早早地去村里指导村民们种植重楼,教老百姓学习文化知识。离开独龙江那天我没能跟他道别,可他的话却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官当得再大,如果自己的同胞还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别人照样会笑话你。我只想为独龙族群众发展进步多找点路子、多想点办法,让独龙族在实现小康的道路上永不掉队!”


我最近一次听到关于独龙江公路隧道的消息是在10月16日,隧道完成了二次衬砌、道路硬化等后期工程,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我的这篇文章发表之时,隧道应当就会全线正式通车。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