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果沟遗址出土的古青稞炭化粒
昌果沟遗址位于西藏山南市贡嘎县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冈底斯山脉东端郭喀拉日居群山南麓的谷地上,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大部分被沙丘覆盖,一部分经长期雨水冲刷和风力剥蚀,文化层和一些零星的遗迹出露于地表,大量文化遗物散落于地面。
1994年7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在此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包括灰坑、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和骨器等。尤其重要的是,此次发掘后,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傅大雄在遗址发掘出土的第二号灰坑壁上发现了农作物种子的炭化粒,从而使昌果沟遗址成为继昌都卡若遗址之后,西藏高原第二个发现史前农作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学术意义十分重大。
昌果沟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共计1000余件,种类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和陶片等。细石器集中发现于发掘区北面,包括典型的细石核和细石叶以及细小石片、碎片和碎屑等。其原料主要为燧石,个别为水晶。陶器的质地有夹砂粗陶、夹砂细陶和泥质陶三种,夹砂粗陶最多;制法主要为手制,有些陶器表面经过打磨,烧制火候一般较高,陶质较为坚硬。可辨认的器型有敛口折沿罐、侈口高领罐、直口高领罐、侈口矮领罐和圈足碗,陶器表面纹饰有刻划纹、压印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未发现彩绘陶器。根据出土动物骨骼和碳14测年,遗址年代在距今3000年左右。
昌果沟遗址与拉萨曲贡遗址的地理距离最近。从文化特征上看,它们之间具有许多相似性。两处遗址的石器类型较为接近,所不同的是曲贡遗址中有较多的切割器,在昌果沟遗址中发现甚少;而昌果沟遗址中的典型细石核和细石叶在曲贡遗址中发现较少。在生活用具陶器方面,两处遗址也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陶质皆有夹砂陶和泥质陶,器型皆以罐为多,并流行带耳,陶纹皆以刻划纹为主,有近似的人字纹和三角纹,兼有压印纹和锥刺纹等;然而陶色却不尽相同,器型方面也有区别。曲贡遗址在时代上要早于昌果沟遗址,这也可能是两处遗址文化面貌不同的主要原因。
昌果沟遗址采集石器
昌果沟遗址与卡若遗址、小恩达遗址在文化面貌上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如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细石器占有一定数量,磨制石器比例较小;陶器为手制,纹饰有刻划纹、压印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昌果沟遗址陶器上的麦穗纹在小恩达遗址中也有发现。另外,昌果沟遗址与上述两处遗址在文化面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相近的缘故,后两处遗址的文化面貌更趋于一致。
昌果沟遗址发现的农作物炭化粒共计3000余颗,经鉴定与研究,已经确认种属主要为青稞和粟,另外还有几粒为麦类作物,经测定距今3400年左右。这是继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粟的种子之后,在西藏高原第二次发现农作物种子,对于揭示西藏史前农业的面貌具有很大意义。
与卡若遗址相比较,昌果沟遗址发现的农作物种子有相似处,但也有不同。相似处在于,两地都发现了粟(俗称“小米”),学术界一般认为卡若遗址中出土的粟是从黄河流域传播到西藏高原的,卡若遗址年代要早于昌果沟遗址,可推测昌果沟遗址中出土的粟应当是从藏东谷地向西间接传播而来。也就是说,卡若遗址的居民很可能在接受了粟这一食物品种后,又以卡若遗址作为中转站,辗转地将粟扩散到了位于西藏高原腹地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昌果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青稞的种子,当地属于粟、青稞和麦类作物的混合种植地带,后两种作物没有在卡若遗址发现,这表明昌果沟遗址的史前居民经过长期实践已经接触到了原产于西亚一带的青稞等麦类作物。傅大雄教授在对昌果沟遗址出土的青稞炭化粒进行研究后判断,由于青稞具有高产、早熟、抗旱、耐瘠、无须脱壳和易于炒食等特点,对高原农业生态表现出了独特的适应性,所以很可能首先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成熟后,再向藏东北传播,最终取代粟成为西藏近代农耕的主要作物品种。如今藏族群众食用的糌粑、饮用的青稞酒,其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昌果沟遗址。
文:祝铭
作者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4期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