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以北100公里处的尼雅遗址,在汉晋时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所在地。这里出土的服饰文物十分丰富,帽、巾、袍、裤、裙、襦、衫、靴、袜、手套以及饰品等一应俱全,为研究新疆乃至全国古代服饰提供了珍贵资料。通过这些文物,我们也得以领略一两千年前精绝人的风采与审美。
袍服:1959年,尼雅遗址夫妻合葬墓曾出土一件东汉时期的“万世如意”汉字铭文锦袍,色彩鲜艳,保存完好,由一位深目高鼻的男墓主人穿着。该锦袍长122.5厘米,款式属中原人所称的“胡服”,直领、对襟、窄袖、紧腰、宽踞,其侧加缝一块三角衣料以增加下摆的宽度。其下摆长142厘米,远比汉式的曲裾袍宽大,和领襟同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铭文锦制作,质地厚实,以绛紫色为底,配有淡兰、油绿、白色的茱萸纹和飘逸的云纹,“万世如意”四个汉字铭文穿插其中,配色和谐,花纹繁茂,寓意幸福、祥和,具有典型东方经锦的工艺技术特色。
黄蓝方格纹棉袍
其实,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王侯合婚千秋万岁宜子孙”锦、“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铭文锦手套等,都有大吉大利、长生不老、多子多孙等美好寓意。这些绣有汉字铭文的服饰在西域地区的出现,既反映出汉晋时期中原文化对西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表明当时西域与中原有着密切的联系。
1995年,尼雅遗址出土一件汉晋时期的锦袍,通袖长225厘米,用黄蓝方格纹锦缝制而成,白绢作衬里,款式为交领、左衽、宽袖,下摆宽大,两侧开衩,适合游猎骑马。
开衩服是西域传统服装样式,《魏书·西域传》载:“其俗丈夫……贯头衫,两厢近下开之。”两侧开衩的衣式常在南北朝晚期的中原地区墓葬中出现,名曰“缺胯”,如《中华古今注》载:“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尼雅遗址出土的这件“缺胯袍”的纹样排列方式如同国际象棋棋盘,锦袍下摆和衣袖间还有用绛色、绿色方格纹组成的条带。总的来说,锦袍纹饰简单,但十分规整,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情趣。除西域服饰的开衩特色外,这件锦袍的领、襟又有典型的中原风格。可见,它一定是西域与中原服饰文化融合的产物。
裤装:裤子是汉晋时期西域人下身穿的服式,精绝裤装可分为筒裤和灯笼裤两种形制。棉布与丝、毛、麻等质地的衣料相比,具有柔软、结实、耐用的优点,这个时期的西域人也比较喜欢穿棉布缝制的服饰。
尼雅遗址曾出土一件东汉时期的男夹裤,以粗棉布做面,宽腰大裆,相较于和田地区山普拉古墓出土的灯笼裤,其裤腿口更显宽大。裤腿有草绿色细绢镶缀,以绿地、动物、花草、叶纹为主绣,配以绛紫、黄、宝蓝、白等各色丝线,运用锁绣法绣出卷草叶、豆英、金钟花等纹样,各色枝蔓循环繁复,表现出汉代织锦绣品的高超工艺,同时显示出当时织锦、锦绣并用的特征。
绣花棉布男裤
尼雅遗址还出土了一件男锦裤,形制为筒裤,出土时仍穿于墓主人身上。这件锦裤为短腰、大裆,锦面、棉布里,裤腰部用黄素绢缝边。其质地、色彩、纹样十分华丽,底为藏青色,以绛、白、黄、绿等色丝线织出舞人、茱萸等纹样,并嵌织着“王侯合婚千秋万岁宜子孙”隶书字样。
锦裤
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高级面料。《释名·释采帛》载:“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古人把锦的价值与黄金相提并论,可见它是很贵重的服饰用料。尼雅墓地主人能用如此的材料缝制裤子,表现出彼时精绝上层贵族的奢华生活。
禅衣:平时燕居家里的生活装,古代称为“禅衣”,其形制与袍略同,只是不用衬里。《说文解字》曰:“禅衣不重。”东汉时,人们称其为单衣。《后汉书·马援传》载:“公孙述更为援制都布单衣”,即指没有里衬的禅衣。因为禅衣质地很薄,节省衣料,颇受人们喜爱,故汉代穿禅衣十分普遍,其中典型的代表有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
尼雅遗址出土的一件黄绢缝制的禅衣,长130厘米、通袖长200厘米,采用西域特有的立领套头式,且下摆两侧开衩,领部、袖缘及开衩处均镶天青色绢,领部两端再各缀两条天青色系带。细看这件禅衣,应是当地人为适应古代南疆地区风沙较大的特殊气候环境而设计的。
黄绢缝制的禅衣
