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我们的城市 共同的家园——深圳、上海、南京城市民族工作略记
发布日期:2018-08-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当前,我国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1/3左右的少数民族人口常住在城市,全国20多个城市56个民族成分俱全,城市已成为民族工作的重要阵地。


  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上海,我国第一大城市;南京,素有“十朝都会”之称,开放、多元、包容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深圳市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李渊与少数民族群众_副本.jpg

深圳市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李渊与少数民族群众


深圳

“来了就是深圳人”


  深圳是移民城市,由改革开放前的小渔村,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如今,它不仅是我国最发达的沿海城市之一,而且还是56个民族齐聚的城市。


  目前,深圳拥有1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多年来,深圳大力倡导“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不断探索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模式,突出平等、多元,增强服务意识,千方百计地让少数民族融入城市。


  只有解决实际困难,才能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因此,如何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深圳开拓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2年8月成立的深圳市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正是本着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法律援助的宗旨而建立起来的。


  2016年初,青海省贵德县尕让乡千户村的回族村民法国林,经人介绍将全村190户村民采摘的59公斤虫草分四批卖给深圳市民罗某。然而,对方恶意拖欠货款232万元。无奈之下,法国林带领村民以静坐等方式,要求政府出面解决。


  工作站律师李渊接到此案后,耐心说服教育法国林等村民,劝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为村民们提供法律援助,协助他们向法院提出诉讼。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和审理,法国林及乡亲们的诉求得到支持,货款也追了回来。


  截至2017年4月,深圳市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共解答少数民族群众来电及现场咨询1800多人次,办理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案件126宗,为少数民族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回顾这些年为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的经历时,李渊律师说:“既然来到深圳,我们就是这座城市的一分子。应当树立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进城后,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对本地政策不甚了解等原因,会出现心理落差或其他种种不适应。深圳市温馨社工服务中心总干事张晋认为,城市的核心是人,唯有服务好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城市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引进社工特色服务,推动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是深圳组织实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一大亮点。


  为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高适应城市发展能力,深圳市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力量,以政府财政经费购买社工服务和岗位社工的方式开展群众工作。“少数民族心理咨询专线”“穆斯林家庭普通话小课堂”“少数民族儿童法律援助中心”等特色社工服务项目,已成为少数民族群众融入深圳的桥梁。


  “有事就找马强。”这是深圳市很多少数民族群众的一句口头禅。马强是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到深圳挂职的撒拉族干部。自2010年7月来到深圳后,他充分发挥熟悉西北少数民族文化、语言、人缘的独特优势,帮助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这些年,经马强处理的少数民族与深圳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不下上百件,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刚来深圳那年经历的一起纠纷。当时,由于房东提出房租每月上涨1200元,附加“如果续租还需额外付10万元喝茶费”的条件,让在深圳市南山区开拉面馆的回族群众感到十分不满。眼看双方矛盾愈演愈烈,闻讯赶来的马强把双方叫到一旁,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沟通。


  “大家从天南地北来的,相识在深圳不容易,如果没有房东的支持,拉面馆开不起来!深圳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平时大家都强调互相帮助,现在困难群众就在身边,为何不能拉一把?”马强的一番话,既得到了拉面馆老板的认同,又让房东感到不好意思。


  就这样,一场眼看就要爆发的激烈冲突,在马强的调解下平息了。最终,房东不收“喝茶费”了,拉面馆老板也同意房租每月上涨500元。这件事让深圳的穆斯林群众都认识了这位“来自家乡的少数民族干部”,并把马强当作贴心人。


  接纳和融入,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态度、情感和能力。让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的同时,还要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走进深圳市福田区园岭街道园岭东路与园岭八街,红岭中学北面、西面围墙上的“民族团结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由96面彩绘壁画组成的文化墙,尽显56个民族风采,不时引来市民驻足欣赏。


  广州美术学院深圳研究实践基地画家田辉勤是文化墙的主要设计师。2016年9月,田辉勤带领学生历时3个月共同设计完成文化墙。“改革开放以来,来到深圳的各族群众相处得十分融洽,形成了深圳人的概念。”田辉勤说,这是他创作文化墙的灵感来源。文化墙的出现,不仅美化了学校和社区环境,还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田辉勤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够通过文化墙,去了解民族文化,用友好包容的心态接纳来到深圳的各民族兄弟。


