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从“弱鸟先飞”到头鸟领飞——福建省宁德市乡村振兴探访录
发布日期:2024-01-02

      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是精准扶贫重要理念的孕育地和实践地。在这里,他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推动“四下基层”,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不懈奋斗,致力于摆脱贫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里留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族同胞的深情厚谊。从连家船民上岸到畲族村民下山,从“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到“我的心系着畲族人民”……字字千钧,寄托着伟大领袖对各族群众的深切关怀。

微信图片_20231228095041.jpg

宁德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秀丽风光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厅内,一件畲族女子凤凰装熠熠夺目,引人驻足。凤冠霞帔,畲族同胞自古以来便有着深深的凤凰情结。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作为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处闽东地区的宁德市,书写了涅槃重生的动人故事——

      茶园碧波万顷,脐橙金柚飘香,道路四通八达,群众笑颜如花。难以想象,这里原是以落后著称的“老、少、边、岛、贫”地区。

      牢记嘱托,不负使命;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这些年来,宁德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挂钩帮扶,弘扬“闽东之光”,以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为目标,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文化赋能、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之路。

      时代的宁德,宁德的时代。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从“弱鸟先飞”到头鸟领飞,宁德的沧海桑田、山乡巨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绝佳范例,更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生动实践。

      闽东大地话丰年,山海交响谱新篇。幸福的歌不停,幸福的茶更香,幸福的路就在脚下。


下山、上岸:不同的起点 奔赴幸福的终点

      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曾住着茅草和土坯房,又矮又黑又潮湿。重重大山像一道道屏障,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

      他们,家连着船,船连着家,被称为“连家船民”,从前过着“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的日子,漂泊江海,居无定所。

      因为“造福工程”,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如今漫步在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满目绿野田畴,一派生机盎然。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让人仿若置身于水墨画中。门前溪流潺潺、屋后绿意盎然,饭店、茶馆、文创特产店等散布其间,游客身着色彩艳丽的畲族服饰,秒变畲族“佈妮崽(小阿妹)”。眼前这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山村,就是“中国扶贫第一村”。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 18户畲族同胞贫困的生活状况。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开发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自1988年6月调任宁德地委书记起,习近平同志就倾力推动包括赤溪村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致富,下决心通过移民安置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百姓因为自然条件局限无法脱贫的问题。1994年8月至1995年4月,下山溪村22户村民搬进新居。随后的20多年间,共有12个自然村350多户村民整村搬迁到了新村。迎来新生活的村民在新居贴上“造就一番新天地,福到万家颂党恩”的对联,“造福工程”因此名扬四方。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时指出,“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成为赤溪村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赤溪紧抓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机遇,加快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样板村,朝着闽东特色乡村振兴“样板村”目标大步迈进。

      安居与乐业并重,“搬得出”还得“稳得住”“有事做”。2016年,赤溪村通过村企合作,成立旅游投资公司,立足本村特色资源,大力培育发展独具优势的竹筏漂流、白茶产业、溪鱼文旅、青草康养和溪境民宿。

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四月四”凤凰节举办畲歌会

      “每到周末,全家老小齐上阵都忙不过来。”42岁的畲族村民钟丽眉正在自家民宿换洗床上用品。20年前,她们一家5口住在大山深处破旧的土房子里,靠种几块稻田为生。2004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家人搬迁到赤溪中心村,住上了200多平方米的4层新楼。2016年,她家又利用闲置房间开起了民宿,生意红火。

      “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干劲越来越足、腰包越来越鼓、精神面貌越来越好!”赤溪村党总支书记吴贻国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2022年,赤溪村全年共接待游客27万人次,全村经济收入达6591万元;村集体收入25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

      在山民下山的同时,闽东大地也吹响了“连家船民”上岸造福工程的号角。

      对于连家船民江成财来说,风平浪静的月圆之夜曾是他海上生活为数不多的美好记忆。

      32岁之前,江成财一家三代的生产生活都在一条长7米左右、宽约2米的小船上。与村里其他船民一样,他们祖祖辈辈以讨海为生。

      所有的改变,都始于1997年。

      那一年,江成财一家搬迁上岸,富裕安宁的生活由梦想照进现实。

      1997年开始,宁德先后实施两轮“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三年内,江成财的家乡——宁德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建房339幢,全村511户2310名船民全部搬迁上岸。为帮助村民度过“搬迁—上岸—定居—生活”适应期,各级政府扎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包括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等。

