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恩达遗址石棺葬出土小平底双耳罐图样
小恩达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市北边的昂曲东岸台地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1980年5月,当地群众在此搞农田建设时发现了此处遗址,后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8月至9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小恩达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工作,发掘了2个探方和1条探沟,发现3座较为完整的房屋遗迹、1处灰坑、5处窖穴和1座墓葬,出土大量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对该遗址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了解与认识。
小恩达遗址是西藏东部地区继卡若遗址之后,经田野调查和发掘的第二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中出土的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三者并存,且以打制石器为主,呈现出新石器时代特征,又显示出自身特性和典型性。小恩达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与西藏昌都卡若、林芝、墨脱、拉萨北郊曲贡村几处遗址的原始文化,以及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原始文化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小恩达遗址与卡若遗址分别位于昌都县的南北两端,相距17公里,均分布在河谷两岸的台地上。从发现遗迹和出土物来看,二者的文化特征基本一致。小恩达遗址出现的建筑遗存为木骨泥墙,早期为凹底形,晚期出现地面建筑,与卡若遗址的房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
小恩达遗址出土的陶片面貌也与卡若遗址中的陶器相似。陶质均系夹砂陶,未见泥质陶,纹饰以刻画纹、剔刺纹、附加堆纹为主。器型以罐、碗、盆为基本组合,多为平底器,无圜底器,不见三足器。虽器型较简单,但陶质细密、火候较高,反映出制陶工艺的高度发展。纹饰未发现卡若遗址中早期较繁缛的刻画纹和彩绘,却出现麦穗形剔刺纹、鸟纹、圈足纹以及陶质细密的磨光黑皮陶等,别具特色。小恩达遗址石棺葬出土的小平底双耳罐,其特点为双耳从口沿以下延及肩部,耳部刻划斜十字交叉纹。类似的器型在青海地区齐家文化墓葬中曾出土过。
小恩达遗址中出土的石器与卡若遗址相比,都是以打制石器为主,石核、石片基本相近。两遗址虽然都临近河岸,但未发现网坠、鱼钩、鱼标等捕鱼工具,说明两地古代居民都不食用鱼类。小恩达遗址的铲状器、钻、刮削器、石刀与卡若遗址的石器相同,长条形石斧、石锄头、半月形石刀是两遗址的典型器物,也可见于马家窑系统诸文化的遗迹中。细石器与西藏高原其他几处遗址发现的差异较大,数量由早期到晚期逐渐减少,反映出退化的趋势。
小恩达遗址与曲贡村、墨脱、林芝三处遗址有着一定的联系,其共同点是打制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陶器有手制的黑皮陶,陶器纹饰有刻画三角纹、锥刺纹、波折纹、附加堆纹、绳纹等。但这些遗址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恩达遗址不见渔猎工具、陶质均系夹砂陶;而曲贡村、墨脱、林芝三处遗址中发现两侧打缺口的网坠石器,属于渔猎生产工具;陶质以夹砂、泥质陶二者并存,说明当时制陶工艺已经比较发达。
小恩达遗址虽属于卡若文化范畴,但从遗址文化内涵来看,更具有明显程度的进步性。遗址中出土的铲状器、锄状器、石刀、石斧,反映出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石矛、重石以及大量兽骨表明狩猎劳动所占的重要比例,证明了小恩达的原始居民已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在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方面已体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反映了同一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其年代晚于卡若遗址。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小恩达遗址F2采集炭灰标本测定结果,年代应为距今3775年±80年。小恩达遗址的发现,扩大了西藏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范围,为研究西藏早期和黄河流域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健全完善卡若文化的类型和序列,都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文:祝铭
作者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4期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