新疆籍学生与内地生一起上课_副本.jpg

新疆籍学生与内地生在一起上课


  哈萨克族学生唐纳尔·阿德力江就读于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来自新疆伊犁。刚上高一的他,已逐渐适应城市生活,并被现代化的城市魅力所深深吸引。他说:“这里有高楼大厦,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非常热情的老师和同学们。”


  学校是城市接纳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阵地。位于深圳东部坪山新城中心的坪山高级中学,2012年秋季开始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目前共有新疆籍学生320人,包括维吾尔、哈萨克等多个民族。“融班融宿”是该校促进各族学生相互交流的特色管理模式。在谈到来到内地上学后的变化时,新疆籍学生陈冰玉表示,内地生的知识结构丰富、想法新颖,这是最值得学习的地方。而深圳本地生左雅婧则表示,从直率、热情的少数民族同学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2017年1月13日,豫园街道来沪少数民族联络站迎春总结会_副本.jpg

2017年1月13日,豫园街道来沪少数民族联络站迎春总结会


上海

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特色服务品牌


  华灯初上,黄浦江畔人潮涌动。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地标性建筑高高耸立,灯火通明的夜上海是城市生活精华的代名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上海都是无数人心之向往的城市,其中也包括许多怀揣梦想的少数民族群众。目前,上海少数民族人口42万,56个民族成分齐全。


  “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这是黄浦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办主任徐惠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近年来,黄浦区坚持服务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使来沪少数民族群众融入社区、接受品牌化服务、实现从农民到居民的蜕变。


  2004年,“小刘热线”由在黄浦区瑞金街道工作的刘健、刘月琴姐妹俩发起。成立之初,主要是为社区内的少数民族单身青年提供婚介服务。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小刘热线”已经升级为“小刘热线伴你行”少数民族志愿者工作室,其服务职能也扩大到婚介、保健、咨询、民族事务、文化娱乐等多方面。


  2015年,在黄浦区民宗办的主导下,“小刘热线”以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的方式,与上海华爱社区服务中心合作拓展服务职能,其服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目前,‘小刘热线’已为2万余人提供婚介登记服务,涉及25个民族,受到各族群众的赞誉。我们的目标是使之成为上海叫得响的少数民族工作品牌。”徐惠江信心十足地说。


  其实,何止“小刘热线”,上海还有响彻上海滩的“洪汉英工作室”,在全国也闻名遐迩。2009年6月,洪汉英随丈夫从工作20多年的新疆医科大学调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任教。从此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上海的“新疆妈妈”。


  “我是锡伯族人,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我的家乡。刚来上海时,气候、生活习惯等方面让我感到不适应,学生们肯定也是如此。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有少数民族学生475人,其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149人。我的职责是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城市、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服务家乡、报效祖国。”洪汉英说。


  精通维吾尔、哈萨克和锡伯语的洪汉英,能够迅速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打成一片。作为一名辅导员,她倾注大量心血帮助来沪少数民族学生,并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那便是竭尽全力与学生建立心与心的沟通。


  润物细无声。经过多年的努力,洪汉英管理少数民族学生的经验得到了学校和上海市教委的认可。2012年8月,作为上海市教委首批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之一的“洪汉英工作室”正式成立,她的经验随即在上海普及。目前,“洪汉英工作室”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教育方面积累的经验,已经在全国几十所高校推广,成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范本。


  回族商人冶海录2004年从甘肃来到上海,在豫园社区小商品市场从事藏族工艺品生意。豫园社区地处上海城市的发源地——老城厢的中心区域,这里有上海滩开埠700多年历史积淀的人文缩影。走进豫园老街,可以看到许多经营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的商店和清真点心店、兰州拉面馆等民族餐饮店。始建于1870年的福佑路清真寺是这里的地标性建筑。豫园社区也是来沪少数民族经商者的聚居地。


  2008年,冶海录组织在豫园社区小商品市场经商的少数民族同胞成立了上海老街少数民族经营者服务联络站,致力于联络感情和化解矛盾。“记得刚来上海时,完全适应不了这里的快节奏,遇到问题也无人沟通,时常感到孤独与无助。成立联络站的初衷是促进少数民族间的相互帮助。”冶海录对记者说。


