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从澜沧江畔 到渤海之滨 ——“我的城市我的家”系列之八
发布日期:2015-09-27

罗开从.jpg

罗开从:男,37岁,拉祜族,原籍云南临沧,现居山东烟台。


山东省烟台莱阳市的一家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招聘了满、回、佤、布朗、傣、彝、拉祜、白等少数民族员工共计180余人。为改善生活,也为了自我价值的追求,这些少数民族远离故乡,来到渤海之滨,开始新的生活。

这家企业就是莱阳市著名的山东春雪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被山东省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在公司里,我看到了阅览室里的《中国民族》杂志;也是在这里,我遇到了罗开从和李岩快——两个开朗乐观的年轻人。

其实,罗开从和李岩块的家乡相隔甚远,从距离上看似乎算不上是真正的老乡。因为云南省临沧市行政区域面积达2.4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四个上海市的大小。罗开从来自临翔区马台乡,那里是东部澜沧江畔的一处秘境;李岩快则来自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属于中缅边境的阿佤山区。

我去春雪食品公司采访他们的时候,正值初夏,烟台天气已微微闷热。

我们等了一会儿,罗开从才从春雪第六种鸡场里走出来。

“真不好意思,我们已经封场一个多月了。种鸡饲养是无菌化操作的,要穿上特制的衣服。现在天开始转暖,细菌更容易滋生,我们这些种鸡饲养员每天都要洗两次澡,进场出场都要经过消毒。”

刚30来岁的罗开从,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已让他成为种鸡场里的“老人”。

5年前,在春雪食品公司工作的老乡回到马台乡,带上罗开从来烟台打工。马台乡坐拥29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全乡仅有24000多人口。他家在马台乡北边的南糯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每个村小组也就十几户人家。

马台乡以种植佛手香橼、茶叶及核桃闻名。罗开从打工之前也在村里种核桃,但是他不甘心只有这点收入。当地没有工厂,即便挣到了微薄的收入也根本存不上钱。烟台就不一样了,工厂林立,又遇上春雪食品这家愿意给少数民族员工提供培训、就业与保障的公司,罗开从终于能安心工作,努力挣钱养家了。

在罗开从老家,让拉祜族感到最体面的事情之一,就是娶上汉族媳妇。

“其实,我老家南糯村的汉族挺多的,但10多年前拉祜族要娶个汉族媳妇并不容易。值得骄傲的是,我妈妈是汉族,我也娶了一个汉族姑娘。”罗开从高兴地说道,“看到别人出去打工,我很羡慕。我的姐姐、妹妹都跟着别人去上海打工了。后来,姐姐嫁了个上海建筑公司的技术员,儿子考上了警察,现在一家人生活得特别幸福。”

一开始,罗开从也曾犹豫过,在种鸡场工作是全封闭的,一封场就长达三个月,一般不允许外出。把妻子一个人留在老家,觉得于心不忍。后来,罗开从就把妻子从老家接到莱阳打工,现在俩人每个月收入加起来能有9000元,每年能给父母寄两次钱回去。

罗开从有两个小孩,儿子13岁,女儿7岁,都在老家县城上学。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两个小孩成了“留守儿童”。这是罗开从心中最大的一个疙瘩。

“两个孩子都住校,每周回家一次,要走十几里的山路,非常辛苦。儿子可懂事了,他在家能照顾爷爷奶奶。我一直想把女儿接过来,我觉得孩子在父母身边生活会更幸福。”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学历太低,心里觉得很不踏实。我渴望学习,但老家当年村小招不到老师,我才上了几天小学,不到二年级就辍学了。所以我对孩子们的学习要求就很严格。”

罗开从现在对生活充满信心。他不但适应了种鸡场的工作,并且被评为厂里的年度优秀员工。“我喜欢在烟台打工,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如果春雪食品公司愿意雇我,我会一直努力工作下去。”


