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和爱奇艺微尘剧场同步播出。作品改编自新疆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讲述了怀揣文学梦想的女孩李文秀回到母亲生活的阿勒泰牧区,与当地牧民互帮互助、相互影响、彼此成就的温暖故事,再现了草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各族同胞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动人场景。今年3月,《我的阿勒泰》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成为首部入围该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该剧自开播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第一集在央视播出当日,登顶同一时段收视第一名。在吸引大量观众的同时,得到了众多文艺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好评。本刊从中撷取一二,以飨读者。
《我的阿勒泰》剧照(爱奇艺供图)
希望“黑走马”成为流行舞
艾克拜尔·米吉提(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后,反响很热烈,手机上也经常能刷到宣传片段和幕后花絮。剧中,各族群众在同一片土地上交往、生活,美丽的风景和团结交融的生活场景,让很多观众萌生了去阿勒泰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
目前的阿勒泰正是回暖的时候,高山牧场开始融雪,花草复苏。游客冬季去滑雪,夏天可以去享受高山草甸、森林河流。
相信这部剧的热播,将会在带动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家李娟从个人视角切入当地牧民的生活,自然有一些局限。但文学作品不是包罗万象的,每个作家都有各自的局限,我们要允许作家有局限。而且,哈萨克族的读者,比如我,即使看出了某些局限,也不会很在乎。因为李娟的文字和感情是真诚的,她把自己一开始的好奇、试探、隔膜,以及想要融入的心情,都真实地写了出来。
文学是艺术之母。有了好的文学,才会有好的剧本;有了好的剧本,才能拍出好的影视作品。李娟淳朴本真的文字,来源于她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这些文字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传播力进一步增强了。通过镜头语言,更多人感受到阿勒泰的美好,并被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深打动。
一部文艺作品,如果不能打动人心,就容易看过即忘。《我的阿勒泰》不仅风景动人,角色也动人。剧中人物来自不同民族,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大家和睦相处、美美与共,仅这一点就能够打动观众。
另外,剧中不仅主要演员演得好,配角和群众演员也表现得很好,表演都很到位、自然。剧中人物不时蹦出几句“疆普”和哈萨克语,这一点也很新鲜。我看到花絮里一些演员讲述幕后故事,比如学习哈萨克语、学习牧马技巧等等,这些都是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尊重、相互融入的体现。
剧中有一幕是女主角李文秀和好友托肯等人在草原聚会上跳舞,她们跳的是哈萨克族传统舞蹈“黑走马”——哈萨克语是“卡拉角勒哈”,“黑走马”这个译名还是我当年翻译的。
“黑走马”可以是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可以是健身操、广场舞……随着剧集热播,这个古老的舞蹈也许会成为流行舞。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会留下独特的文化符号。比如1960年代上映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其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现在仍常唱常新、深入人心。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亦是如此。我希望“黑走马”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能与热剧《我的阿勒泰》相伴而行。
如今剧集已经收官,很多人通过这部剧对新疆、对阿勒泰、对哈萨克族有了新的认知。这种认知很重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正是需要文艺工作者通过文学、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不断把人与人的心拉近。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一瞥 视觉中国供图
久违的自然感 如老友久别重逢
李京盛(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给人一种久违的自然感:人物和故事,都从大自然中走来;环境和景物,也完全是纯天然的原样。观众仿佛尝到了一口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粮食,让人咀嚼到了一种天然谷物的醇香。
没有精心搭建的造景、没有靠灯光营造的氛围,更没有强情节、快节奏、多反转的人造戏剧元素。大自然是人物的舞台,人在自然中自在地生存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草原、河流、山峦、羊群、马匹与人的生存状态,水乳交融地构成和还原了一种原生态关系。
散文化的表达,也让观众获得了一种随性而自由的观赏心态。这样的观剧感受,或许在内心深处已沉睡许久,《我的阿勒泰》将其唤醒,就像遇到了久别的朋友,有着些许的欣喜和意外。
突破单边叙事 民族影视的创新作品
牛颂(中国民族影视艺术发展促进会艺术总监)
对于《我的阿勒泰》这样的作品,我和大家一样,已经盼望很久了。并且,这对民族影视作品的创作具有创新示范的意义。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以往表现不同民族之间共同生活、心灵交流的好作品并不是太多,且大多以单边叙事为主。感谢《我的阿勒泰》,展现了天高地远之中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各族同胞的和睦和谐。因此,这部作品完全可以作为拓展、深化民族影视创作的样本来讨论。
没有印象中的程式化 心生不期而遇的感动
戴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这是一部别致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展现了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生机勃勃的夏牧场,不时挂在天边的美丽彩虹,牛、羊、骆驼悠然游走,淳朴的哈萨克族牧民……作品将自然质朴的阿勒泰牧区带到观众眼前,展现出大自然的静谧有力;从乌鲁木齐黯然返乡的少女怀揣着滚烫的写作梦想,在萨伊汗布拉克不经意间感受到了爱与生活的滋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质朴的亲情自然流淌……《我的阿勒泰》摒弃了程式化,让人心生不期而遇的感动。
轻盈而细腻地触摸人生
牛梦笛(《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
《我的阿勒泰》的镜头语言就像一首散文诗,蓝天、白云、草原、骏马还有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淳朴、善良、坚韧,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我们仿佛能够通过镜头触摸到那里的风,感受到那里的阳光,听到那里的河流在歌唱。
剧中的故事呈现了生命的探索过程。主角李文秀在大城市中遭遇坎坷,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寻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另一种可能。跟随她的视角,我们得以细腻地触摸阿勒泰草原的风情。
现实题材短剧叙事美学的跃迁
李红艳(北京日报副刊部主任、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人与自然,和合共生。小人物命运,大时代生活。
在四时更替中,在牧场流转中,《我的阿勒泰》展开了一幅最原生态、最简单态、最虔诚态的生活画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自律,在影像构筑的吉光片羽中隐现。
剧中人物,行走在酸甜苦辣的人生历程中,于困苦中隐忍,在困顿中希冀。而这也恰是中国人品性中重要特质之一,便是温良、向善、坚韧、敬畏。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5期
综合自新华网、《中国新闻》报、国家广电智库
文:本刊综合报道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