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大!广大、强大、伟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侧记
发布日期:2023-12-27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以“大”之名,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

这个“大”!是广大的大,也是强大的大,更是伟大的大。

                          ——题记


      8月1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宫。这是国家民委首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举办展览,是国家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

      展览从馆藏的15万余件文物和51万余册古籍中,遴选出能够体现“四个共同”的15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形成“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从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等多个维度,生动展现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连日来,社会各界观众纷纷走进民族文化宫,从文物古籍中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


大一统: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

      仰望星空,思接千载。

      走进“大一统”展厅,恍若置身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之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古籍,从中华文明的特性追求、统一国家的制度追求、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等三个方面,向人们解码5000多年中华文明何以延续不断。

      中华文明的特性追求,反映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与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形成、巩固、发展大一统思想,这是各民族的共同追求——

      “彩陶文化从距今约9000年开始,绵延了5000多年,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随着讲解员的导览,一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马家窑彩陶文化产生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是受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它的传播途径在早期时向西传播到了青海、西藏,向南传到了四川,而中晚期时则往北、向西传播,扩展至新疆东部,这条“彩陶之路”也成为了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彩陶旁的一张玉器考古分布图上,展示着中华先民创造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等不同文化体系的玉器。透过这些精美的玉器,能看到龙崇拜、以玉为美等文化现象普遍存在。这说明,中华文明在早期时虽然呈现出了“满天星斗”式的起源,但各区域的文化要素并非彼此隔绝,而是互通融聚,不断增进共同性与统一性。

      先秦时代,华夏与四夷交错分布、迁徙互动、文化交融,逐步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大一统’是何时正式提出的?”讲解员的提问,引发了观众们的好奇心。“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战国时期的《春秋公羊传》最早提出“大一统”,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展览展出的《春秋公羊传注疏》,则是汉唐时期的学者对《春秋公羊传》的注解。

      展柜内还摆放了《汉书》《隋书》《旧唐书》《宋史》《元史》《明实录》等,历朝历代为前朝修史,莫不如是,这一本本古籍彰显出中华民族“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煌煌二十四史,正是中华统绪一脉相承的体现,昭示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

      在与文物古籍穿越古今的对话中,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特性之一,大一统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统一国家的制度追求,反映了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制度根源——

      文物见证国家统一。在“大一统”展厅“授印有制”展区,展柜内的一枚枚历代官印大多数出土于边疆民族地区,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历史物证。

      “这一枚就是出土于云南省晋宁县的滇王之印,是汉武帝设置益州郡时,赐给滇王的金印。”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了用篆书白文刻的“滇王之印”四个字的金印上。据史料记载,汉武帝赐滇王之印后,对云南地区实行了羁縻统治。自此,西汉中央王朝同西南地区的政治关系日益密切,这枚金印也成为了极其珍贵的物证遗存。

      古籍记录国家统一。在古籍集中展区,观众从《圣朝混一方舆胜览》中,纵览元代各行政区的山川人物、沿革本末;从《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中,读懂疆域一统、政治一统、文化一统……这些悉数载录大一统制度的古籍,清晰地把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呈现给观众。

      “方寸货币”展区的一组宋辽金夏时期钱币,充分体现出辽、金、西夏对中华传统货币形制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文以武备”展区的一组兵器,承载着其在冶炼、铸造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华民族崇文尚武、耀德尊礼的武备之道;“镜鉴文化”展区的一组铜镜,造型多样、纹饰丰富,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工艺特点,更呈现出在彼此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共同特征……

      流连忘返于各个展区,观众从文物中、古籍里接受深沉厚重的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洗礼,领悟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中华文明长期形成的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是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桃花石”,意指中国。这个美丽的名称,东罗马史学家早在7世纪就曾使用,汉文文献则首次出现于古籍《长春真人西游记》中。1980年,在新疆阿图什县(今阿图什市)出土的喀喇汗王朝铜币背面也印有“桃花石可汗”字样。如今,《长春真人西游记》和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仿佛在向观众讲述西域与中原之间久远深厚的交往交流交融往事,成为了“大一统”的生动写照。