李岩快.jpg

李岩快:男,29岁,佤族,原籍云南临沧,现居山东烟台。


车子缓缓驶出种鸡场,我们来到了春雪食品公司的另一间厂房。腼腆的佤族小伙李岩快,顶着大太阳在楼下等着我们。

“领导说你要采访我?可是我不太会说话……”李岩快害羞地对我说。

春雪食品公司招聘了不少佤族员工,公司领导推荐车间里技术最娴熟的李岩快作为受访代表。

“你别紧张,就与我分享一下你自己的成长经历吧。”我试图让他放松。

李岩快黝黑的皮肤,浓眉大眼,笑起来有深深的酒窝,俨然一个小帅哥。85后的他少年老成,现在是厂里资深的机床操作工。

李岩快这个名字有点特别。他解释说,“岩”在佤语中是长子的排行,“快”是长子的名字。李岩快的父亲受过教育,年轻时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期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以,他的父亲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希望孩子们都能成才。“李岩快”是他出生时的佤族名字,但其实他有个更为汉化的名字叫作“李海想”。他说这是上学时父亲给起的学名,一般在生活中不用这个名字。小时候,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从村小考取了岩帅镇上的初中。家里供着三个孩子读书,父母在农村开杂货铺,月收入1000元左右——在当地,他家的经济条件算是好的。但家里三个孩子的学杂费负担过重,作为长子,懂事的李岩快念完初二就选择了辍学。为此,父亲好说歹说,劝他不要终止学业,最差也得把初中念完。李岩快对父亲说:“我是长子,长子有长子的担当。还是把学习的机会留给姐姐和弟弟吧。”

后来姐姐嫁到烟台,好几年没回家,李岩快也动了到烟台打工的念头。他的父母来烟台参加了姐姐这场3200公里之遥的婚礼,母亲哭了好几天,不愿意女儿嫁得这么远。

2002年,李岩快正式开始了在烟台的生活。2006年春雪食品加工厂招工,让李岩快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公司对他进行了一系列培训,把他从一个新手培养成了技法娴熟的机床操作工。

这个刚踏入职场的青年,也曾对前途充满迷茫与不安,期待着自己能更有作为。2007年,李岩快回到云南老家做传销,没过多久他意识到受骗上当了,在烟台打工时攒下的积蓄也荡然无存。

有段时间,李岩快想换个更优越的工作环境,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一番。听人说北京的机遇更多,所以他就想去北京工作。单纯的李岩快被人骗到河北廊坊的黑厂坊做工,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身无分文的他从廊坊走了三天三夜,累了就睡在大街上,一步步走到北京。

硕大一个北京,到处是招工的广告,吃苦耐劳的李岩快在北京西站对面的安保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差事,但两个月后他便坚持不住了。工作辛苦不说,“黑心”老板一分钱不发,还倒扣他工钱。说到这里,李岩快流下了男儿泪。

“那时我感到很绝望,北京冬天那么冷,流下的眼泪都结成了冰。我在街头流浪了三天,没钱吃饭,眼前就浮现出了春雪公司的食堂——那时我觉得自己真傻。走投无路的时候,我还是想到了春雪公司,于是我厚着脸皮给家里打电话借了200块钱路费,又回到了烟台。”

在2009年的一次招工中,李岩快重新回到春雪公司。这一次,他立志要好好干下去。一年后,李岩快被评选为“车间多面手”。很快,公司兑现了奖励——2010年,公司帮助李岩快报销了年假的机票钱——长这么大头一回坐飞机。

说到这里,李岩快开心地笑了:“坐飞机感觉真好!以往回家要坐4天火车才能到家,旅途太累了。我真希望能让家人们也能感受一下坐飞机的感觉。太感谢我的公司了!”

如今,李岩快已经非常适应车间的工作节奏,一个月到手的收入有4000元之多。每个月他都能存下一笔钱,然后给老家的妈妈寄去生活费。“2005年爸爸过世之后,妈妈一个人生活不容易。她还在我们老家做小买卖。妈妈对我要求不高,挣钱能够自己生活就好了。”

最近,李岩快又在春雪公司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的女朋友也是来自老家的佤族,两人感情很好。他们的梦想就是能够早点结婚,组成幸福的小家庭。

罗开从和李岩快,他们原本都是属于云南边境大山里的孩子。离开大山的怀抱,怀揣憧憬来到陌生的沿海城市务工,克服了饮食、气候、文化上的差异,渐渐熟悉了沿海城市的生活节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作为烟台市的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他们是幸运的。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