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的杉木林海 彭泽良/摄
在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盆地过渡的地带,连绵起伏的武陵山脉被郁郁苍苍的杉林覆盖,高山深谷间的大小河流交织汇聚成翠绿如翡的清水江。清水江畔,有我国著名的“杉木之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
青山似锦,清水如屏。锦屏是林业大县,杉木种植历史悠久。自明清时期形成以杉木贸易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发展方式后,当地苗、侗、汉等各族劳动人民经过500多年的探索,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以人工营林技术为支撑、“林粮间作”为生产模式的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正是锦屏各民族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凝聚农耕文化智慧的结晶。这种生态智慧不仅在历史传统里延续,在乡土文化里蕴藏,还在锦屏人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里传承。2020年1月,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丰富了南方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又一次擦亮了锦屏的这张“绿色名片”。
那么,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其中蕴含着中华先民怎样的生态智慧?锦屏各民族又是如何共同传承发展这一系统的?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记者就此采访了吉首大学人文学院陈茜博士和罗康隆教授。
记者:锦屏县人工杉木栽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林粮间作”也至少存续了300年之久。那么,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为何得以形成发展、传承至今?
陈茜:明代以前,清水江流域世居各民族过着以刀耕火种为主、采集狩猎为辅的生活。当时,先民们怎样也想不到清水江流域的生态与生计很快将发生一场巨变,而促使巨变发生之地竟是千里外的帝都京师。
因明代兴修京城皇宫急需大量优质巨木,而当北方的楠木、杉木等优质资源枯竭之时,山高林茂、久未开采的武陵山区就成为了皇木采办的核心区域。锦屏的杉木品质优良、远近闻名,其外观通直、纹理优美、蕴含香气,具有质地细腻轻韧、日晒风吹不易变形、耐腐力强等特点,是建筑和器具制造的上等原料。
明代中期开始,朝廷就派遣要员深入锦屏等地,专门负责采办巨杉。一棵棵刻着“皇木”字样的巨木,顺着纵横交织的清水江流域“漂”出深山峡谷,被千里迢迢地运到京城用于修建宫殿。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知名专家苑利教授曾有过如此的评价:中国之美在北京,北京之美在故宫,故宫之美在其建筑,而故宫建筑材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来自锦屏。
可以说,故宫之美中有锦屏凭添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清水江流域的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到皇宫,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水运条件以及朝廷强力的推动,使得木材商品经济逐步在这一地区兴起。由此,带动了以锦屏等地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持续数百年的木材贸易大潮,沿江两岸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锦屏,在清水江木材贸易发展起来以后,一方面要植树造林生产木材,另一方面因山多田少粮食不足而向山要粮,于是引发了林粮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勤劳智慧的先民便在新造的林地里利用幼林空隙套种小米、苞谷等旱粮作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林粮间作”的生产模式。
当时,这一木材贸易热潮不仅历时甚久,且规模很大。原本大多由本地苗族、侗族等直接经营的杉木贸易,还吸引了湖南、江西等地的人前来租地栽杉种粮或参与木材贸易。正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得以不断传承发展。
锦屏县平秋镇富库村孟伯自然村 彭泽良/摄
记者:作为锦屏人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林粮间作”的农业模式的转变,蕴含着当地民众怎样的生态智慧?
陈茜:生计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需要本土生态知识的创新与发展。锦屏县适用于修建皇宫的优质巨木属于稀缺资源,如果只砍不种则迟早有资源殆尽的一天。为确保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的持续兴盛,各族先民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林粮间作”知识体系。
清代《黔南识略》中就对这种以杉木为核心的“林粮间作”知识体系有详细记载:“山多戴土,树宜杉。土人云:种杉之地,必预种麦及玉米一二年,以松土性,欲其易植也。杉阅十五六年始有子,择其枝叶向上者,撷其子,乃为良,裂口坠地者弃之,择木以慎其选也。柯矣。”可见,聪慧的先民早早地总结出了这种本土生态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大智慧。
首先,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效益的兼顾。木材贸易虽给乡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杉木成材时间长、育林时段的粮食供给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不断尝试,杉农发现刚栽种的杉木幼苗之间还有较大空间,可以在其间种植几年农作物,两者生长互不影响。如此一来,便可在节省劳动力的同时,较好地解决林粮争地的矛盾,体现了“向山要粮,以短养长”的生存智慧。“三年锄头两年刀”,为保证杉树的健康成长,待幼杉生长完全郁闭后就要停止间种,并将幼林间的杂草砍除。随着“林粮间作”技术的完善与推广,这种林粮兼得的种植方式逐渐成为清水江流域的主要生计方式。
其次,形成了一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林粮间作”种植规范。乡民们发现锦屏与周边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杉木,为让杉树更快成材、质量更好,需要遵守先农后杉、坐火炼山、选苗移栽、杉粮间作等种植规范。例如,在杉苗种植早期的一两年里,要先在地里种植小麦或玉米。这种一年生的农作物被收割后,土壤中的根系会逐渐腐烂,留下的空隙会为后期杉苗的根部生长起到松土的作用。再如,在杉苗移栽后的3到5年里,利用苗间空地先种植较矮的小米、豆类、红薯、土豆等,待杉苗长高些再种植玉米等较高的农作物。这些明确的种植规范,体现了对耕地空间和日照能量的利用智慧。
再次,总结了一套快速成材的杉木种植与管理技术。至今,锦屏还有“女儿杉”的说法:“十八杉,十八杉,姑娘生下就栽它。姑娘长到十八岁,跟随姑娘到婆家……”一般而言,杉木成材需要大约20年,但锦屏人摸索出最快8年即可高质量成材的种植技术。例如,在杉苗移栽前先“亮蔸”,这样杉苗根部既不壅土也不接触杂草,能较好地抑制对杉苗有害的病菌滋生。
总之,清水江流域衍生出的杉木种植与管理技术是内涵丰富、技艺繁多的农耕文化代表,体现了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智慧,彰显了万物共生、和谐共融的生态理念。
锦屏杉树 彭泽良/摄
记者:杉木成为锦屏重要的经济作物以后,当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山地农林文化。那么,它呈现出了怎样的突出特点?各民族又是如何共同丰富和发展蕴含其中的生态文明理念的?
