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稻田承载着农人的希望。
春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遍布山坡平坝的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农民正在以人工或机械化方式忙碌地插秧。
隆安位于广西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有着“中国那文化之乡”的美誉。这里河道纵横,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孕育出了极具特色和价值的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那”是壮语,意为水田、稻田,“那文化”就是壮族的稻作文化。隆安“那文化”底蕴深厚,被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称为“壮族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地”。2015年,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金秋时节的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 陆强/摄
以稻为食万余年
在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屯的娅怀洞遗址,出土了距今16000年的稻属植硅体,这说明生活在隆安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利用水稻的历史至少有16000年。
娅怀洞遗址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看上去普通,实则大有乾坤,其发现和研究入围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以及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那坡县感驮岩遗址炭化稻谷及大石铲等相应生产生活器具的发现,印证了5000—4000年前广西稻作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水稻遗传学研究成果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10月,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发表题为《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的论文,提出了“分布于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研究成果,这表明广西(珠江流域)是水稻的驯化起源地之一。
隆安所处的右江流域是广西珠江流域的一部分。虽然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但至今在隆安境内仍保存着完整的野生稻种群。据县植物保护站副站长甘文律介绍,野生稻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作为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种,它是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杂交育种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价值。
近年来,隆安大力加强对“那文化”稻作农业系统的学术研究工作,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学者都先后前来考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此外,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还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依潮水上下”的雒田生产方式,开辟了我国有相当耕作规模和完备灌溉系统的水稻田,对我国和世界的稻作农业文明产生了广泛影响。
数千年来,隆安先民以“那”为本,据“那”而作,凭“那”而居,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孕育出以稻作文明为内核的“那文化”。
一方稻田养一方人
悠久的稻作历史,深刻影响和塑造了隆安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价值观念。隆安县常住人口为32.5万人,有壮、汉、苗、瑶等多个民族聚居。据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黄秋萍介绍,隆安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团结互助、和睦融洽,共同开发和建设了这片美丽富饶的家园。
当地人平和包容性格的形成,大概与其祖先种植谷物类型的影响相关。有心理学学者指出,从新石器时代起,小麦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和水稻种植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盛行,可能持续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比如,水稻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作物,需要多人合力修建灌溉系统,商量分配水资源,所以稻农必须学会互相合作,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
隆安水资源丰富,有右江、罗兴江、渌水江等22条地表河和18条地下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众多,其中仅罗兴江流域就有拦河坝156条、筒车298辆、自流渠16条。隆安学者陆有作在参加罗兴江流域水利利用情况调研时发现,当地历史上的拦河坝、水渠等基本上都由附近村子的村民齐心协力共同修建,许多设施至今仍然灌溉着大片稻田。
不仅是修建水利工程,与稻作生产有关的民间节庆活动贯穿四季,也将整个村子或几个村子的人们凝聚在一起。比如备耕阶段,农历二月初二是社日,大家一同祭祀土地神;播种阶段,四月初八的农具节上人们举行求雨仪式,进行农具和农产品等交易;田间管理阶段,每年六月初六芒那节(稻神祭),各地群众纷纷祭稻神、办百家宴;农历七月十八至二十娅王节期间,人们则一同祭祀娅王;收获阶段,九月十九尝新节,人们把新收割的稻谷制成米粉、糍粑等美食,祭奠祖灵、土地神和稻神,以感谢神灵保佑水稻生长丰收。
“娅王”是壮语音译,意为女王或祖母王,被隆安以及田林等地区群众尊为稻神。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娅王经诗译注》提到,娅王节期间人们一起唱歌祭祀娅王,唱词中蕴含着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中的“各村齐聚拢,众人崇奉师”“各地人都来,多村人都到”等唱词,表明很早以前相邻村庄的人们就共同参与祭祀活动。