      与下岐村党支部书记陈凌一道,记者走进村内的“海鲜一条街”,这里曾是渔民旧棚户区,如今整条街车水马龙、商铺林立。据陈凌介绍,该街一期工程总用地1300多平方米,集参观体验、海鲜交易、加工、采购和出售为一体。建成当年,下岐村集体收入就增加了83万元。

      郑秀梅是街口一家海鲜酒楼的老板娘,她告诉记者,海鲜从海边运到酒楼,只需要20多分钟,旅游旺季时酒楼日均营收能达到2万元。

      近年来,立足海洋经济,下岐村发挥传统渔业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商贸服务、建筑装饰等产业。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特色品牌“下岐鲜”已经在全国“走南闯北”,许多村民从事海产品加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里持续打造的“益岐成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项目,已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团中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工作示范性项目。通过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帮扶、培育直播带货人才等方式,村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家乡产业发展。陈凌就是一位有志于家乡建设的返乡大学生。

宁德福安市下岐村发展新型鱼排养殖

      父辈“上岸”,青年返乡。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成了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坚实依靠。全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上岸前的不足千元增长到如今的3万多元,实现了从搬上来、住下来到富起来、靓起来。

      “过去一家老小都在船上,谁能放心出门工作?如今搬上来了,就要好好奋斗。”上岸后,凭着敢拼敢闯的精气神,江成财在建筑行业站稳了脚跟,前段时间还前往莆田市参加一项工程的开工仪式。谈起事业,他眼里有光,即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正是他梦想的蓝图。

      畲民下山、“连家船民”上岸,作为宁德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率先在全省实施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近30年来,累计完成自然村或行政村搬迁3000多个,新建或续建规模集中安置点1000多个,帮助40多万各族群众圆了“安居梦”,成为名副其实的造福工程。

      不同的起点,却奔赴相同的终点。这一站,叫幸福。


四进坦洋、七进坂中:四下基层 挂钩帮扶聚合力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在宁德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村口,网红打卡点“遇见坦洋”茶饮店内人流穿梭不停。

      “除了坦洋工夫茶饮品外,我们还销售茶香包、茶具等多款文创产品,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茶饮营销模式。”返乡大学生、茶饮店负责人陈香雪告诉记者。

      步入坦洋村,千亩茶园绵延起伏,绿意盎然;长街两旁,茶行一字排开,茶香飘溢;古民居、古茶行、廊桥、祠堂等清代古建筑,诉说着古老茶村的悠久历史。

宁德福安市坦洋村风光秀美

      这个位于宁德福安市社口镇的古村,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坦洋工夫的发源地。1915年,“坦洋工夫”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远销欧美。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因茶而兴的坦洋村却没有因茶而富、因茶而强。

      1988年至1990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挂钩坦洋村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四进坦洋,推动摆脱贫困和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坦洋村要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放大坦洋工夫红茶的品牌效应,增加村集体收入。1989年,宁德地委发出“闽东学三洋”通知,坦洋人响应号召,发出“闽东学三洋,坦洋要当领头羊”的响亮口号。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福安市委始终将坦洋村作为“四下基层”的示范点,不断探索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的坦洋村拥有茶园4900多亩,年产茶叶400多吨。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3.1万元,村集体收入达52.25万元。“坦洋工夫”红茶重焕生机和活力,其品牌价值达46.41亿元。

      为推动“四下基层”成为常态、发挥长效,宁德建立了“一书记三大员”制度,选派567名驻村第一书记、518名乡村振兴指导员、1200名科技特派员、268名金融助理员,下沉一线开展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宁德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冯坚就是其中一员。

      懂技术、会经营,驻村两年多,冯坚已成为小有名气的“茶专家”,带着村民们做起了“一片叶子”的大文章——

      多方筹资修建茶山机耕路,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各族茶农生产困难;筹资500万元改造装修村里的闲置小学校舍,打造茶叶技术综合培训中心;投资约300万元建成村集体茶厂,扩大生产规模;注册“情意坦洋”商标,提升品牌知名度;发展电商直播,拓宽茶叶销路……“四下基层”让干部群众“双向奔赴”,汇聚成闽东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1990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坦洋村留下了“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的一段基层交接佳话。清茶、叙话,创新的基层交接正是一次“四下基层”的生动示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作为其最初受益者、不懈践行者,35年来宁德书写的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故事中,始终蕴含着“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和实践密码。

