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后汉书·耿弇列传》记载:“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耿恭疏勒之事”指的是东汉初年匈奴反叛汉廷,在天山以北的戊校尉所在地——金满城(今吉木萨尔县境内)戊校尉耿恭誓死保卫城池的故事。
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去世,章帝即位。就在此时,北匈奴出兵,同时还挑动西域的龟兹、焉耆反叛。史载,匈奴攻城时恰逢暴风雨,耿恭所率士兵以强弩“随雨击之”,匈奴军队大量伤亡,金满城才暂时解围。由于朝廷未能及时向西域派出增援,此时的耿恭虽然暂时击退匈奴,但仍孤立无援。他知道匈奴不会就此罢休,于同年五月弃金满城,转移到不远处的疏勒城,即今昌吉州奇台县的石城子遗址。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为有效管辖西域,在西域戍军屯田,并建亭障、烽燧等,逐步构建起严密的军事和行政管理体系,其中在天山北麓设置军事重镇阻碍匈奴人南下的铁骑同样是出于这种战略考量。东汉明帝时,汉军大败匈奴,并在伊吾屯田,第二年复置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陈睦官拜西域都护屯驻轮台,耿恭任戊校尉屯驻金满城,关宠任己校尉屯驻柳中城。这三城互成犄角之势,有道路可以互相通联,并与伊吾遥相呼应。
公元75年,耿恭被迫从金满城撤退后,屯驻柳中城的关宠是耿恭唯一的援军,且疏勒城与柳中城之间有乌骨道、萨捍道两条道路可以通联,在这种情况下耿恭向东撤退至疏勒城后再南下与关宠会合是最理想的选择。据此推断,疏勒城应在金满城以东的天山北麓一带,这也正符合了汉朝营建疏勒城的目的:屏障金满城,加强对匈奴的防御。
通过以上疏勒城保卫战的历史背景还原并结合调查结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子遗址进行了连续5次的考古发掘。石城子遗址地处天山山脉山前丘陵地带,北面为低矮的陡坡,东、南临深涧,唯西面与麻沟梁坡地相连,地势较平缓。涧底麻沟河自南向北绕遗址东侧而过,此河流与《后汉书》记载的耿恭从金满城东撤途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中的“涧水”完全吻合,是印证石城子遗址即为汉疏勒城的直接证据。
疏勒城遗址的东侧为城址区,西侧为手工业作坊区和墓葬区。城址依山形水势修建在崖体上,地势北高南低,颇为险峻,易守难攻,十分符合“得地形”的战术考量。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为内、外二重城,外城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北城墙和西城墙用夯土砌筑,东边和南边则以天险为屏障,另在北城墙上建角楼、马面等附属设施。全城最高点在东北角,居其上则周遭动静一览无余。城门仅一座,建于西城墙中部,为大过梁式单门洞结构。内城依托外城的西、北城墙而建,是当时居民主要活动的区域。城址外围另环绕有护城壕,整体来看具有明显的军事特性。
石城子遗址中主要出土了建筑材料、生产生活类用具、兵器和五铢钱币,都具有明显的汉代工艺风格。其中的瓦当云纹图案更是体现出强烈的中原审美色彩,清晰指证了遗址的年代为两汉时期。
“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后汉书·耿恭列传》)。抚今追昔,通过考古发掘,我们不仅以科学严谨的发掘成果实证了石城子遗址就是汉代疏勒城旧址,更是以毋庸置疑的事实深刻阐释了汉王朝倾力经略西域的自信和坚定。
文:田小红
作者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