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以桑治沙 “椹”好——探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农业系统
发布日期:2024-06-1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出了璀璨的农耕文明。

      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的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就是当地先民为适应和治理黄河故道的风沙问题而种植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

      夏津县的古桑树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最盛时期有5000多公顷,现保留面积400余公顷。千百年来,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与当地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构成了集农、林、牧于一体的农业系统结构,使其生态系统内的古树、沙丘、河流、村庄相得益彰、协调发展。这些古桑树群不仅保障了区域生态安全,而且为居民提供了食、衣、药、用等多种产品。2014年,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WechatIMG766.jpg


以桑治沙 集体智慧

      历史上,黄河多次流经夏津,又多次改道,每次迁徙后都留有故道遗迹。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所在地为东周黄河流经遗留下来的沙河地。早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于河南滑县决口,夏津县境内也形成了西南—东北向的黄河,行水长达613年。至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再次改徙他流,在此地留下一条故道。

      黄河故道的土地尽被沙压,水退之后尘土飞扬,且五谷不生,野无青草。同时,地下水位升高,在蒸发作用下,盐分向土壤表层集结,水去盐留,往往出现盐碱地。曾经的夏津黄河故道地区,“无风三尺土,有风半个天,关门盖着锅,土饭一起咽”。

      在生态恶劣、沙土贫瘠的条件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防风治沙的生态需求与发展农业的生活需求,当地先民“广植草木以祛风而固沙,种桑果兴蚕业而裕财用”,创造出“以桑治沙”这种鲁西北平原黄泛区防沙治沙的重要模式。当地著名的腾龙桑、卧龙桑等古树已生长了1000多年,其他古树的树龄亦长达数百年,足见当地人与风沙抗争的不易和顽强。而选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很突出的桑树广泛种植,则充满了智慧。

image.png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远眺

      桑树生力极其旺盛,根系发达,垂直分布根深可达4米,在干旱半干旱荒漠也能生长发育,且抗低温、耐高温、耐盐碱,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土功能。因此,桑树是北方风沙治理中的首选树种之一。在大量种植桑树的同时,为增强防风效果,防治病虫害,增加收入,人们又在系统内种植桃、杏、梨、柿、山楂等多种其他落叶乔木,构成稳定的群落结构。林下适宜农耕区,多间作地瓜、花生等沙地适生农作物;不宜耕作区林下为葎草等草丛植被,用于散养家禽。这种农林牧复合结构既控制了水土流失、维持了生物多样性,种桑养蚕缫丝也推动了当地的蚕桑文化和蚕桑产业发展。

WechatIMG772.png

      长期以来,夏津人还探索出了一套桑树“种植经”。用土炕坯围树、畜肥穴施、犁伐晒土,用油渣刷树干防治害虫,围堰平地以保水固土,用“抻包晃枝法”采收桑果,对起伏较大的沙地实行“小网格、宽林带”,对风蚀性耕地、平沙地采用“中网格、窄林带”,网格内实行果粮草间作……这些传统知识和适应性技术蕴含着丰富的生产经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可为现代农业提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先进理念。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举行,196个缔约方政府、20多个国际组织的正式代表约1400人出席大会。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官员介绍了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两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在防风固沙、荒漠化治理方面的经验,获得与会者的关注和赞赏。


故道古桑 千年传承

      蚕桑文化起源于中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桑产业的传播,孕育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这条连通亚欧的商贸大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交流,还成为沟通文化的桥梁,传播了中华文明。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见证了丝绸之路和蚕桑文化的兴起与鼎盛,也通过从“养蚕缫丝”到“绵、棉并重”再到“以棉为主”、从“叶用桑”到“果用桑”的转变,展现了先民在不同阶段通过选择遗产系统的不同功能实现与其所处环境协同发展的智慧。

