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红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今中国,直播带货是最时尚最热门的经济现象之一。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聚集大量粉丝资源,将粉丝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网红”带货现象,是现代社会的奇观,而 “网红”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热点。
如今,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到内蒙古、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处处可见有人对着手机屏幕,卖力吆喝。在这个万物皆可带、万物皆可购的年代,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民族地区不甘示弱,涌现出众多“网红”跻身带货大军。网红经济已然成为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为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一种新的有效路径。
“网红”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其本质上是“网红”与电商的有机结合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而民族地区的“网红”电商,依靠强大的“网红”效应,把产自绿水青山的优质“好物”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向世人展现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传统文化,让民族地区在网红经济时代大放光彩。
网红电商,有效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奔小康——
广西灵山“巧妇九妹”甘有琴,利用短短1年多的时间,从普通农妇摇身一变成为拥有200多万粉丝、年入千万的网红,带动乡亲加入电商行业,助力家乡脱贫致富;
四川阿坝的何瑜娟,开通抖音账号“嘉绒姐姐阿娟”,推广虫草、松茸、牦牛肉等土特产,2018年销售总额超过300万元,2019年定点帮扶500户贫困家庭;
湖南城步副县长刘书军,通过淘宝直播账号“城步芝麻官”,为城步品牌代言,以“政府+直播”的新模式,让苗乡文化旅游及绿色产品深受网友追捧……
网红电商,有效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苗族手工艺人潘仕学,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制作银饰的过程,短时间内吸粉数万,不仅自己成为了网络空间里的“网红银匠”,而且引来众多游客前来苗寨“打卡”;
一场极具土族特色、包罗所有青绣元素的主题大秀——“彩虹的嫁衣”,在东方卫视全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中一经播出,瞬间引来万众瞩目,“青绣”这个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从“指尖上的艺术”渐渐转变为“指尖上的经济”;
正如国家级满族刺绣非遗传承人孙艳玲所言,短视频平台是一个流动的博物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网红电商,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95后的蒙古族姑娘乌音嘎,在西瓜视频开通账号“草原印象锡林郭勒”,将草原文化和风光传播出去,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了解民族文化;
贵州“浪漫侗家七仙女”,把侗家传统文化和村寨生活日常以短视频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们了解黔东南侗寨原生态的非遗文化;
青藏高原的野生虫草、吉林查干湖的胖头鱼、新疆的葡萄干、内蒙古的牛肉干、云南的普洱茶……源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土特产在电商平台上展示售卖,编织成一幅生动的风味中国版图。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际,我们特别策划本期“网红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主题报道,旨在通过解读国家政策、企业带动、“网红”现象来呈现蓬勃发展的网红电商,进而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民族地区借助网红经济着力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壮丽图景。
2020年,中华民族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全国各族人民信心满满。
让我们一起探寻“网红”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奥秘!
文/本刊记者 金向德
责编:江凌 制作:古丽斯坦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