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法王像缂丝唐卡
大慈法王像缂丝唐卡源自明代,采用中原地区传统缂丝工艺织造而成,表现的是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重要上师、汉藏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大慈法王释迦也失。唐卡纵109厘米、横64厘米,现藏于西藏罗布林卡,为国家一级文物。释迦也失(1354-1435年)系拉萨蔡公堂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曾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与宣德九年(1434年)两次赴京觐见明朝皇帝。“大慈法王”便是明朝中央政府对其授予的封号。
唐卡画面上,释迦也失造型生动、传神写实,头戴金边五佛宝冠,头部后有佛光,身披黄地云龙纹法衣,双手结说法印,同持二茎莲花,分托金刚杵和金刚铃,双腿结跏趺端坐于龙头宝座上。其头部上方缂织蓝色勾边祥云及红色宝盖,所坐龙头宝座织缠枝纹坐垫,龙头宝座前织脚踏,身右侧高几上织有印盒、香炉、香合等器物。在画面左上方,织有明宣德皇帝敕封大慈法王的汉、藏两种文字封号,汉文题记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应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即“大慈法王”。右上方则织有明宣德皇帝赐大慈法王法轮金印的红色印文“至善大慈法王之印”。正下方还织有一段题记,记载此幅唐卡由大慈法王的弟子灌顶国师阿木葛和国师索南喜饶二人出资、由明朝宫廷内府施造,与此同时还施造了时轮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大威德金刚和大轮金刚手等缂丝唐卡。
这幅大慈法王像缂丝唐卡采用通经断纬的缂丝工艺织造而成,格调高雅,色彩丰富,制作精良,为明代宫廷织绣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缂丝,又称“刻丝”,所织之物具有雕琢镂刻之感,是我国的一种古老传统技艺。缂丝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等原则,按照画稿纹样要求,在缂织机上将经线与纬线进行分块分段缂织。因其工艺复杂繁琐,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的说法。
这幅唐卡以黑色为主,同时运用红、蓝、黄等多种颜色构成了画面主色调。画面中,大慈法王正面坐姿,面貌尊贵,衣冠整肃,形象威严,展现了至高无上的气势与权威。其艺术特色及造型与明朝时期的诸多皇帝肖像画相似,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武宗海山画像》《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台北故宫博物馆藏《明太宗坐像》《明世宗坐像》等,都具有“神圣化”“等级化”的特点。
此外,在唐卡上出现的黄色云龙纹服饰与蓝色龙头宝座等元素,也体现了明朝中央政府对于释迦也失这位藏传佛教首领的极高礼遇。大慈法王端坐的蓝色龙头宝座坐面宽广、雕饰繁复,靠背与扶手共饰4个龙首,龙首张口衔挂穗状璎珞,尽显皇家风范。
明朝的治藏举措与以往各朝代皆有所不同,主要采取“多封众建”政策,先后赐封西藏各政教首领与各教派首领“五大教王”与“三大法王”等封号。其中,“五教王”为阐化王、阐教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三大法王”为噶玛噶举派大宝法王得银协巴、萨迦派大乘法王昆泽思巴、格鲁派大慈法王释迦也失。这项治藏政策不仅促进了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发展、平衡,也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集中统一管理。
据史料记载,释迦也失一生两次进京觐见。第一次是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作为宗喀巴弟子的释迦也失奉旨进京朝见永乐皇帝。赴京期间,他积极传播藏传佛教格鲁派佛法,建立起格鲁派与中央政府的友好关系。不久后,永乐皇帝封释迦也失为“妙觉圆通慧慈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并赐印诰。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释迦也失返回西藏,永乐皇帝赏赐大量佛像、经书、法器、金银器、丝帛以及永乐版藏文《甘珠尔》等物。此后,释迦也失在拉萨北郊倡建著名的格鲁派寺庙——色拉寺,将皇帝赐赏之物悉数藏于寺内,保存至今。
明宣德九年(1434年),释迦也失第二次奉旨进京,继续弘扬佛法。宣宗皇帝赐法轮金印与“大慈法王”封号。第二年,81岁的释迦也失圆寂于返藏途中,明朝皇帝下旨为其在青海卓摩喀(今民和县境内)建造弘化寺以示纪念。根据唐卡下方的藏文题记,可推断这幅缂丝唐卡正是织造于这一时期(1434-1443年)。龙头宝座、脚踏、高几、印盒、香合和香炉等宫廷的赏赐品与明代皇帝封赐“大慈法王”的名号及“至善大慈法王之印”的印文等内容,被工匠巧妙地组织在画面中,折射出设计者对于明朝廷这份恩宠的彰显心态。
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的一生,在维护西藏地方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促进汉藏文化交流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这幅珍贵的唐卡不仅仅是汉藏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更是中原地区和雪域高原血脉相连的历史物证。
文:展丽丹
作者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馆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4期
责编:金向德 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