稻田中的隆安乡村
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春去秋来,水稻成为一代代隆安人须臾不可或缺的口粮,也长久地影响了当地的历史人文生态。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汉光武帝遣马援远征交趾。马援每到一处都为郡县治城郭,挖渠灌溉,以利其民。
据考证,当时为经略边疆、巩固边防,马援在班师回朝途中,把部分军人留驻当地屯垦戍边,与当地越人杂居、联姻,共同守护和建设这片土地。史称这些人为“马留人”或“马流人”,意为“马援留下之人”或随马援而来、流寓南海各地之人。马援的后裔马良达便落籍隆安县古潭乡马村,卒后葬于当地。如今,当地的马氏后人均为壮族。结合马氏族谱、碑文及相关史料、县志记载,可以确认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族将士早已通过联姻等方式,与本地各民族实现了血缘、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
明清时期,南宁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许多来自湘、赣、闽、粤的商人及手工业者纷纷沿水路进入广西腹地讨生活、谋发展,其中就有不少人来到隆安。
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红良打铁技艺的开创者林宽瑞,便是清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从外乡来到隆安的手艺人。当时年青力壮的他从福建逃难落脚红良村,靠打铁技艺维持生计。因隆安稻作农业需要各种工具,林宽瑞从制作小件家庭生活用具发展到制造锄头、斧头、镰刀等。后来,他在当地娶妻生子,打铁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已传到第七代。在林宽瑞及其子孙的传授下,许多村民也都学会了这门手艺。因此,打铁业在该村一度十分兴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广西打铁第一村”。红良村打铁业的发展,对改进当地农业生产工具、提高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的生产水平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除了林宽瑞等手工艺者之外,《隆安县志》中还记载了不少外地人因经商、做官、戍边而落户隆安的故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上世纪60年代,760多名广东潮汕地区的耕种技术能手应邀到广西传授技术,隆安也得到了帮扶。当时,18名潮汕老农应邀来到隆安各公社传授水稻栽培新技术,历时近4年,对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隆安,有着许多与“那”文化息息相关的习俗和技艺,其中就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隆安稻草龙”。
隆安田野中的民俗活动——舞稻草龙
稻草龙因水稻种植而生,是用稻草制成的龙。古时的隆安人从事水稻生产,常遇到禽兽抢食、旱涝灾害,便用稻草在田边扎成人或兽形,以驱赶虫兽和“田鬼”。出于对龙图腾的崇拜,人们用稻草扎成龙的形状,在田间舞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稻草龙由此产生。
笔者在位于隆安县城厢镇国泰社区的稻草龙技艺传承基地,见到了稻草龙技艺传承人陆礼兴、陈少章。据两位老人介绍,基地里展示的稻草龙是用消毒晾晒过的稻草精心制作而成。往往需几十个人分工合作,费时一个多月才能制成一条长约25米的稻草龙,每条龙由15个人操控。如今,稻草龙不仅出现在农历六月初六稻神祭的仪式上,也是农历五月十三庙会、春节民俗活动、“那”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庆的压轴节目之一。
隆安的稻草龙至少已传承六代,估算有近200年的历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人很早就形成了对中华龙文化的认同。
走向现代化
作为名副其实的水稻之乡, 隆安县2022年水稻种植总面积约18.8万亩,总产量约6.9万吨。
雁江镇是隆安最具代表性的水稻产区之一。该镇地处右江冲积河谷,土层厚重肥沃,大部分为富硒红壤,且湿润多雨,日照充足。独特而良好的自然环境产出的稻米浓香馥郁、口感独到,自清代乾隆年间起,“雁江香米”就名扬四方了。
春季育秧苗 陈建倬/摄
这些年来,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让水稻种植这个“老营生”呈现出新风貌。广西隆安昌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隆公司”)是南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雁江香米种植和加工,涵盖稻米的现代化全产业链。
在雁江香米产业示范园, 2012年成立的昌隆公司目前流转了1600多亩土地,每年种两季水稻,选种、育苗、整地、插秧、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各项作业,除少量以人工辅助外全程实现机械化。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当地水稻种植户签订协议,统一购买种子,保价收购,还提供技术指导和稻谷收割、烘干等服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水稻约7000亩。
今年初,笔者来到昌隆公司的种植基地时,晚稻早已收割完毕,田里稀疏地长着野草。这些草可不是普通野草,而是无人机播种的绿肥,开春后经土埋水泡等处理,便成为促进水稻生长的有机肥。走进昌隆大米加工厂,只见6台5层楼高的烘干机一字排开,与两个同样高度、可储存2000吨稻谷的粮仓连接在一起,颇为壮观。这个加工厂日均大米产能可达100吨,实现了自动碾米、筛选、包装,每斤售价在5元至10多元不等,主要销往南宁、崇左及广东深圳等地。
昌隆公司的蓬勃发展是隆安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生动写照。2022年,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7.98%,连续三年稳步增长,水稻种植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春耕插秧忙 欧文琪/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传承古老的农耕文化,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正在科技赋能下焕发出新的光彩,由传统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型,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韦颖琛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4期
责编:王孺杰 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