  如今,在上海市民宗委的指导下,黄浦区成立豫园社区来沪少数民族联络站,下设6个联络点,成员有25个民族、320多人。担任豫园社区来沪少数民族联络站副站长的冶海录,由最初的发起者变成了热心服务者。倾听心声、多办实事,是冶海录恪守的信念。为社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帮助社区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开展各类联谊和公益活动,尤其是为刚来上海打拼的人提供帮助,都是联络站的日常工作。联络站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找到了归属感,成为名副其实的来沪少数民族的“第二故乡”。


  “通过搭建平台,提高少数民族同胞融入城市的素质与能力,积极引导来沪少数民族参与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新上海人、老上海人都是平等的,同样有机会参与到城市发展当中。”徐惠江告诉记者,这是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的最理想状态。


南京

建立相互嵌入式的民族文化社区


  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样的修饰语凸显了南京的文化底蕴。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的南京,是长江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典型的多民族汇集与融合的城市。全市现有54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超过20万。


  驱车从南京市区向南行驶45公里,即可到达江宁区禄口街道石埝民族社区水荆墅村。山清水秀,别样的建筑风格尽显回汉风情,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村165户中回族有83户,村里的潘姓、沈姓回族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刘姓还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后裔呢。”村主任孙厚明热情洋溢地介绍说。近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水荆墅村把“水韵回乡”作为定位,大力开发融文化体验、历史展示、特色餐饮、乡野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业。尤其是2015年被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3月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来,给水荆墅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已有28年在外务工经历的回族村民潘军,最近正在家里忙着开农家乐的事。“现在村里发展得好,不想再出去了。办农家乐既可以在家门口增加收入,又可以为村里做点贡献。”潘军对记者说。目前,他已经投入15万元改造出3个包间,一次最多可以接待10多人。他准备用拿手的清真菜和南京特色菜来吸引游客。


  “去年来我们村观光的游客有5000多人次,南京市民和周边学校的学生是主要客源。今后农家乐搞起来了,相信会有更多的游客来我们水荆墅。”孙厚明充满信心地说。近年来,村里相继投入2000多万元,铺设硬化路和污水管网、粉刷墙面、绿化环境,还建了文化广场、展示中心和民宿等配套设施。国家民委支持的150万元资金,主要用在了建设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和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民族文化墙等方面。


  与水荆墅村一样,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的七家湾社区和评事街社区也与回族有着深厚的渊源。社区是城市社会网格系统的组成细胞,是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的重要平台。作为南京回族的历史聚居区,朝天宫街道长期以来各族居民杂居,真正实现了嵌入式发展,形成了历史文化共同体。目前,朝天宫街道有6865名少数民族居民,其中回族6521名。


  “寻根问祖七家湾。”如今的七家湾社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结合社区服务工作,走在了促进少数民族与城市嵌入式发展的前列。2003年在七家湾社区成立的“民族之家”经过10多年的发展,2014年升级为“南京七家湾民族之家工作站”,成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新模式。


  朝天宫街道工委书记张振荣说:“我们要做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者和探索者,要从文化自信当中找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自信。”目前,南京七家湾民族之家工作站打破行政社区边界,覆盖南京5个少数民族群众较密集的社区,在维护少数民族群众权益的同时,以文化滴灌的方式加强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构筑共同精神家园。走进七家湾社区居委会,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组成的传统刻字随处可见。国家一级美术师袁茂林用4年时间以传统手工刻字方法,刻出了民族团结的情怀。这便是文化滴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


  评事街社区回族老人沙宪玲从清真食品厂退休后,在社区提供婚介服务的“钟爱一生工作站”当志愿者。老人告诉记者,评事街社区的婚介服务早在1984年就已开始,当时主要由热心的穆斯林老人为回族群众介绍对象。如今,从2013年成立工作站以来,婚介服务对象扩大到了其他民族,截至目前已有200多人注册登记。沙宪玲老人平时除了婚介工作以外,还喜欢参与社区举办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她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一辈子唱花木兰。”


  评事街社区结合少数民族服务需求,公开招募少数民族志愿者,开展少数民族公益事业,提供就业培训、婚姻介绍、民事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并定期举办社区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娱乐活动,使各族群众在参与社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过程中,获得认同感、找到归属感,从而真正实现相互嵌入式的发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