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源自中原的本土宗教——新疆古代道教文化遗存小记
发布日期:2023-07-31

图片4.png

      道教是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本土宗教,形成于东汉晚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从考古发现来看,道教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传入西域,当时主要在中原人比较集中的吐鲁番、哈密等地区传播。

      东汉末年,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中原人士迁移到西域,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也随之而来。北魏时期,吐鲁番地区相继出现阚、张、马、麴四姓豪门建立的地方政权,道教也因此在这里迅速传播和发展起来。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北凉建初十四年(418年)的《韩渠妻随葬衣物疏》,文书后面写有“时见,左清(青)龙,右白虎。书物数:前朱雀,后玄武……要。急急如律令”。韩渠妻的纸鞋用青色涂染,上面书写“骘”字。专家认为,青色为道教之色,“骘”者升也,与道教“升玄飞天、羽化成仙”的意思吻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方之神,是道教将其改造成太上老君的护卫仪仗,“急急如律令”也属于道教符箓的常用之语。

      《隋书·经籍志》中载:“(北魏)太武亲备法驾,而受符箓焉。自是道业大行,每帝即位,必受符箓。”阿斯塔那303号墓出土的《高昌和平元年(551年)符箓》则是黄纸朱书,上端有一人像,其左手持刀,右手执叉,下端写有“黄天帝神前泣煞百子死鬼斩后必道鬼不得来,近获令达若敬上,急急如律令”。出土时,这件符箓折叠成一小块缝于绢囊内,显然是佩戴于身,以起到消灾避邪的作用。

      唐代李氏皇帝尊老子为祖先,以李耳后裔自居,奉道教为国教,予以大力推崇,道教由此得到长足发展。从吐鲁番出土的文书可以看出,道教传入当地后很快与佛教和儒家思想相融合,这也是道教在西域传播的特点。如出土的高昌重光二年(621年)的《张头子随葬衣物疏》文书结尾处写道:“大德比丘果愿敬移五道大神,佛弟(子)张头子持佛五戒,专修十善,昊天不吊,今于此月四日奄丧盛年,迳涉五道,任意听(过),幸勿呵留。时人张坚固,倩书李定度。若欲求海东(头)。若欲觅海西辟(壁)。不得奄留遏留亭(停),急急如律令。”不难看出,当时吐鲁番居民的宗教信仰具有功利和实用主义色彩,无论哪方神祇,只要有利于消灾辟邪,都加以信奉。

      专家通过对吐鲁番出土文书进行深入研究,共辑录出唐代西州总玄观、龙兴观、安昌观、紫极宫、唐昌观等5座道教宫观。除西州(今吐鲁番)之外,道教还远播到伊州(今哈密)、北庭(今昌吉)、安西(今阿克苏)等地。甘肃敦煌出土的《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记载,唐代伊州三县共有3座道观,即伊吾县的祥麰观、大罗观和柔远县的天上观。

      新疆博物馆以及德国、日本等地的博物馆,收藏有吐鲁番等地出土的《道经》《占死丧法》《解梦书》《周易》《孝经》《阴阳书》等道教文化内容的文书。此外,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大量绢画与麻布画《伏羲女娲图》等也与道教相关。

      唐末至宋元时期的西域,除汉人信奉道教之外,一部分回鹘人也信仰道教。上世纪初德国探险家在吐鲁番附近发现了一件回鹘文道教符箓,其卦象与周易一样,卦名用回鹘文,虽然文书残缺不全,但可看出道教方术意义上的《周易》在古代回鹘人中也有一定传播。

      和田市布扎克墓地出土的五代时期的乳钉纹彩棺,其棺头端挡板上绘着呈孔雀开屏状的朱雀,造型独特。其脚端挡板绘有由乌龟和蛇组成的玄武,舌头扬起。彩棺一侧绘青龙,龙身弯曲优美,形象生动;另一侧绘咧开大嘴的白虎,张牙舞爪,显得很凶悍。这四种动物绘制得十分清晰传神,反映出当时道教在西域流传之广。

      13世纪20年代,长春真人丘处机赴西域朝见成吉思汗,到达畏兀儿区域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时,看到这里的道士在服饰上已本土化。后来在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他也见到了一些来自中原的工匠兼道士。

      1755年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中原地区的官兵、百姓、商人等大批进入新疆,道教也随之复兴起来。当时的道观遍布天山南北,著名的有乌鲁木齐的全真观、赛里木湖岛上的靖海观、博格达峰下的铁瓦观、阿克苏的白云观。

      除道观外,流入西域的八卦钱也反映了道教的传播。新疆博物馆有一枚八卦钱藏品,用黄铜铸成,圆形圆孔,表面已磨光,正反面均有文字和符号,据专家判断,约是清代所铸。其正面有道教字符,并写有“雷霆杀鬼斩妖除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敕”字样;背面靠近穿孔内圈为聚头“乾坎巽震离坤兑艮”八卦名称,靠近外缘为与八卦相对应的卦象。

      据考证,这枚钱属压胜钱中的宗教钱,道教文化色彩浓郁,因此又称八卦钱。此类钱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人们把它当作一种玩钱,从形式上看与一般钱币相似,但材质较粗糙,只流行于民间,并不在市场上流通。从该钱上的文字和符号可以看出,它应该是在中原地区铸造后流入西域的。

      此外,有些道教色彩的生活用品也会传入西域。和静县曾出土一件东汉时期的四神规矩镜,其外侧就有用浅浮雕法铸出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像,边沿还有一圈篆书铭文:“尚方作竞(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遨)四海。”

      透过这枚可能是屯田官兵从内地带入的铜镜,也足以看出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文:阿迪力·阿布力孜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王孺杰 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