      10月30日,福建省以“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助力民族乡村振兴发展”为主题的第21期“同心·半月座谈”会在坦洋村举行。座谈中,大家交流了挂钩帮扶工作的经验做法,并就进一步促进民族乡村振兴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将“四下基层”融入到民族工作中,切实聚焦民族乡村振兴发展所需所盼,不断推动党员干部深入民族乡村一线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见实效。

      坂中畲族乡是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的民族乡联系点。到任宁德不久,他就挂钩扶贫坂中,并曾“七进坂中”,尤其关心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脱贫致富。

      谈起福安市坂中畲族乡长期受益于挂钩帮扶工作,从贫困乡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乡的蜕变,乡党委书记林鸿庄格外激动。她介绍说,省科技厅、福州市马尾区政府挂钩帮扶坂中乡以来,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25年来,挂钩单位及省市财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6000万元。2021年启动第六批挂钩帮扶以来,两家帮扶单位更是重点扶持了坑下蔬菜基地、彭家洋畲药种植、汤洋脐橙基地等项目,帮助畲乡在产业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福安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局长兰发清表示,“产业是民族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治本之策和源头活水。民族村的振兴要坚持产业振兴为要,致力产业造血富民强村。”

      仙岩村坐落于葱郁秀美的仙岫山上,山路虽蜿蜒,但路面平整,两旁不时有多彩的浮雕文化墙。如今山光水色的诗情画意,在上世纪80年代却只意味着闭塞崎岖,村民出行极为不便。福安—穆阳公路等的通车,农业生产步道的建成,成就了村民们的“至远方”,这里也是坂中乡打造的仙岩—彭家洋—仙岫山休闲旅游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路难”变身“快车道”,回忆中的土房也变成了宽敞整洁的小楼。村民雷木英和老伴住在200多平米的三层小楼里,20多年前从山上搬迁至此,依靠种植八角丝瓜和养殖禽类实现脱贫致富。村里焕然一新的榕树广场更是为村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生活越来越好了,每天都觉得幸福满满。”雷木英老人笑容满面地说。

日新月异的宁德福安市坂中畲族乡

      谈起村里的发展变化,71岁的老支书周松清情不自禁以一首畲歌抒怀——“全国面貌焕新颜,我们摘掉贫困帽,齐心协力奔共富。”2022年,全村特色产业八角丝瓜种植面积达200多亩,村人均收入达2.58万元。今年,“善行福见·情满畲乡”助推少数民族共同富裕项目也在仙岩村启动。

      坂中的蝶变,正是宁德通过挂钩帮扶民族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这些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在开展“双挂钩”机制的基础上,宁德率先推动建立由市领导挂钩9个民族乡,其他领导、部门、企业挂钩民族村工作机制,基本实现民族乡村挂钩帮扶全覆盖。

      薪火相传、一以贯之。从“四下基层”到“挂钩帮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闽东干部群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宁德的“传家宝”,也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已经成为打造共同富裕“福建样板”、加快建设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福建窗口”的重要举措。


文化赋能 生态宜居:绘就“诗和远方”新宁德

      11月4日,由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和宁德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传播闽东之光 建好福建窗口”研讨会在宁德市举行。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厅长兰明尚在致辞中表示,“闽东之光”和“福建窗口”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等主题开展研讨。

      研讨会期间,部分与会者参观了由宁德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山海宁德·福籽同心——畲·纹样2023国际创意设计作品展”。该展荟聚了200多幅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创作的创意作品,旨在推动民族文创产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畲族艺术家兰作掇是此次设计展的发起人之一,他还有另一个“官方”身份——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兼北山村畲族文创园负责人。

      走进北山村的文创园,民族风情的纹样茶具、抱枕等品种繁多的文创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据介绍,该文创园已开发文创产品400余件,其中“畲乡物语·畲族元素畲蓝功夫茶具套装”荣获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兰作掇告诉记者,他们的文创产品除了游客采购和线上渠道外,还加入了福建省高速公路沿线的“驿家购”平台,2022年销售额达120万元。

      直播销售文创产品,也是北山村探索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子。前不久的直播首秀只进行了1个小时,便成交500单,销售额1万多元。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脐橙、地瓜粉、笋干、蜂蜜等,也纷纷出现在直播间里。村民们还组建了直播小团队,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展示乡村美景,带动产业发展。

