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了解云南的人都知道,巍山古城是古城中的精品。至今,古城依然市井味十足,那些只有在小说中才能看到的市井民俗:老街,老巷,老宅,老铺子,老吃货,老牌坊,老城门,老城楼,以及泡茶铺的,打牌的,闲游的,看热闹的,做小买卖的,打零工的,旅游的……无不构成一幅难得一见的世象百态、市侩风情的古城风貌图。
活着的“文献名邦”
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公元649年,南诏始祖细奴逻在巍山建立了大蒙国,开创了南诏的基业。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滇藏段中重要的枢纽之地,600多年前朱元璋时代建城时的棋盘式格局得以幸运地保留下来。
从空中看下去,巍山古城犹如一方文印,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各有城楼,城中央的星拱楼(也叫文笔楼)恰如印柄。由于古城屡遭兵祸,加上年久失修,如今只有北边的拱辰楼和城中的星拱楼幸存下来。雄姿不减的拱辰楼两面“魁雄六诏”和“万里瞻天”的巨匾,无言地诉说着往昔的光荣梦想。
古街两旁是清一色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建筑,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瓦顶木架结构。楼的底层是小店铺:马具店、碑刻店、裁缝铺、补鞋店、中医堂、古董店、冥器铺、杂货店……朱红色的木门木窗,黑底烫金的招牌,小店主人悠闲地坐在草墩上,但不主动招徕客人,但你若有兴趣,哪怕摆明了不买,主人也会热情向你介绍。
漫步古城,只见青砖瓦房沿南北走向临街而建,古老的建筑,磨得光亮的石板路,每个细节都烙下讲不完的故事,每一次震撼人心的历史变革都留下了痕迹。在这里,揭去或镶上一片瓷砖,似乎就能掩盖一段时光。
美食
巍山小吃闻名全云南,数得出名字的就有10多种,只要胃还装得下,能让人从早吃到晚。清晨的小巷,雾气还未全部散去,石板路的两旁就支起了各式各样的早点摊,巍山米糕恐怕是其中最别致也最惹人爱的了。这样的一合小米糕,是古城人最家常的早点,特别是开春时候,用当季现采的青蚕豆煮熟磨细合在米面里,袅袅热气间,一合松松软软、泛着清新绿意的青豆小糕就蒸出来了,小糕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红糖,如同一个精致的工艺品,轻咬一口,满嘴生香。米的糯香,蚕豆的清香,还有红砂糖的淡香,一起在嘴里缓缓流淌。
小糕是日常甜点,扒肉饵丝则是巍山浓得化不开的一个情节。巍山本地人曾跟我们聊起过,他们一周7顿早点,吃5顿以上的扒肉饵丝也不会腻烦。巍山扒肉饵丝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完全源于其用料讲究,小膀、五花肉、火腿、阉鸡,还有上等大米舂的饵丝融汇成一碗,温软的银丝安卧在如白玉般散发香气的汤里。一天的好心情,一天的好劲头,就在这样的一碗小吃里得到了底气和抚慰。
巍山的一根面就更让人无比向往,光看着面条先被搓成拇指粗细的一长根,然后抹上香油一圈圈盘好放在盘子里就觉得稀奇,可实际要吃上面,手上没两把子力气还真没辙。一根面又叫做“扯扯面”,巍山的大厨拎起盘里的面索头,或抖或抻,面索越扯越细,长长的一根面,在大师的手里如风拂柳枝、银蛇起舞,玩面也能玩出艺术,再把火腿丝、五角星丝瓜、一窝蜂菌等炒烩成一锅汤菜,浇在面上,滋味美不可言。平常巍山人家做“扯扯面”时,全家人一字排开或站成一圈,每个人高高拿起面索头轻扯一下,递给另一个人,精于此道的主妇总是离灶头最近,一家人从扯到吃,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当然,像我们这样笨手笨脚的外地人是“扯”不出粗细均匀的面条的。稍不注意,整根面索“肝肠寸断”,只能引来哄笑一场。
把美丽穿在身上
世界上美丽的东西多如牛毛,有的美让你叹为观止;有的美使你流连忘返;有的美叫你赏心悦目……而巍山彝族妇女却把所有的美都穿在身上。走进巍山彝家山寨,那灿若云霞的彝族妇女服饰,以它鲜明的特色构成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把勤劳、朴实的彝家妇女打扮得更加婀娜多姿,格外引入注目。
巍山彝族自称“腊罗把”,是祖国西南边疆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和唐代樊绰《云南志》的记载来看,巍山是西南彝族的重要发源地,也是西南彝族服饰的重要策源地。巍山彝族服饰始于秦汉时期,定型于南诏时期,以后各朝都有发展变化。巍山彝族服饰从地域上划分,可分为东山和西山两大块,东山服饰突出红、绿两色,西山服饰以黑、白两色为主,并配以形式多样的银器和玉器等配饰,绚丽多姿,独具地方民族特色。巍山县彝族服饰种类多达上百种,形式多样,绚丽斑斓,各具春秋。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当生活在巍山的彝家汉子几乎被清一色的汉装淹没的时候,勤劳、朴实的彝家妇女却仍把美丽穿在身上,她们用多彩多姿的服饰,反映彝家生活的丰富内涵,显示着独特的个性和迷人的特色。这红红火火的服饰,记录着彝家妇女一针一线绣出不用文字记述的神话,绣出这个民族创世纪的史诗和悲欢离合的故事。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