      据《尚书·禹贡》记载:兖州“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夏津在夏、商、周时期属兖州之域。东周黄河故道形成至东汉末年,是故道地区桑产业逐步发展时期。此时黄河中下游区域特别是山东一带是我国蚕桑业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夏津人也选择了在黄河改道后留下的风沙地区种植桑树。

      三国至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蚕桑业在波动起伏中逐渐衰落,夏津黄河故道地区的蚕桑业亦受到影响。但战乱和饥荒也使得桑椹、桑叶成为了救命食物,某种程度上桑树资源得到保护,北方一些地方的桑林依然还很茂密。隋唐时期,蚕桑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元代中叶,棉花种植从长江流域扩展到黄河流域。由于棉花的生产过程比蚕丝简单,单位面积产量也较高,所以价格低廉。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很多丝织品被棉布取代、丝绵被棉花取代,北方地区的蚕桑生产再次跌入低谷。

      明代,夏津的植棉和丝绵已经各据半壁江山。据史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夏税“丝绵四十二斤六两五钱六分”,秋粮“棉花绒九十九斤二两”。嘉靖版《夏津县志》记载,永乐十年至嘉靖十年,夏津的贡赋都是夏税丝绵、秋粮植棉。而这本县志对桑果的记载,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还早几十年。

      明朝中后期,随着我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到了明末清初,植棉迅速取代了丝绵的市场,北方蚕桑产业萎缩殆尽。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夏津知县朱国祥出巡当地黄河故道时,见“沙漠荒凉,人烟凋敝”“地半沙滩,不宜禾稼”,于是要求“多种果木,庶可以免风灾而裕财用”。当地百姓遵照结合千百年来的治沙造林经验,仿照前人继续在沙地中种植桑树,以“果用桑”为主。相传黄河故道内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至20世纪20年代,夏津县桑树种植达到鼎盛,面积达8万亩。

      千百年的选育,桑树在夏津已由“叶用”变为“果用”。这种变化不仅见证了丝绸之路和蚕桑文化的兴衰,也充分体现了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农业系统的动态性和适应性,更展现出各族群众的生存智慧与主观能动性。

WechatIMG769.jpg

古桑树林银装素裹


古树新发 桑润千秋

      见证沧海桑田、承载厚重文化,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坚实的生存保障。

      数百年的古桑树,依旧根深叶茂,最高大的冠幅达10米。硕果累累的千年老树,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之外,年均产桑果800斤、鲜叶450斤。饥荒岁月里是食物,如今成了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惟其如此,桑椹被夏津农民称为“甜蜜果”。

WechatIMG135.jpg

千年古桑树

      近年来,夏津县依托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美丽的景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县域农文旅融合优势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新业态,重点推动黄河故道文化旅游体验项目,以文化体验廊道“夏津模式”打造文化“ 两创” 新标杆。同时,积极探索“民族团结+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坚持保护与发展并行,百姓与企业共赢,初步形成集旅游观光、果品采摘、休闲娱乐、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以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取得明显成效,“花开椹好石榴红”的民族工作品牌日益深入到各族群众心中。2023年吸引各族游客320万人次,农文旅融合产业在全县旅游产业的占比达60%,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每年五六月是桑椹成熟的季节,也是夏津的椹果文化采摘节举办之时。不同品种的桑树结出不同色彩的桑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桑树下采摘、品尝。“世界遗产地 千年古桑林”文化旅游品牌越来越亮眼,桑椹的价值也越来越高。

      多元化产品开发使得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利用桑叶、桑枝、桑皮、桑根、桑黄等研发的保健类药品、食品价值很高,桑椹酒、桑叶茶、桑叶粉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人们通过对古桑树群内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合,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紧密衔接,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了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这也使当地各族群众受益匪浅,同时更进一步认识到其重要性,积极参与到保护与发展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工作当中。

      生生不息,夏津“椹”好。故道古树的累累硕果,将继续哺育黄河沿岸各族儿女,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4期

文:刘某承 李好云

作者刘某承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好云为山东省夏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责编:王怡凡 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