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边陲小镇 温和无言的烙印
发布日期:2018-05-30

  早在元旦,我就接到小学同学婷的短信:她要结婚了。那时,我已定好春节返乡计划,得知这个喜讯,我更加热切地盼望早点回去。


  20年前,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名为“托里”的这个边陲小镇,我和80多个孩子成为当地唯一一所小学的一年级新生。那届学生中,除了我这个哈萨克族、一个维吾尔族、几个蒙古族和回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是小镇里的汉族孩子。学生少,只够编成两个班。入学时我的汉语水平仅限日常对话,但与同学们相处没两个月,我就能与汉族同学比较流利地对话了。


  上学后,我常常被母亲唤去买菜,进了菜店,总能发现同班同学时而张罗客人、时而低头写作业的小小身影。镇上有很多内地来的打工者,他们除了在拾花季节采摘棉花挣钱之外,大多张罗了一门小生意。在菜市场租赁两间屋子,外间卖菜,里间作为一家人的卧室,是很多打工者最初的选择。他们中大多来自四川和河南,小镇里南腔北调也多是这两地的方言。


  婷的家就在小镇数公里外的兵团五连。因为离家远,她买了辆自行车,每天骑车往返学校,中午则花两块钱在学校食堂买点菜和馒头作为午饭。依稀记得婷的老家在四川,她总对我说起蜀地的绵绵阴雨。午后落了雨,她和小伙伴撑了伞走在石阶上,雨水滴滴答答,心头也湿漉漉——这是我后来想像的场景。那时我总趁着课间看武侠小说《笑傲江湖》,自然对四川生出无限幻想。


  我在小镇读到六年级,就赶上“疆内初中班”头一年招生。当时的我哪里知道“诗书传家久,勤俭继世长”这样的大道理,学虽日日上着,也不过是应个卯。我们呼啦啦地一群人去考,最后只考上了我一个。我去了新疆某市读书,而同学们大多升入小镇中学。我按部就班地求学,初中毕业又考上了“内地新疆高中班”,之后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从来没有细细探究过顺风顺水的命运从哪里启程。


  曾经,我和小学同学通过几封信,随后渐渐就断了联系。通过参加一场婚礼回望曾经的生活轨迹,与故人、故土发生一点联系,恐怕是最温和、最不伤感的回忆方式了。


  婷的婚礼在县城一家新开的酒店里举办。如果不身处其中,很难相信这场婚礼属于一个小镇少女。婚礼由婚庆公司操办,酒店被装饰得美轮美奂,主持人则是当地电视台的名嘴。除了改口、行礼的传统环节,交换戒指和结婚宣誓等新潮形式也被吸收进来,一切与我在北京参加的婚礼几乎没有两样。借助网络,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全国通用的“新传统”。


  不过,当新郎接过话筒说了一段话后,我终于还是发现这个边陲小镇在他身上烙下的独一无二的印记。这个印记属于小镇,属于异乡漂泊的孩童,并且还是“新疆式”的。


  他说:“小时候,我们刚刚从山东来新疆,我看着父母辛苦奔波着为我们谋取更好的生活,总是很心酸。后来,我认识了婷婷的家人,他们也经历了和我们一样的生活。庆幸的是,如今我们终于都过上了好日子。”


  大概这就是许多从内地到新疆来谋生的家庭的一个缩影,那些在春运火车上扛着行李奔波的人与我们并不遥远。他们是我们的朋友、同学或邻居。一个四川小孩和一个山东小孩跟随父母来新疆讨生活,他们在新疆逐渐长大、相识成婚,并且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疆人,继续在新疆平淡而又满足地生活下去。


  小时候,我总以为“内地”是一个地名,所有操着各地口音的人都来自这个叫做“内地”的地方。等我真正意识到内地是一个多么广阔的概念时,我已背着书包离开了新疆,完成了反向迁徙,来到婷所代表的“内地”。