      元世祖忽必烈赐给帝师八思巴的铁盔甲、彰显中央政府直接治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的金本巴瓶、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在清乾隆皇帝七十寿辰时敬献的嘎布拉碗……面对与雪域高原息息相关的文物,四川博物院陈列展览部策展人卢玥颖看得津津有味。“这些文物都在实证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西藏先民与中原地区各民族有着长期密切的联系。”卢玥颖表示,明年5月四川博物院即将举办青藏高原文物主题展,这次来民族文化宫参观让她深受启迪。

      展区内,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疆民族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多种文物古籍,印证着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自古以来矢志不渝地追求统一、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统一性是中华民族渗透到血脉之中的价值追求和最高目标。

      “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大一统”展厅的古籍“花瓣墙”和“集思柱”,成为了观众一定会驻足打卡的地方。“花瓣墙”中存放有200多册珍贵古籍,观众随手打开一个花瓣,便可阅览一本古籍。色彩斑斓的灯光投射出反映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信念的词句,从半圆形“花瓣墙”的各个角度源源不断汇流入“集思柱”,“集思柱”屏幕上各种字体的“中华典藏”四个大字循环滚动呈现,寓意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最终,这些“中华典藏”从“集思柱”缓缓流出,形成一条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与头顶的古星宿图相映生辉,彰显中华文脉绵延不断、灿烂文明生生不息。

      文物古籍静默无声,却鲜活展现了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

      在展厅里,兴趣盎然的观众通过交互式、沉浸式观展,深入探寻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家纷纷表示,“大一统”单元充分展现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体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大交融: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大交融”展厅中间区域下方,是一幅流动的影像,展示着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通道——河西走廊、藏彝走廊、南岭走廊、辽西走廊等。展区上方则是用纱幔展示的一幅西域交通图,再现了千年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展厅通过展陈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等三个方面的丰富文物古籍,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相互影响、彼此交融,语言互通,文字互学,艺术共美,生活互融,在互鉴融通中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展厅内,展示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说文解字》。汉字作为各族人民共同丰富发展的文字,对确保各民族互通声息,维系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先秦时期“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到唐朝时就已出现“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的景象,中华民族多语种、多文种,各民族语言文字长期互学互通。观众转动展台下方按钮,便能直观看到各民族在历史上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共同传承着中华文脉。

      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各民族衣食住行、礼乐习俗千姿百态,始终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相互影响、彼此融通。

      展厅内的横笛、箜篌、琵琶等众多乐器流传至今,是中华民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融的体现。还有,彩绘唐卡上绘有的和睦四瑞图、六长寿图以及八吉祥图等纹样;古越族坎肩上的团兽纹以及龙凤、麒麟纹样等,都是各民族普遍喜爱的经典纹样符号。

      黎族男子的短裙、苗族的百鸟衣、布依族的马面裙等传统服饰,彝、侗、水等民族的翘尖鞋,广西田阳的舞狮面具、云南的狮头面具、青海土族的狮面具,以及各民族融聚共享的十二生肖等文化符号,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并在传承发展中融合演化,烙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使者相望于道,商者不绝于途。

      中华大地生态环境多样,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推动了不同经济形态的频繁交往,农牧互补、通贡互市、工艺互鉴等经济活动持续不断,逐步凝结成中华民族重要的物质纽带。

      一块民国时期的勐麻马帮牌匾,表明作为古代茶马古道重镇的云南大理南部地区,曾是滇藏线、滇川线以及滇缅线的必经之地。历史上,“茶马互市”“绢马互市”经久不衰,农牧互学、农牧互促持续不断。各民族长期深入的经济交往,还在民间留下许多相关的契约文书。展厅内的《土默特金氏蒙古家族契约文书》便记载了一个家族延续200余年的经济交往史,是颇具代表性的遗存。

      朝贡和赏赐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地方建立官方联系的重要方式。尤其重要的是,从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这些沟通各民族各地区的大通道,既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也构筑起沿途的商贸网络,增强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贸联系。

