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诗画共同体
大运河流淌的美妙音符
发布日期:2023-07-14

4、清_江萱_《潞河督运图卷》,绢本设色,41.5x68_(8).jpg

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水路交通大动脉,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等串连起来,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吸纳、融汇,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大运河文化。运河沿岸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就充分体现了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


繁忙的漕运带动了大运河沿岸经济社会的发展兴盛。大运河开通之后,沧州、济宁、临清、徐州、镇江、无锡、苏州、杭州等著名的槽运口岸和商业都会很快布满了酒楼、茶肆、书馆、戏院等,歌舞升平,热闹非凡。诗人白居易就曾这样形容唐代的杭州城:“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明清时期,山东临清市也是“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特别是江南运河段,河流、湖泊交错,水上交通发达,孕育了以运河为基础的江南民间传统音乐,各种戏班、乐社及民间艺人大都通过水路四处“巡演”。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年以船为家,沿着运河水系,一路漂泊。每到一处,或者直接在船上搭台献艺,或者到岸上的茶馆、酒肆去卖艺。因此人们常把这种艺人称作“江湖艺人”,把他们到各地卖艺谋生称作“跑江湖”。


商贸的繁荣还丰富了沿岸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为运河沿岸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源自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妈祖,因为大运河航运而成为了内河水神,沿岸不少城市如天津、临清、苏州、太仓等地都建有供奉妈祖的天妃宫或天后宫。妈祖还与“泰山娘娘”碧霞元君逐渐融合到一起,使原本与水神信仰没有关系的碧霞元君,也因此被封作“永护漕河福德神”。同时,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也带来了各种民俗活动,运河沿岸各类寺庙云集,各种酬神赛戏活动常年不绝。明代末期有部时事小说叫《梼杌闲评》,其中谈到当时临清市的天妃宫每年立春时都要举行庙会,届时有50多个戏班子轮番上演各种戏曲,而且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社火表演,可以想见其热闹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旧时著名的天津皇会每年都会吸引数以百计的香会组织参加,仅天津法鼓会,有名的就有东园法鼓会、西园法鼓会、大觉庵金音法鼓会等七八家,此外还有秧歌、旱船、什不闲、跨鼓、太平鼓等多种音乐表演形式。可以说,每一次酬神赛会活动都是一次民间乐舞、戏曲、曲艺等的大汇演。香会组织在庙会上争奇斗艳,各显神通,为吸引观众、赢得声誉,这些民间艺人往往煞费苦心提高技艺,进行艺术创新,无形中成为助推这些艺术发展的巨大动力。著名的《天后宫过会图》就描绘了清代天津天后宫庙会的盛况。


宋元以后,宫廷教坊乐舞逐渐式微,民间音乐进一步发展。戏曲、曲艺、小调、俚曲、清曲、丝竹乐等音乐形式,不断发展成为主流的民间音乐。理所当然,大运河也成为了一条促进各地区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交融、创新发展的通道。


流行于山东南部的“鲁南五大调”就与苏北地区的“海州五大宫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山东聊城地区的“驾鼓”乐舞,据说就是乾隆帝乘龙舟沿京杭运河南巡路过此地,船工模仿宫廷乐舞的演奏方法而产生的。山东梆子的形成,也是明清时期山西、陕西客商带来的秦腔与鲁西南的平调及鲁中地区的莱芜梆子相交融,进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


八角鼓原是东北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清代,八角鼓传到了关外,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曲艺形式在北京地区广为流传。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则扩大了八角鼓的传唱范围,并且形成了各地不同风格的八角鼓艺术,如内蒙古八角鼓、河南大调曲子、兰州鼓子、济南八角鼓、聊城八角鼓、济宁八角鼓等。


自明代中叶以来,城镇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一些劳动小调也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发展成为城镇里的歌曲。运河沿岸的劳动小调,最典型的当属运河号子。该音乐形式从运河航运的生产活动中起源、发展并传承,沿岸各地都有风格各异的运河号子流传,如通州运河号子、沧州运河号子、聊城运河号子、武城运河号子、济宁运河号子、台儿庄运河号子等。


通过大运河,中国传统音乐实现了“北乐南传”与“南乐北渐”,只不过在每个历史阶段表现侧重不同。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西域音乐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并对隋唐音乐产生重要影响,当时“北乐南传”表现较为明显。唐宋以来,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一带在经济、文化上日益领先全国,其音乐文化也渐次辐射到其他地区。明清时期,“南乐北渐”更为明显。


昆曲的“南北合套”,是将“北乐南传”与“南乐北渐”融为一体的典范。宋元时期,北方杂剧逐渐衰落,产生于江苏昆山地区的昆曲逐渐流行,并与各地民间音乐相融合。明代万历年间,昆曲以苏州为中心渐次向北扩展,于万历末年传入北京,并成为明清时期影响最广的声腔剧种。昆曲有北套与南套之分,北套继承了元杂剧、北曲的特点,音乐体裁属曲牌体,较多地吸收了北方说唱艺术的元素,如诸宫调、市井叫卖声、小唱等;南套则是在南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韵以江浙一带语音为准,声调婉转柔和,其渊源是唐宋大曲和宋词。而随着昆曲在全国范围的蓬勃发展和广泛流传,原有的声腔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戏剧情节发展的需要,故昆曲艺人在原有的南套、北套基础上互相借鉴、融合,形成了“南北合套”的演唱形式,这种形式的最终完成就是通过大运河来实现的。


大运河也是我国“同宗民歌”传播与发展的通道,民歌《茉莉花》便属于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全国有上百种变体,甚至流传到国外。《茉莉花》的曲名原为《鲜花调》,这种曲调在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江浙地区。仅江苏一省就有多种《鲜花调》和《茉莉花》流传,而且在扬州清曲、扬剧、南京白剧、锡剧、徐州琴书等戏曲及曲艺形式中也有流传。《茉莉花》沿京杭大运河演变成了形态各异的《茉莉花》民歌,在全国10多个省市传播。山东安丘地处鲁运河的南段,地理位置更靠近苏北地区,因此这里的《茉莉花》旋律和江苏六合的《茉莉花》有更多相似之处。从传播谱系来说,安丘《茉莉花》是六合《茉莉花》的第一次变体形式,而更靠北一点的山东邹平《茉莉花》是在安丘旋律基础上的第二次变体。再向北一点的河北南皮《茉莉花》,则是在邹平《茉莉花》旋律基础上的第三次变体形式。也就是说,江苏六合《茉莉花》在沿着大运河北传过程中,呈现出了旋律逐步嬗变的发展轨迹。


总之,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大运河带动了整个运河沿岸地区民间音乐的交流交融,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特征,为中华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者:翟风俭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03期

编辑:张昀竹 贾天粒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