  想象中遥不可及的地名,因为人们不断行走而产生了联系。


  大学毕业时,我和婷聊过一次天。那时,她职高毕业、考了会计证,在乌鲁木齐的一家公司做财务。我从北京飞回来,在她租住的小屋过夜。


  那天,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聊到了童年。我对一年级时的“转学事件”耿耿于怀。时值下岗潮,学校决定解聘部分合同工教师。我刚入学、汉语刚起步,老师担心我拖后腿而导致她被解雇,便找了我父亲商量让我转学。父亲为我的处境痛心,和她大谈“师德”,坚持将我留在了原先的班级。后来大半个学期,老师常常对我罚站、罚抄写,直到看到我期末成绩优异,才放下心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现在我完全能理解老师的行为——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对命运的挣扎罢了。第二年,老师还是下岗了,推了辆推车卖了十几年的冰棍,终于供女儿读完大学,去了女儿所在的城市。


  而婷则抱怨父母对她的忽视和学校里的不如意。她刚从四川到新疆,父母就做了包工头,离开家打工。刚入学、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她,常穿着不合身的衣服。老师总喜欢学习好、性格乖的孩子,不太搭理她,有时也训斥她几句。她为此很是责怪父母,又觉得在异乡漂泊的父母也无可奈何,种种情绪夹杂在一起,让她很是郁闷。后来,她成了叛逆的小镇少女,等我和她重逢,她在出租屋里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可我知道,在她叛逆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软、敏感的心。


  大学毕业以后,我和当年的小学老师聊起过去——他还和大家保持着联系。我是那一届学生里极少数考上重点大学的,其他80名同学里,大部分只念到了高中毕业,读完大学的寥寥无几。


  那时的我已不再年少轻狂,不会把学业顺利归因于自己的聪慧。我不禁想,如果当年我没有幸运地考上“内高班”、没读大学,我大概早已结婚生子,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在求学的历程里逐渐止步、走向了社会。人生的成败固然不能用学历来衡量,但是能顺风顺水地走过求学岁月,拥有一纸文凭,其实是小镇孩童最好的出路了。


  曾经无数个课后,我和同学爬上学校后面的沙丘,眺望远处牧人散养的驼队。小镇一览无余,破败陈旧的平房里只有学校一栋高楼。我们并不因为在这样颓败的小镇出生而沮丧,反而做着豪情万丈的侠客梦。班里一个女同学告诉我,她的老家就在河南嵩山下,在老家常能看到少林寺的僧人来来往往。她的家乡故事让我着迷,我对神州大地的幻想其实是这些“疆二代”同学带给我的。新疆是一个求同存异、多元和谐之地,南来北往的人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长大以后,我不知道同学中有多少人拥有了世俗意义上平稳、顺利的生活。就我个人而言,求学路走了十几年,辗转了祖国南北,才拥有了一份发达地区的孩子看来极其普通的生活。但终究,时代给了我们这样选择的自由和改变的可能。


  在婷的婚礼上,我看到小镇少年的志气。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往更好的生活走去,想拥有更加体面、更加从容的生活。


  “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了。”婷搂着女同学蓝,笑着对我说。看到我不解的表情,她解释说,她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脑溢血去世了,她的母亲和蓝的父亲再组了家庭。


  父亲去世以后,婷一直照顾自己读中学的妹妹。每当看到她事无巨细地关心妹妹、送妹妹去学习乐器和绘画、参加妹妹的家长会并且将妹妹的点滴进步发在朋友圈里时,我对她既理解又心疼。当婷搂着重组家庭的亲人时,她已经与自己的人生和解了。她完全理解和尊重母亲的再婚,并用行动表示支持。


  小镇的孩子虽淳朴,却绝不粗糙。那些寂寞、无人关注的青少年时期,他们早已摩挲了无数遍,对自己的人生有过无数次的思考。通过努力,婷摆脱了年少时的叛逆,努力帮助家人、提携弟妹,走向新的人生。


  我常常回想当年的小镇。小镇本就是外来人口汇聚之地,多数人为了谋生来到这里,同学们总是兴致勃勃地说起各自的老家。无论怎样,我们身上都留有小镇的烙印,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镇孩童。这种烙印并不尖锐,却带着温和无言的执着。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