罗康隆:在武陵山区,苗、侗等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中就包含了自然崇拜。当杉木居于物质文化生活的核心地位时,人们对于树的崇拜也就达到了顶峰。这里的许多村寨都有一棵受人祭拜的古老神树,树种包括枫香树、樟树、槐树、杉树等。民俗节庆活动中,也多有祭祀神树的环节,在这天各族群众会一起开展活动欢庆节日。
集体祭树仪式期间,全村人都要起誓保护山林和一草一木,绝不乱砍树木毁坏森林。此外,乡民平时也会在神树下诚心祈祷,把红布条系在树枝上寄托心愿。
相对于这一神化视角,当地文人对杉树的描述多了一丝人文气息。清代学者龙绍讷所著《杉君子传序》赞美道:“夫所谓其性直,其品端,其节坚,其材美者,莫杉若也。”在与兰、莲、菊、竹对比之后,他认为杉树才是当之无愧的“君子”。随着“杉君子”的人文形象的树立,清水江流域的道德典范形象更加具体,并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效仿。
对杉树、对山林的尊崇与保护,逐渐成为锦屏乡民的重要共识,构成了世代流传的环保理念,这在位于锦屏县河口乡的乾隆年间的“文斗六禁碑”上早有体现。碑文规定的“两禁”便直接与杉木密切相关。“禁:不俱远近杉木,吾等所靠,不许大人小孩砍削,如违罚艮(银)十两。”“禁:四至油山,不许乱伐乱捡,如违罚艮(银)五两。”由此可知,当时关于杉木的村规民约,男女老少皆须严格遵守。并且通过立碑、寨老口传等方式,告诫子子孙孙要不忘祖训,把护树的款约世代相传。
在从事混农林生产生活过程中,锦屏各民族还形成了“锦屏林业契约”,被后世称为“锦屏文书”。其内容包括各类山林、田地、房屋、宅基地权属买卖以及林木植造、管护、经营等的契约,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诉讼、调解裁决文书,家庭收支登记簿册,乡村民俗文化记录,官府文件,村规民约,族谱,等等。锦屏文书被认为是黔东南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各民族生态智慧和生态理念的宝贵遗存,也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字字千金”的契约精神和诚信文化。
此外,锦屏当地流传有大量关于保护树木的歌谣。如广泛流传的《劝人护树歌》,其唱词为:“大云遮天,古树护寨。大云遮天天不旱,古树护寨寨无灾。人在凡间别坏心,好好栽树要成林。风吹雨打都不怕,日后自然好遮阴。我们吃穿靠树林,好好栽树要成林……”诸如此类的民间歌谣、谚语俗语,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态观念,为培育良好社会风貌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至今,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仍然是锦屏及其周边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对于传承保护、创新发展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民众作出了哪些有益尝试?
罗康隆:由于清水江流域被划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当地早已不再以木材经济作为支撑产业。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锦屏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中积极探索有效路径。
一方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要求,在铜鼓镇重新打造100亩的杉木种子园,恢复传统造林工艺。另一方面,加快国储林项目建设步伐,规模化培育大径级材杉木。全县规划建设国储林总面积34万亩,总投资38.67亿元,覆盖全县15个乡镇、74个行政村。目前,该项目已完成15万亩,其中平略镇永宁村、令冲村作为典型范本,充分运用国储林林业生态和林木资源优势,以传统的“林粮间作”技术管理杉林,套种钩藤、紫珠、百合、黄精等药材,待杉木成材后由政府统一收购,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影响力不断扩大,锦屏县乃至清水江流域的杉木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特色品牌塑造、知名度提升、文化内涵发掘、产品价值增长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气象。尤其是锦屏县着力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做足“国储林+”文章,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和观光旅游业,“点绿成金”助推林下经济振兴,蹚出了一条具有锦屏特色、生态优先、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路子,正向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迈进。
如今,锦屏杉木产业的价值早已远远超过了木材贸易,一条包含杉木生产与加工、农业文化遗产教育与体验、生态文化旅游等内容的复合型农业文化精品产业之路越走越宽。走进杉木之乡,在领略杉海美景之时,更可以深切感受到各民族数百年来创造发展的杉木文化之美、生态智慧之美和民俗风情之美。而那些当地的优质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无不飘逸着淡淡的杉木清香,充溢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厚重底蕴与极大魅力。
俯瞰青山绿水中的锦屏县敦寨镇亮司村 中新社 杨晓海/摄
记者:青山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锦屏各族人民携手同心,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感谢两位带我们“遨游”杉木林海,探访如诗如画的锦屏。祝福锦屏!
(该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西农业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成果之一)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8期
受访者:吉首大学人文学院 陈茜 罗康隆
采访者:本刊记者 王孺杰
责编:龙慧蕊 兰彩玉(实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