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中国减贫史上的丰碑——新时代红色地标十八洞村的启示
发布日期:2022-11-29



22精准扶贫结硕果.jpg

过上小康生活的十八洞村村民 周建华/ 摄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再到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脱贫攻坚精神,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开展伟大红色实践的生动提炼,是推动我们党不断攻坚克难、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


脱贫攻坚精神,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凝聚着举国同心接续奋斗的坚强意志。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首倡地,是全国12.8万个贫困村精准脱贫的代表。十八洞村的脱贫实践是中国摆脱绝对贫困的一个缩影,其本身也已然成为新时代的红色地标。


树立消除千年贫困的里程碑


贫困一直是困扰中华民族的千年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向贫困宣战的伟大探索。这个探索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历史才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也从此按下了发展“快捷键”,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提升到2016年的8313元,仅用3年时间,实现脱贫摘帽,精准识别的1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33位村民全部脱贫。2021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20167元,短短9年时间,增长了12倍,村集体经济则由2013年的0元增加到2021年的268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八洞村作为消除千年贫困的里程碑,它的伟大意义在于,以此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事业的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减贫规模前所未有。同时,也标志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以解决,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得以实现。


打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脱贫的全新模式


增强内生动力,治贫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宣传动员,当地政府、基层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十八洞村村民达成一个共识:实现从救济性政策到开发性政策的转变,打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脱贫模式。把脱贫的主战场由外部逐步转移到内部,立足本乡本土条件,规划建设好山、水、田、林、路,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实现脱贫目标。


因地制宜,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十八洞村立足优质的水资源,引进“步步高”集团投资山泉水厂;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蜜源,打造十八洞蜂蜜等特色产品;立足苗族特色文化和非遗资源,成立苗绣合作社,发展苗绣产业和乡村旅游业;针对“山多地少”的劣势,探索实施“飞地经济”模式,在附近国家科技园区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设精品猕猴桃基地。


十八洞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脱贫的全新模式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巨大潜能,立地脱贫,大有可为。


提供具有可复制意义的精准扶贫新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经验要可复制、可推广”。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理念首倡地,从一开始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大胆探索、总结经验的政治任务。


精准识贫,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十八洞村通过制订精准扶贫贫困户识别工作细则,探索出贫困户识别“七步法”;通过制订“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统揽目标,探索完善脱贫认定“五状况评价体系”;通过执行驻村工作队“三个一”制度,全面掌握贫困户动态变化。


精准引领,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一是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抽调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熟悉当地文化习俗的年轻党员干部组成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二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帮扶,用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扶贫政策;三是自我帮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精准扶贫,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扶贫扶“根”,思想先行,十八洞村实行依法和依德治村双结合,开办道德讲堂,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激励群众自立更生;扶贫扶“点”,聚焦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户施策。


实践证明,十八洞村的这些做法,既具有本土特色又超出地域概念。紧盯贫困对象,动态掌握贫困人员的贫困状况,扶持措施跟着对象走、随着情况变,是贯穿十八洞村扶贫过程始终的基本工作方法;扶贫扶志,把蕴含在贫困群众心中强烈的脱贫愿望变成脱贫行动,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是扶贫工作的关键;在开发上走长、中、短三结合,种、养、加相统筹,开发和保护相协调,一、二、三产业相融合,是脱贫方略的一个全新理念;支部的战斗力是脱贫攻坚的坚强保证,只有建设好党支部,才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探索乡村振兴的高新实验区


近两年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八洞村又接续开展了诸多探索:


围绕产业“扩面提质+精深加工+网络销售”做文章。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面积过千亩,过去以卖鲜果为主,现在还生产销售果汁、果脯、果酱,致力打造十八洞村猕猴桃品牌;发展农村电商平台,鼓励产业能人、乡村网红成为农产品代言人,促进产业增产增收。


围绕文化“培根铸魂+纵深挖掘+立体体验”下功夫。通过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红色路线、精心制作红色宣传产品,把扶贫脱贫史作为党课内容,已吸引省内外共14万余人次干部群众前来参观调研;通过深入挖掘苗族传统文化内涵,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馆,让游客、研学团队身临其境欣赏苗歌、苗舞、苗剧,深度体验苗族蜡染、陶艺、苗绣等制作工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深干壮、枝繁叶茂。


围绕生态环境“颜值提升+功能升级”求突破。将本村的“人、文、地、产、景”等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全面展现十八洞村的“生活美、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人文美”;升级水、电、路、网、房和开展环境整治“六到农家”工程,实现水、电、路、房、讯、寨全面小康,着力打造“微田园”“微景观”“微环境”。


围绕人才“优质培养+全面聚能”鼓干劲。在育才方面,落实好国家实施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有关政策,定向培育农技人才、乡村教师和乡村医生。同时,发挥好科技特派员和“土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培育管理好人才队伍;在引才聚能方面,全力扶持一批本土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回乡助力。


成为展示中国制度优越的展览馆


十八洞村是我国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一个缩影。放眼世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板,贡献了中国智慧,也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首先,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规模之大、贫困分布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见,若不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目标便不可能实现。因此,14亿多人口的大国摆脱绝对贫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


其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和政府调动了一切可利用资源,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协同社会,打造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能。


再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扶贫,在扶贫中发展,更大外延和更多内涵的脱贫举措让精准脱贫的时代性特征尤为明显。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八洞村红色地标的价值是历史性的,更是时代性的;是湘西、湖南的,也是全国的;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文:贾霓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9期

责编:王孺杰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