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汉王朝统辖西域的重要物证——汉归义羌长印小记
发布日期:2023-07-31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大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其“凿空”之旅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往来,为汉王朝统辖西域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元前60年,汉朝在乌垒城(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设置西域都护府,并任命郑吉为首任都护,下分设副校尉、丞、司马、侯、千长等,保留原来西域诸国名称,封任原有的首领。与此同时,在当地实施适宜的典章制度,修建城堡与烽燧,推行屯田戍边、兴修水利等一系列举措。在政治制度上,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施行与中原相同的官印制度。1953年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于什格提古城出土的汉归义羌长印,正是汉朝在西域推行官印制度的重要物证。

汉归义羌长铜印_东汉_沙雅县于什格提遗址出土.jpg

      这枚印章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铜质,正方形,通高3.5厘米、边长2.3厘米,钮与印座之间有一个小孔,用于系绶带。其印是阴刻,印文为篆文“汉归义羌长”五字,文字端庄古朴、字迹清晰。其印钮为一只绵羊,其温顺地蹲卧在铜印上,造型生动逼真。“归义”是当时中央政府给予归附部落首领的封号,此印即为朝廷颁发给活动于今南疆地区的古代羌人首领的印章。

汉归义羌长铜印_东汉_沙雅县于什格提遗址出土.png

      羌人是我国古老的族群之一,传说中炎帝为羌人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羌人就活动于我国西北部,后来一部分向东迁徙,较早地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留在原地,或向今甘肃、青海、西藏等地迁徙。专家推测,羌人至晚在战国时期就来到了西域,又因秦朝的势力不断向西发展,使一些羌人部落由河湟一带经阿尔金山西徙,最终定居塔里木盆地南缘。

      羌人在新疆地区的活动已被证实。1977年,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宝宝古墓群发掘出的40座火葬和土葬墓葬,便是春秋战国时期活动于这一带的羌人墓地。羌人流行火葬,随葬品在火葬墓出土较多,主要是陶器、铜器、铁器、金器、木器以及石头、骨头、玛瑙、耳环、项链等饰品。而据《汉书·西域传》《三国志》《汉西域图考》等文献记载,学者们认为,西域诸国中的若羌、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等均是羌人建立的。综上,羌人活动的范围包括塔里木盆地东部沿阿尔金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至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

      于什格提古城出土的这方汉归义羌长印再次印证:塔里木盆地周缘的一些绿洲确曾有羌人活动,且中原王朝的官印制度在西域得到了贯彻执行,成为后世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者仿效的范例。正如《汉书·西域传》记载:“凡五十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这一赐绶制度由西域都护统领,还依据官爵高低有金印紫绶、紫印墨绶之别。


文:阿迪力·阿布力孜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张伟 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