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曾经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吐鲁番出土《千字文》小记
发布日期:2023-08-29

      《千字文》是我国传统蒙学读物之一,作者为南北朝梁代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当时,按照梁武帝的旨意,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了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命周兴嗣编纂成文。其通篇每四字一句,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结构整齐,对仗工整,琅琅上口。《千字文》一经出世,便被梁武帝当作教习诸王识字的模板。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搨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字,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

      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千字文》作为儿童识字类童蒙读物和书法练习模板,在全国广泛流行,并传播到西域地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巴达木等墓葬发现的大量《千字文》习作写本及残片,实证了源自中原的《千字文》在西域的流传。目前,新疆博物馆收藏有4件《千字文》残片。

图片_1_1.png

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千字文》残卷

图片_2_1.jpg

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千字文》残卷

图片_3.png

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千字文》残卷

图片_4_1.png

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千字文》残卷

      第一件为阿斯塔那151号墓所出《千字文》习字残卷,分为三片,各残存7行、5行、7行,遗憾的是每片均前后缺、上下残损。其书有“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数句,文句多有重复,推测为习书。该墓为合葬墓,男尸先葬,有高昌重光元年(620年)汜法济墓表及随葬衣物疏;女尸后葬,本件文书在女尸纸冠上拆出,依据同墓所出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残文书可知,其书写年代大致相差不远。

      第二件为阿斯塔那322号墓所出《千字文》,残存10行,前后缺、上下残,写有“日月盈仄”至“浮渭据泾”等句,中多残缺,无重复字。由同墓所出《唐龙朔三年(663年)赵海玖墓志》可知,本件书写年代应不晚于663年。

      第三件为阿斯塔那222号墓所出《千字文》,残存13行,每行均下残,所书“饱饫烹宰”至“徘徊瞻眺”等句,文句无重复。由同墓所出土纪年文书最早为唐咸亨二年(671年)、最晚为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推断,本件年代应在其间。

      第四件为阿斯塔那 316 号墓所出《唐〈千字文〉残卷》,残存3行,分别存留3个“张”字、5个“寒”字、4个“来”字。此墓出土载初元年(690年)后武周文书,有明确纪年者最晚为天宝十载(751年),此件当不晚于天宝年间。

      现藏吐鲁番市博物馆的《唐景龙四年卜天寿写本 < 论语 > 郑氏注》于 1969 年出土自阿斯塔那363号墓,长538厘米、宽27厘米,是唐景龙四年(710年)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年仅12岁的卜天寿所书写,内容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所注《论语》中《八佾》《里仁》《公冶长》三篇以及《为政》“何为则民服”章以下15行。卷末除了一处写有“景龙四年三月一日私学生卜天寿”的题记外,还写有《三台词》《千字文》和其他诗句。令人惊喜的是,这位少年还写下了两首充满童趣的打油诗:“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写书今日了,先生莫鹹(嫌)池(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论语》和打油诗获得世人瞩目的同时,卷末书写的一行《千字文》同样备受关注,目前残存“天地玄黄”至“寒来暑往”五句。

      此外,日本龙谷大学也藏有吐鲁番文书《千字文》残片 16 件,其中编号为 3590 号残片存 5 行,最后3行分别有“千字文勅”“员外散”“骑侍郎”等字样。

      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大量《千字文》残卷,均为唐代学童习书,有的往往一字重复书写,实证了自贞观至天宝年间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是西州学童普遍习诵及识字的范本。

      而在吐鲁番巴达木115号墓出土的一件高昌写本《千字文》残卷,其中的文书“叶”字不避唐讳,推测其年代为高昌时期。如这一说法准确无误,说明《千字文》在唐初至迟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平定麴氏高昌并设立西州之前,已经传到西域地区并广为流行。

      同时,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西凉建初四年(408年)的《秀才对策文》和北凉时期的《毛诗·关睢序》表明,甘肃河西地区尊崇儒家文化的风尚对吐鲁番等地影响深远。《北史·高昌传》记载,“明帝遣假员外将军赵义等使于嘉。嘉朝贡不绝,由遣使奉表,自以边遐,不习典诰,求借《五经》、诸史,并请国子助教刘燮以为博士。明帝许之。”“(高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吐鲁番出土的《诗经》《论语》等儒家典籍写本也证实了此类史籍记载。

      《唐故西州交河县唐君志铭》提及志主唐护祖唐谦、父唐明均为高昌王国的博士,子承父业,具有儒家文学素养,享有“门袭英风,代传文石”的美誉,表明吐鲁番出现了世代任博士的儒学世家,这也是迄今所见关于高昌王国经学博士的重要资料。由此可见,唐朝设立西州前,吐鲁番地区已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这为唐朝在西州推行与中原相同的教育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千字文》出现之前,新疆还出土过《仓颉篇》《急就章》等蒙学读物。而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蒙学教材中,以《千字文》的出土最多,说明它是唐代西州最为流行的官方指定蒙童教学课本,且与中原地区的情形基本一致。此外,据《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所列书目可知,吐鲁番还出土了《回鹘语<千字文>》《回鹘语汉语<千字文>》《<千字文>及回鹘文粟特语——回鹘语词汇对照表》等读物,这表明当时西域各民族都以《千字文》为范本推行蒙学教育。


本文系新疆博物馆馆际课题项目“彰显博物馆力量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孙维国

作者为新疆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张昀竹 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