宁德蕉城区北山村开展直播助农

      长期以来,宁德始终牢记嘱托,把传播“闽东之光”,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举措,充分展现了闽东多元交融的特色文化和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宁德市穆云畲族乡虎头村村民吴庆波便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今年村里举办桃花节,他家20亩果林仅水蜜桃一项就收入40万元,全家人在家门口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

      “虎头村已连续举办12届桃花节。每年有数十万游客慕名而来,仅2019年桃花节就带动周边农特产品销售1000多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树灿兴奋地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环境是底色。近年来,宁德坚持在乡村风貌塑形上下功夫,以生态高颜值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展开行动,包括穆云乡在内的一大批乡村环境治理持续提升。

      青山绿水间,穆云提笔落墨,掘金“美丽经济”。

      从单点培育到整体推进,穆云乡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桃花源里”虎头村为中心,串联溪塔、玉林、南山、咸福等村,建设桃花长廊,打造白云山水人家、福穆线两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三月三”文化节、桃花节、刺葡萄采摘节……一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吸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

      “农业是穆云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旅游则是乡村经济迅速腾飞的引擎。”乡党委书记倪惠萍介绍说,近年来,穆云在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极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在宁德市霞浦县半月里村,以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桃花源记”正稳步书写。龙溪潺潺、古树参天,修建于道光年间的举人府、秀才院等古宅讲述着村寨的古老时光。

      背靠状元顶,前为笔架山,始建于清代的雷氏宗祠古朴雅致,梁架错彩描金,成为半月里最为吸引游人的景点之一。令人注目的是,宗祠内除了供奉着半月里畲族雷氏历代先祖灵位,还供奉着一位汉族官员张良弼的灵碑。

      村党支部书记雷丽丽给我们讲述了这段“畲汉一家亲”的动人故事。《霞浦县志》记载:“张良弼初莅任治尚严肃,既而威惠并施,陶民淑士,弊除利举,邑无冤狱,去之日民皆泣送。”张良弼到福宁州任知州后,聘请半月里的雷志茂为衙内的地理师兼事文书,助理州内事务,两人感情甚笃。雷志茂的后代遵从其遗愿,在其去世后,将州主张良弼灵位供奉宗祠中。

宁德霞浦县半月里村举办“两岸一家亲 闽台亲上亲”活动

      今天,“民族生根血统亲,畲汉结谊情更深”的牌匾依旧高悬,这段知遇之恩、畲汉情融的佳话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作为第一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点和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半月里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客,更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向往地。路边由村民经营的摊位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乌米饭、金灿灿的柚子、饱满多汁的脐橙,香气扑鼻,处处甜蜜。

      在村中的农家乐,我们遇到了正在拍摄制作56个民族系列短视频的自媒体人吴晗伟和邬布彭措,他们将拍摄的第一站选在了半月里村。两个年青人激动地说,“这里历史悠久、景色美丽、文化多彩,不虚此行!半月里值得被大家看见”。

      来自荷兰的埃尔文夫妇则对村里的畲族民间博物馆深表震撼,这里珍藏有堪称中华文化符号的龙杖、明清时期的瓷器等千余件文物。“这里的美食很好吃,建筑非常美观。从半月里可以领略到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埃尔文感叹说。

      近年来,半月里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山水资源,开展古民居保护性修缮,建设完成步游路、广场、民俗馆、长廊等基础设施,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明星村”。如今,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1800元提升到了2万元。

      福籽同心,同绘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宁德大力弘扬“闽东之光”,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保护传承闽东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茶文化、海洋文化等,深入实施“十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打造乡村特色民俗文化品牌,着力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魅力乡村。同时,创新文化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带动新兴文化产业快速成长、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已形成以福安“数字+文创”、福鼎“白茶+文旅”、霞浦“摄影+民宿”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吸引人才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不断注入乡村,赋能乡村振兴。

宁德蕉城区北山村新貌  许鑫/摄

      从摆脱贫困到实现全面小康、接续乡村振兴,从“老少边岛贫”到“多抱几个金娃娃”,在宁德这片希望的热土上,“弱鸟先飞”写下强与弱的辩证法,“滴水穿石”昭示快与慢的哲学论,“四下基层”浓缩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论,“挂钩帮扶”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闽东事,天下理。秀美的家园,奋斗的姿态,绿了的山头,富了的农家,不断书写着逐梦山海的动人故事。宁德的乡村振兴,已经被历史置于更宏大的时空坐标中,共同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实践、美好前景。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11期

文:本刊记者 许鑫 王怡凡 通讯员 刘冬

责编:牛志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