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探寻西域都护府的关键遗址——乌什喀特古城小记
发布日期:2023-08-29

      乌什喀特古城原名于什伽提、玉奇喀特,位于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玉奇喀特乡玉奇喀特村西北1.5公里。这个古城遗址保存相对完整,分为外城、内城及宫城,中内外三圈围合,形成三重城结构。在维吾尔语中,“乌什喀特”意为“三重城”。

      乌什喀特古城外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大致呈东西向坐落,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800米,残高约3米;东墙、南墙残存低缓的墙垣,北墙、西墙以及南墙西段已辟为农田或林带。钻探表明,外城墙基宽约22-25米,墙体夯筑,外包土坯。外城门位于东墙中部,外带瓮城。其余三面墙是否还有城门,还有待进一步详细勘探。内城平面近方形,保存尚好。内城门位于北墙中部,门宽约8米。内城墙体同为夯筑,外包土坯。这里已探明有多处大型台基,可能为衙署遗址。

      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坐落,城墙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残高约5米。早期城门位于东墙正中,后填平,另辟新门。宫城内已探明有多处大型房址与广场遗迹,与卓尔库特古城遗址相似。宫城墙体也是夯筑,外包土坯尺寸较大,与卓尔库特古城相近,是目前新疆乃至中亚地区所见最大规模土坯。宫城外有一圈环城路,似即文献所谓“环涂”。

      近年来,在乌什喀特古城出土了大量带流陶器。早期彩陶多为夹砂红陶、夹砂黑陶,均形体较大。后期陶器多为黄衣红陶,是典型龟兹地区陶器的材质。有一些异型陶器是形制极其罕见的大型器具,可能并非日常实用器,而是用作为祭祀一类的礼器。

      1928年,丝绸之路考古的奠基者、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文弼在乌什喀特古城调查时曾经发现“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信”两枚铜印。“李崇之印信”为桥纽小印,属私印,其主人应是《汉书》记载的西汉(新莽时期)最后一任都护李崇。“汉归义羌长印”为羊钮铜印,原来可能鎏金,是中央政府颁发给部落首领的印信,属官印。根据其规制,再结合“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等内容来看,当时活动在龟兹地区的羌人数量相当可观,影响力颇大。

      根据出土文物、考古钻探结果和历史研究,可以确定乌什喀特古城为西汉后期至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亦即这一时期代表中央政府对广大西域地区行使管辖权的最高军政权力机构驻地,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见证。

      就体量而言,乌什喀特是目前所知战国秦汉时期新疆地区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址。黄文弼推断乌什喀特城为汉代遗址,学术界基本沿用其观点,但据最新钻探和发掘来看,乌什喀特古城的始建年代要追溯到战国,两汉是其繁盛期。至于未见汉代以后的遗迹遗物,可能是因为在汉代后期被废弃、迁移所致。

      乌什喀特古城文化积淀深厚,在建城之前这里就存在大型的早期聚落,城镇就是在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代以后,这里虽被废弃,但由于其地理位置优渥,周边的聚落并未随之消失。从古城周边年代稍晚的城址分布情况来看,这一带在晋唐时期仍然是人口稠密的聚居区。因此,乌什喀特古城不仅是探索两汉军政建置体系和西域都护府的关键遗址、研究西域地区早期城镇发展的重要标本,更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不同地理环境下城镇演化的重要案例,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深化。


文:陈凌

作者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陈婷

作者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金向德 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