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五张名片再造一个 新德江 ——专访中共贵州省德江县委书记张珍强
发布日期:2018-03-27

德江县城全貌。覃作洲  摄.jpg

德江县城新貌   覃作洲/摄


记者:张书记您好!被誉为“傩戏之乡”、“天麻之乡”和“奇石之乡”的德江,刚刚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天麻产业发展会议。这表明德江的传统特色产业已经发展成德江经济的亮点。作为县委书记,相信您对打造德江特色产业一定颇有心得。

张珍强:在德江快速发展的今天,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发展民族特色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傩戏文化是德江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必须进一步予以传承和保护。德江被誉为“隋唐古邑,神韵傩乡”,2005年德江傩堂戏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为保护和传承傩文化,我县建起了傩文化陈列馆,整个陈列馆以“古傩神风”为主题,展出古老面具300余面、神案50余幅,法器100余套(件)。此外,德江县城公园设有傩艺广场,巨大的傩面具雕塑装饰其中,经常有傩艺演出。

近年来,德江把“奇石之乡”作为县域经济的内容之一,着力打造、建设“奇石经济”。乌江奇石因其形、色、质、纹、图五种特征多次在国际奇石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倍受国内外赏石者的青睐。据统计,目前,德江农民仅靠出售乌江奇石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80多户,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有800多户,仅乌江奇石一年给德江农民带来的纯收入就高达3000多万元。今年7月,首届乌江奇石文化节在德江成功举办,为德江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德江的投资环境、人文环境赢得很好的口碑。

天麻是我县最有前景的特色产业,要当成支柱产业来发展。德江天麻以天麻素含量高达0.38%的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走俏省内外市场。2012年3月,贵州省科技厅将德江设为全省天麻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县;2012年7月,科技部将德江天麻仿野生栽培与加工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纳入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项目建设。目前,全县天麻种植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天麻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步入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轨道。在此次全国天麻产业发展会议的投资签约仪式上,德江县3个天麻产业项目(天麻产业化科技示范园建设、20万亩天麻后续林建设等)成功签约,总签约资金达5.23亿元。


德江康奇药植公司天麻生产车间1。张运典  摄.jpg

德江的康奇药植公司天麻生产车间   张运典/摄


记者:近年来,德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省“三化同步,一业振兴”的发展战略,明确全县“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德江城市经营发展模式被国家行政学院、人民网列入“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那么,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德江又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呢?

张珍强:的确如你所说,德江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今年2月召开的德江县第十一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上,我作了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开创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的要求,打造好五张名片,以此作为德江城市发展的标志、形象的展示、实力的体现,让区域中心城市夯实根基。

具体来说,我们要全力打造好以下这五张名片。

第一张名片,就是全力做好机场规划建设。

今年1月,省发改委正式将我县堰塘乡的露青片区作为黔北机场建设首选推荐场址上报省政府,并抓紧完善相关基础工作上报国家民用航空局立项批复建设,这标志着黔北机场有望正式落户德江。我们拿出了闯的劲头、拼的勇气、干的决心,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黔北机场前期工作,确保机场规划落户到德江。

我们希望利用机场规划建设这张名片,展示德江良好形象,夯实德江发展基础,提振外商投资信心,增强自我发展底气,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黔北机场德江场址项目总投资约14.22亿元,机场的立项建设将为德江县加快建设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张名片,就是全力做好铁路规划建设。

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乃交通之基。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德江的定位,德江县近年来正在努力抓好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实现交通枢纽梦。

昭黔铁路是德江“三高五铁一场一港”大交通格局中的“五铁”之一。按照国家、省级层面规划,未来德江境内将有五条铁路交汇,即昭通至黔江、郑州至河口、都匀至黔江、重庆至广州、遵义至吉首五条铁路。我们必须要利用国家和省路网战略规划,抓住国家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支持西部铁路建设政策以及贵州省铁路建设大会战的机遇,主动对接,积极争取,超前做好过境德江的5条铁路的前期建设工作。今年要完成遵义至恩施段的评审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第三张名片,就是全力做好高速公路规划建设。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的龙头和动脉。随着杭瑞高速公路德江段的建成通车,德江至沿河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我县区域优势逐步彰显。今年,我县将抓住全省高速公路建设3年大会战机遇,积极筹备,加紧工作,确保德江到务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德沿高速公路城区至合兴段建成通车,力争明年底德沿高速全线通车、德务高速2016年前建成通车,实现三条高速公路全部建成通车的目标。使德江成为黔中经济圈、成渝经济圈、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交汇点,有效连接黔中、融入成渝、联络武陵、辐射周边。通过建设大交通、发展大物流,把德江建成黔东北物资集散中心。

第四张名片,就是全力做好撤县建市工作。

撤县建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实现撤县建市目标,我县目前正积极作为、主动对接、加强跟进。今年力争做好相关工作:在城市建设上,坚持公园带城市、学校带城市、商贸带城市、园区带城市,大力发展旅游地产、教育地产、商贸地产、产业地产;坚持有序开发、适量供地的原则,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把县城周围的山头绿化起来,把玉溪河的水蓄用起来,把县城的文物古迹打造出来,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同时,狠抓县城的环境卫生,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引进保洁公司参与保洁。

第五张名片,就是全力建好贵州省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一个城市发展速度、发展容量、发展水平的标志。去年以来,我县依托区位、地理、政策等优势,扎实推动了贵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筹建工作。学院今年9月招生开学,计划2015年全面建设完工。目前,学院正在完善教育教学设施,确保取得高校办学资格。同时采取选优的方式,确保了今年9月开学办班。


民族特色村寨高家湾。  张运典 摄.jpg

德江的民族特色村寨高家湾   张运典/摄


记者:德江县有55万人,其中63.4%是少数民族。现在,德江正在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张珍强:是的,德江目前在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即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今年2月,铜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我县随即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将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题。我们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制定方案,出台措施,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了人员和经费。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制作大型永久性标语,分别在德江网、今日德江、德江电视台等媒体开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宣传专栏,及时向全县各级各部门广泛发放《铜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手册》、《铜仁市创建全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学习手册》,使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的理论知识考试和征文活动。

我们坚持把民族特色作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增添活力的有效载体和切入点。一是将全县6个民族特色村寨定为民族特色创建点,加大资金投入,在改善民生的同时,重点在特色村落保护、民族文化保护及传承上下功夫,打造民族文化村寨与民族风情村寨亮点。二是将产业园区作为土家民族村创建点,以堰塘乡高家湾为试点,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基层组织及社会维稳为创建内容,打造了高家湾土家民族村,有力带动了产业园区和村寨特色相结合的示范工作。三是将乌江沿岸移民村定为移民库区创建点,重点以民族团结、社会维稳、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创建内容,打造移民新村和库区产业村亮点。四是将城郊社区作为城乡共建点,重点以加强街道管理、改善社区环境为切入点,打造城郊结合建设与管理亮点。五是结合休闲观光游打造民族团结创建点,重点以村容村貌的美化亮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支撑,打造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游示范点。六是将公路沿线有条件的村寨定为边区协作创建点,以打破行政壁垒,开展边境村基础设施联建、产业发展联动、纠纷解决联处等睦邻友好乡村建设。七是将基础较好的县民族中学打造成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以民族本土音乐、体育等为重点,扎实开展“六进活动”。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期待着德江大发展的宏伟蓝图早日实现!    

张珍强:也感谢《中国民族》杂志长期以来对德江民族工作的大力支持!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