帽子:地处沙漠腹地的精绝人除了戴毛质的帽子外,也喜爱丝绸缝制的帽子,主要分为圆顶和平顶两种。尼雅遗址1号墓地8号墓出土的一顶锦帽保存较为完好,高24厘米、口径30厘米,帽身织锦为白底,用蓝、绿、绛三色绣出了茱萸、云气和人物纹样,并在纹饰中穿插有“德”“宜”“子”“生”等隶书字样。帽里以素绢为衬,帽口镶宽5厘米的缂缘,帽后缀两根湖蓝色绢带。
锦帽
披巾:汉代西域居民的披巾十分华丽,尼雅遗址出土的红蓝色菱格纹丝巾正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丝编织佳品。这件文物长175厘米、宽37厘米,图案为蓝色、红底蓝纹和蓝底红纹3种菱形,丝巾正反两面图案相同,但颜色互换,丝巾两端缀有流苏,出土时系于女尸头部,形制与披巾相同。
在我国古代,披巾即披帛,也叫“帔子”,是绕于肩上起装饰作用的一种衣饰。《释名·释衣服》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宋人高承所撰《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云:“秦有披帛,以缣帛为之,汉即以罗。”由此可见,秦汉时期披帛这种衣饰已在中原地区出现,但考古中往往难见实物。尼雅遗址出土的这件丝巾构思独特,编织精美且保存完好,为研究我国古代服饰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
红蓝色菱格纹丝巾
靴子:靴子是汉代西域居民的传统穿着。1995年,尼雅遗址曾出土一双红地晕涧缂花靴,样式独特,长29厘米、高16.5厘米,形制为短腰,用皮、毛褐、绢、毡等多种材料缝制,特别是靴面中央在白底上织并蒂花卉图案,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装饰效果。做鞋面的材料是斜纹毛织物,叫“斜褐”,又采用晕繝工艺(蜀锦传统工艺),使靴面纹样和色彩犹如雨后天边的彩霞,十分迷人。这件文物设计构思巧妙,形制新颖独特,是新疆古代鞋靴遗存中的精品。
红地晕间缂花靴
袜子:汉代西域居民的袜子从质地上可分为毡、毛布、棉布、丝绸以及麻等多种,从形制上可分为无跟筒形、有跟袜形两种。
尼雅遗址出土的袜子比较考究,较为典型的是1959年出土的一双彩锦缝制的女袜。这双袜子整体造型直通上下,没有袜跟,袜头缝缀成圆形,袜口镶5至6厘米的绢边,袜身以绛紫色为底,用黄、蓝等色显变形菱格纹,纹样中嵌隶书“阳”字,菱纹排列整齐,质地轻薄柔软。此处还出土了一双男袜,以红色织金锦缝制,出土时穿在墓主人脚上,袜身通体织有繁复细致的汉式花纹,并在这些纹饰间穿插有用绛、白、宝蓝、浅驼、浅橙5种颜色丝线织出的“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等汉字纹样。
菱格纹“阳”字锦袜
手套:先秦时期,人们多用动物毛皮缝制手套,常与毛皮大衣的袖口相连,制作比较粗糙。到了汉代,手套缝制得日趋精致,特别是上层贵族的手套更为考究,多用精美的丝绸缝制。
尼雅遗址东汉墓出土过一双保存尚好的手套,以“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缝制,长24厘米、宽12厘米,手指处长4.5厘米、宽3厘米。其款式为直筒露指式,即一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合拢、露指,手套里层衬黄色绢。此后发现的另一手套款式与之相同,大拇指部位以白色面缝制,其他手指部位用红色绢,手套筒用锦缝制。锦以蓝色为底,其上显黄色曲折纹,在纹间织出隶书“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字样。这种款式的手套具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形制极为相似。
铭文锦手套
总之,以精绝服饰为代表的西域服饰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特别是在中原服饰影响下,其衣料在原有皮革、毛织物的基础上增加了棉布和丝绸,款式、色彩和纹样也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西域人十分重视服装的装饰性,无论是袍、裤、裙、襦,还是鞋、靴、袜都喜欢有不同程度的镶饰。这些丰富的西域服饰遗存以及尼雅遗址中出土的各种梳妆用品和女红用具、项饰、戒指、耳饰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文:阿迪力·阿布力孜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张伟 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