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的内蒙古草原,2023年阿鲁科尔沁旗游牧文化节启动仪式“游牧记忆”大型行浸式畅揽活动正在进行。一场颇具规模的迁徙展演,将人们带回到祖国北疆大草原的游牧时代。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红山文化发源地赤峰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向西辽河平原过渡的连接地带。农牧交错、生物多样的生态优势,为牧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及生产生活必需品。居住在这片草原上的牧民世代承袭传统游牧习惯,并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浓郁的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2014年,以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草原为核心区,整合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干浩特林丹汗王呼图克图宫殿遗址、罕庙、根丕庙等历史文物的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6年,阿鲁科尔沁草原被列入全国200个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2022年,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经过无数岁月的四季轮替,阿鲁科尔沁草原的牧民至今恪守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传承和发扬着区域特色文化,按时休牧轮牧、逐水草而居,与自然和谐共生,逐渐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草原畜牧业现代化之路。阿鲁科尔沁草游牧系统,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贡献给世界的文化财富。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一瞥 杨伟东/摄
阿鲁科尔沁草原上的“阿鲁宝木巴”
“江格尔的宝木巴地方,是幸福的人间天堂”。
在我国三大著名史诗之一的《江格尔》的描述中,阿鲁宝木巴是勇士们居住的地方。那里有着美丽富饶的自然环境、和谐安宁的生活氛围,是众人向往的理想家园。
其实,阿鲁科尔沁草原就是现实中的“阿鲁宝木巴”。据相关古迹遗址和出土文物实证,5000多年前阿鲁科尔沁旗境内就有人类从事狩猎和游牧生产活动。在当地的黑哈日河、西拉沐沦河、乌力吉沐伦河和欧沐伦河等流域,先后发现了古住宅遗址、红黑色彩陶罐、石碾子、石犁杖和石斧子等,属于红山文化的一部分。这里也曾是东胡、匈奴、乌桓、鲜卑等部族游牧狩猎地,后历经唐、宋、辽、金、元至明、清,皆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栖息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蒙古族一部迁徙游牧于此,始名“阿鲁科尔沁”。
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这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农林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复合生产体系,主要分布于阿鲁科尔沁旗最北部的巴彦温都尔苏木,地域范围包括伊图特、乌兰哈达、宝日温都尔、珲都伦、查干温都尔及塔林花等6个游牧核心区,美丽的达拉尔河、苏吉河及海哈尔河穿流其间,总面积达500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约100万亩。这里的草原畜牧业为牧民提供奶、肉等食品以及皮毛制品;以聚居地附近的耕地为核心构成的种植业为牧民提供蔬菜等补充性食材;以农牧过渡区域的森林为核心构成的林业为牧民提供良好生态等,构建了一个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生态链条。
无疑,作为“中国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游牧系统、中国传承原始游牧文化的活化石”,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稀缺且珍贵的。
由于地处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阿鲁科尔沁草原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显著,使得当地牧民按照四季气候规律一直游牧在这片神奇的草原。到目前为止,核心区依然保留着内蒙古乃至全国罕见的区分冬春营地、夏秋营地“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活方式。每年3月1日至6月15日,核心区实行季节性休牧。在此之外的放牧期,游牧民通过骑马移动放牧的方式合理利用水草资源,以保证草场肥力不退化,成为了人畜与草原生态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牧业和生态牧业的典范。
可以说,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草原游牧系统的挖掘和保护,延续和发展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知识体系,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动植物多样。现有草类植物640余种、野生维管束植物665种,鸟类87种、哺乳类动物33种。还有昆虫类、爬行类、蜘蛛类、苔藓类、真菌类、地衣类等多种类型生物,其中很多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这里的森林和灌丛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局地小气候,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净化空气等功能,通过截留降水、增加地下径流,有效减少了土壤流失,维持着游牧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天然的依存关系,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形成了游牧民族“崇尚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理念,讲求“以人为本、取物顺时、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敬天爱人、守望相助的精神气质,已经深深融入草原各族群众的血脉。
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
逐水草而居 享现代生活
进入新时代,牧民们过上了网络科技与传统游牧相结合的生活。蓝天、白云、草原、河流、成群的牛羊,一件件代表了纯净、绿色的特色畜牧产品被快递物流运往全国各地,一派天地和美、万物兴盛的景象尽在眼前。
如今,为更好地保护、建设这一草原游牧系统,阿鲁科尔沁旗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发展中传承”的原则,本着“产业融合、原生游牧”的理念,完成了草原游牧系统规划,着力推动文化传承、产业转型、品牌塑造等促进乡村振兴。
为此,阿鲁科尔沁旗成立塔林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管护中心,设置6个管护点,招录草原生态管护员,制定相关制度,实现了游牧核心区视频监控体系全覆盖,切实提高了游牧区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坚持联动联建,保障牧民转场的同时对草原游牧系统夏营地实行临时通行证通行制,实行限制性封闭管理,严格审批过往车辆,有力地保护了游牧区原生性生态环境。针对夏营地,科学核定游牧核心区适宜载畜量,推迟游牧出场时间,逐年减少牲畜进入头数,让游牧系统实现休养生息、自然恢复。截至目前,核心区已达到草畜平衡要求。针对冬营地,对沙化草原进行系统治理、恢复植被,有效地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环境。
加强游牧区保护建设,出台《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保护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明确游牧区保护内容、责任分工、开发原则、经费保障等工作任务。通过对游牧区草场测算,科学核定出场牲畜数量,确保草畜动态平衡。
创新传承理念,加强与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交流合作,向世界展示阿鲁科尔沁的神奇美丽,提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今,牧民的游牧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进入冬季,相比于以前顶风冒雪放牧,如今牧民都在各家的冬营地盖房子定居了。而且,家家户户都有农用车或摩托车,外出更加便利快捷。放牧方式也由雪原放牧变为以圈养为主、放牧为辅,还可以随时通过视频监控棚圈牲畜的情况。
2019年7月,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阿鲁科尔沁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旗里将长期为对方供应畜牧产品。这标志着阿鲁科尔沁旗优质产品正在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市场前景广阔,必将进一步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
欢聚纯净草原 畅揽游牧文化
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阿鲁科尔沁牧民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游牧文化。草原那达慕、“男儿三艺”、祭敖包、民歌等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等,都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领略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奔放、勤劳智慧。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一瞥 白音查干/摄
为加强游牧文化的保护传承,阿鲁科尔沁旗编制了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传统游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仲夏新绿之时,阿鲁科尔沁旗游牧文化节又一次拉开帷幕。活动以游牧迁徙和“阿日奔苏木婚礼”为展演项目,对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文化习俗、生产生活、知识体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充分展示。
这是阿鲁科尔沁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全旗上下一心倾力打造原生态游牧草原品牌,举办庆祝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游牧文化节系列活动,搏克大奖赛、草原音乐节、中国热气球梦想天空季、2023中国柔道协会“阿鲁科尔沁杯”积分赛、2023“中国草都”首届公路自行车赛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广泛。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大草原,阿鲁科尔沁旗着力建设游牧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中国草原自驾游胜地,阿鲁科尔沁通用机场、集通铁路、303国道、G5511高速等早已把草原和祖国各地联系得更加紧密。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在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2期
文:黄金 特木热 本刊记者 哈布日图娅
作者黄金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特木热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委常委、副旗长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