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洞遗址位于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是新疆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遗址,也是目前新疆最早的洞穴遗址、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自下而上可划分出旧石器—铜石并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连续地层。经碳14测定,旧石器文化层年代为距今约45000年。
通天洞遗址外景
在通天洞遗址中,发现了许多人类生活的遗迹以及大量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其中,通过浮选,在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堆积层中陆续发现了炭化的小麦、大麦等,距今5200年,是目前国内最早的此类标本。此后又发现了新疆最早的炭化黍,距今约4500年。黍麦相逢通天洞,并非偶然。通过黍麦的传播,可以找寻到史前新疆汇入早期中原文明历史进程的线索。
2020年,在通天洞遗址二号洞外距今8900-13000年的连续地层中发掘出了一些细石器,为研究新疆新石器时代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前,在年代相近的阿尔泰山南麓富蕴县乔夏克拜遗址、天山南麓七角井遗址、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库孜滚遗址中都陆续发现了细石器。由此可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疆的细石器技术已得到广泛传播。这些细石器技术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我国华北地区的技术是一致的,这表明在一万年前左右,源自华北地区的细石器技术已经影响到了新疆地区。
与此同时,考古人员陆续在通天洞遗址核心区周边发现了更多的洞穴、岩棚和古墓葬。不同时期的文化在此汇聚,留下丰富遗存,为进一步探讨更新亚欧大陆东西侧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对构建新疆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不断的调查和发掘让考古人员越来越认识到,通天洞遗址中深埋着绵延久远的历史文脉。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通天洞遗址年代的上限不会仅仅是45000年,应该有更早的历史等待我们去发现。
阿尔泰山南麓与塔尔巴哈台山之间,拥有东西向天然的谷地,加上面积广阔的淡水湖——斋桑泊,为远古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也是通天洞遗址偶然发现背后的必然因素。这条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天然大通道,对于我们认识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义重大。
文:于建军
作者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