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国治关亭诵之石刻拓文
“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是清代在天山南麓发现的一处汉代摩崖石刻,又称刘平国“斫孔记”“开道记”“治路颂”“作亭颂”“治关城颂”等。该石刻是目前新疆发现的唯一一件具有明确纪年的汉代石刻,也是年代最早的石刻,故又称“西域第一石刻”。
“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位于今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黑英山乡喀拉塔格山麓的博孜克日克沟口。这个南北走向的峡谷,东西两面有高崖,山口在峡谷的南端。由山口往北,便进入白雪皑皑的天山,翻越雪山达坂即抵达北疆的伊犁河流域;由山口往南,便进入木札提河谷,即历史上的“乌孙古道”。诵文就刻在沟口西面的山崖上,为东汉汉桓帝年间所刻,距今已1800多年。由于地处偏远、人迹罕至,石刻诵文逐渐湮没在荒草之中,早已被人们遗忘,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偶然被发现。诵文拓本问世后,引起一些金石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清末至民国初年达到研究高峰。王树柟《新疆访古录》、罗振玉《西陲石刻录》、王国维《观堂集林》、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对此均有介绍和分析。
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所在的天山南麓的博孜克日克沟口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西北边疆形势危急。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奔赴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左宗棠西征驻扎兰州时,浙江人施补华曾做过他的幕僚。施补华为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后因故被弹劾离去,于是出嘉峪关西游到达阿克苏,适逢左宗棠部将张曜讨平阿古柏匪帮后驻在阿克苏城,于是又入张曜的幕府。“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发现的。施补华客居新疆数载,所著《泽雅堂文集》(卷七)《刘平国碑跋》叙述了石刻被发现的经过,并作了简单的考释。这篇跋文作于光绪八年(1882年),是最可靠的原始记录。跋中记录,石刻发现于光绪五年夏(1879年),最初的发现者是一名军人,施补华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可能是汉刻。这年八月,张曜命总兵王得魁、知县张廷楫前往拓碑。这是第一次拓碑,拓得较完整的有90余字。
光绪九年(1883年),施补华又带拓工亲自前往此地,重新拓了几十张碑文,分别赠给好友盛昱、王懿荣等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来到北京,在其赠给王懿荣的拓本上写了一篇题记。其中记述施补华对照碑文在跋尾对石刻略作了考证,审定石刻名为《刘平国斫孔记》。
此外,施补华《泽雅堂诗二集》卷十三收录了他于光绪十年(1884年)所作《过赛里木》一诗,诗中记载有刘平国碑,并深深感怀汉代开拓边疆、一统西域的历史伟绩。
石刻的刻字有南、北两处,全文119字。南侧为诵文,汉隶体,共8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诵文以北约1米处为作诵人“淳于伯”题名,袁体,共3行。诵文记述了东汉汉桓帝永寿四年(158年),西域长史下属的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不畏艰险率工匠在乌累关以西勘测、凿关筑亭的历史事迹。位于博孜克日克沟口的这座亭是最后的一座关亭,任务完成后,名人淳于伯专作诵文,并刻石以纪功。现该山岩上仍可见到对称的凿孔三对,正是筑亭的遗迹。而诵文传世后,一些文人根据拓片对碑文进行了识读,叶昌炽读为“刘平国开道记”,《访古录》作“汉乌垒摩岩石刻”,故此碑又称“乌垒碑”。
“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的发现,有力证明了东汉晚期中央政府依然对西域地区实施着有效管辖,反映了当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发边疆的历史事实,尤其“坚固万岁人民喜,长寿亿年宜子孙”的诵文,更加彰显了中原和西域各族人民的血肉相连、心心相印。
文:闫雪梅
作者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王孺杰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