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刻在石碑上的“最硬教科书”——蜀石经小记
发布日期:2025-06-17

       “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石经”是我国古代历朝中央政府在碑石上刊刻的官定儒家经书,为文明赓续作出过重大贡献。

       在我国历史上,儒家石经有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孟蜀广政石经(以下简称“蜀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乾隆石经等。其中,蜀石经为字数最多、刊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经注文达140多万字,前后经历约200年,共刻有1000多块石碑,堪称史上“最硬教科书”。四川博物院现藏有6块蜀石残经,书法优美,刊刻精整,为国家珍贵文物。

image.png

残存“蜀石经”拓片

       蜀石经始刻于后蜀孟昶广政元年(公元938年)。后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地方政权,位于四川盆地,都城成都。这里水土丰饶,且偏安一隅,较少发生战争,恰为蜀石经的刊刻提供了重要条件。而蜀石经的成功刊刻,离不开两个重要人物,即皇帝孟昶和宰相毋昭裔,君臣二人都十分重视文教、尊崇礼制。孟昶主政前期,整顿吏治,劝农兴教,后蜀经济文化得到快速发展。毋昭裔是一位文韬武略的谋臣,也是颇负盛名的刻书家,他不仅出资营造学宫,建校舍,还奏请孟昶下诏镌刻石经。

       蜀石经以唐代《开成石经》为蓝本。《开成石经》共有12部经典,后蜀终其一朝,仅刻完《孝经》《论语》《尔雅》《毛诗》《礼记》《仪礼》《周易》《周礼》《尚书》9部儒家经典,第10部《左传》只刊刻了近一半内容。宋仁宗时期,《左传》剩余部分以及“开成石经”中的后两部经典《公羊传》和《穀梁传》完成刊刻。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在12部石经基础上又增刻了《孟子》。这13部经书,后世通称为《石室十三经》。

       蜀石经首次将13部经书结集起来,促进了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形和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对中国儒学经典体系基本格局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不止如此,蜀石经的独特之处还在于经注并刻,即石上除刻经文外,还镌有双行注文,更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因此,不少人以蜀石经本为标准著书,如宋代学者朱熹著《论语集注》,用的就是蜀石经本。

       而“石室”,则指其刻成于成都府学文翁石室中,这与蜀中著名的“文翁兴学”相关。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文翁石室”,这是史书所见我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校长”。

       “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学风卓越、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汉书》载“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辞源》载“蜀地文风比于齐鲁”。千百年来,文翁石室虽几经更名,却校址不变,始终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

       如今,这座“文翁石室”便是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的前身。2019年,国家图书馆将《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赠予成都市石室中学,使“蜀石经”得以重回石室。

       绵延千余年之久,文脉不断的蜀石经与文翁石室等一起,被古代文人誉为“蜀学之盛冠天下而垂无穷者”,不仅被后世学子奉为圭臬,传诵千年,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诠释。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4期

文:吕静

作者为四川博物院典藏部职员

责编:张伟 魏来(见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