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九间楼乡,有一张充满爱的小摇床,传递在各民族家庭里,60年里陪伴了30名各族儿童长大。
现如今,这张带着全村三代人记忆的小摇床被陈列在九间楼乡农耕文化园的民俗馆中,成为400多件展品中的“宝贝”,承载着孩子们使用摇床的回忆,向人们生动展示中国新疆最普通的乡村里发生的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故事。
每一个前来参观游玩的人,都会驻足聆听摇床里充满温情、代际相传的感人故事,小摇床成为民族团结教育最温情的“教科书”。
小摇床陪伴30个孩子成长
59年前的夏天,九间楼乡詹家村的小木拉提呱呱坠地,爸爸托依别克为了迎接孩子的到来,早早的就精心准备好了摇床。木质的摇床,做工精细,色彩艳丽,带有民族风情的纹饰,贴心地留有孩子解手的孔洞,以及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小玩具。
近60年的岁月里,这张精心制作的摇床陪伴了汉、哈萨克、维吾尔、回等各民族共30个孩子长大
在那个年代,男人要在外面上工劳作,妇女大多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摇床几乎成了每个新生孩子家庭的必需品。妈妈总是轻轻地把小木拉提放进摇床,亲亲小脸蛋,唱起摇床曲: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把你放在摇床里
为你讲许多的故事
祈愿你健康成长
……
伴着妈妈温柔的歌声,小木拉提陷入甜蜜的美梦。解放了双手的妈妈就开始忙碌着家里的活儿。
时光荏苒,当年睡在摇床里的小木拉提,如今已经59岁。这个摇床又相继摇大了他的弟弟妹妹。
于是,托依别克家的摇床成了村里的“宝贝”。谁家孩子需要摇床了,托依别克都会慷慨地借出。就这样,你家用一年,我家用一年,这个精心制作的摇床在近60年的岁月里,陪伴了汉、哈萨克、维吾尔、回等各民族共30个孩子的婴儿时代。
海拉提给女儿阿鲁瓦·海拉提讲述摇床的故事
每个孩子用完摇床以后,托依别克都会在摇床上刻一个记号,30个记号记录了30个孩子的成长历程。
一张小摇床,结缘一家人
赵财富是托依别克的邻居,因为这张摇床,两家人结下了超越血缘的情谊。1980年7月,赵财富的爱人张宜秀生下女儿赵瑛,想借邻居家的摇床用。托依别克家8岁的儿子居来提把摇床送到了赵家,40年过去了,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张宜秀热情地留下他吃饭的情景,他亲切地称呼张宜秀为“张妈妈”。
这张小小的摇床也见证了另一段“母子情”和“兄弟情”。木拉提的弟弟海拉提和汉族双胞胎兄弟周海洋、周海龙都使用过这张摇床。
海拉提(左二)和周海洋(右一)搀着王具珍在路上行走
1979年初,海拉提不到一岁的时候,村民王具珍的双胞胎儿子出生。摇床被借到了王家,成了家里的“宝贝”,双胞胎有了摇床,让王具珍省了不少事。海拉提与周海洋兄弟因为年龄相近,又先后用过同一张摇床,慢慢地成了亲密无间的小伙伴。
周海洋(右)的拖拉机经常借给海拉提使用
1989年夏天,海拉提像往常一样找周家兄弟玩。王具珍看到海拉提大热天还穿着军绿色球鞋,橡胶鞋底不透气,海拉提的脚一块块脱皮,看着让人心疼。王具珍就从柜子里拿出一双新布鞋给海拉提换上。海拉提羞涩地脱去了球鞋,穿上了新布鞋,感受到了久违的舒适。从此,海拉提认王具珍当干妈。之后的冬闲时节,王具珍都会多做两双布鞋给海拉提。
如今,海拉提和王具珍这对并无血缘关系的母子亲情,在村里传为佳话,感染着周边的各族村民。
海拉提(左)给王具珍讲解吃药时的注意事项
在村民们朴素的情感认知里,孩子们儿时睡过一张床,邻居们自然就成了一家人。谁家打馕了,都会多打几个;谁家做了好吃的,给大家一起分享;大人不能按时回家,孩子们就住在邻居家里。摇床陪伴一代代儿童长大,民族团结成为了这些家庭的传统,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成为刻入灵魂深处的言行自觉。
30个睡过摇床的孩子们,长大后成为了医生、教师、工人、公务员、企业家等,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童年时的守望相助、手足情深,长大后转化为践行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行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九间楼乡詹家村,随处都能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的火热氛围,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理念深深印在村民们心中。
把摇床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海拉提给女儿阿鲁瓦·海拉提讲述摇床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乌苏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保护好农耕历史文化,2019年,乌苏市九间楼乡党委发动辖区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耕文化展品的抢救、征集和保护工作,在原中心学校校舍院内建成了占地4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园。
一张旧粮票、一座石碾子、一盏煤油灯、一个柳条笸箩……400多件老物件,唤起了陈年往事,也见证着村民们生活的变迁。在完成陪伴30个婴儿的使命后,托依别克把摇床赠给了九间楼乡农耕文化园,成为了最受人瞩目的镇园之宝。
2020年的一天,他们相约来到农耕文化园,认真抚摸着摇床上充满浓浓深情的道道印记。
“居来提大哥,你看这个记号是我的,我是1979年出生的,我今年42岁。”居来提的“好兄弟”周海洋说。
“木拉提爷爷,最后这个记号是我的吗?我今年4岁了,我妈妈说,我也睡过这个摇床。”大人和孩子的声音回响在展厅里,其乐融融。
托依别克深情地对围着他的30个孩子说:“孩子们,你们都睡过这个摇床,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要团结友爱,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美,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富强。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一张普通却意义非凡的摇床,跨越时间把三代人聚在一起,成为了最亲密的“一家人”。掌声、歌声、欢笑声,在文化园中响起,在新疆大地上久久回荡……
图文:中共乌苏市委统战部
责编:刘雅
制作·流程:张伟(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