      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充分交流。从展陈中可以了解到,以纺织绣染、金属冶炼为代表的众多手工技艺,对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黄道婆将海南黎族的纺棉织布技术传播到今上海松江地区,引发了内地的棉纺织工艺革新;西南地区多个民族继承和发扬了蜡染技艺,并将之发展成为特色的衣饰文化,传承至今。

      民族团结一家亲,兄弟姐妹情意深。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你来我往,和睦共居,共建共享,共情共乐,彼此血脉相连、情感交融,在密切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情谊,形成了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和睦共居”“同源兄弟”展区可以看到,我国历代王朝鼓励多民族移民开发边疆,同时边疆人口也大规模内迁,实现了和睦共居。浙江景宁的《景宁蓝氏祖图》以及贵州彝族的“撮泰吉”、广西的毛南族“肥套”等非遗项目,生动描绘了各民族睦邻而居、手足相亲的场景。

      在展厅里陈列的一件龙舟模型上,24位不同民族的划手齐心协力划动船桨,这是各民族龙舟竞渡过端午的艺术还原。春节、端午节、“三月三”等传统佳节,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下之本在家。“亲缘相依”展区,从传统婚礼的礼担、礼盒到绣满美好吉祥图案的背儿带,再到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的传统礼仪,丰富多彩的婚育习俗、寓意深厚的礼仪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各民族情感相连的凝合剂。

      “铜声共振,鼓舞中华。”铜鼓是我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珍贵历史文物,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来到“同心共振”互动专区,触摸寓意各民族大团结、大团圆的“同心圆”造型,便能听到各民族耳熟能详的歌曲,感知各民族永远同心同德、同行同向的心声。

      文物古籍静默无声,却深深蕴含了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

      “通过参观展览,我深切感受到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共同进步,最终凝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四川省雅安市地处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发挥好这一独特区位优势,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出雅安贡献,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正在“大交融”展厅参观的四川省雅安市委统战部一级调研员张先明对记者说。


大团结: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走进“大团结”展厅,中心区域以红旗为主题的展台上铺陈的一组数字时间轴瞬间吸引了观众视线——1921、1949、1978、2012,四个关键时间节点被红色波涛高高托举,串联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大团结”展厅,陈列着1920年我国公开出版的首部中文《共产党宣言》以及蒙古文、藏文、朝鲜文等各民族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这些文献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的广泛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

      回顾历史,我们党始终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创造积累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经验。“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字字千钧,掷地有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中华各族儿女就有了主心骨。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各族人民情同骨肉、亲如兄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血流到一起、心聚在一起,汇聚成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洪流。

      展厅橱窗中,1955年7月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下达,邓小平同志签发,经刘少奇、习仲勋等中央领导传阅的《关于祝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问题的通知》经岁月洗礼依然清晰。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保障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对于加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新疆社会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份情谊,山高水长。

      从首都北京行至云南石林县,要跨越2500多公里,石林是当年中央访问团的第一站。1950年7月至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派出西南、西北、中南和东北内蒙古4个访问团,共计上千人。访问团翻过险峻的高山,越过酷热的沙漠,蹚过湍急的河流,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总行程达20多万公里。

      展厅中,上世纪50年代云南西畴县第一区长箐乡苗族全体敬献中央访问团的锦旗见证了那段岁月,锦旗上“民族平等”四个大字格外瞩目。每到一地,除赠送纪念章和由中央领导题词的锦旗外,访问团还赠送了盐、糖、布匹、药品等生活急需品,被各族同胞视为最珍贵的礼品。

      风雨同舟,鱼水情深。

      上世纪50年代,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毛主席的爱戴,云南禄劝县农民将一件白色麻布短上衣敬献给毛主席。这件上衣如今就陈列在展厅的橱窗中,衣服上工整书写着“毛主席留念,云南禄劝江头村农民敬献”的字样。

      这件衣服,让人不由忆起禄劝县翠华镇一处写有“小屋长留领袖迹,大风永奏凯旋歌”楹联的旧居。这里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毛主席纪念馆。1935年,正是在这个农家小院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作出了“巧渡金沙江”的战略部署。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团结一致、不畏艰险,始终同各族群众命运与共、生死相依。最终,3万多名红军战士在当地37位船工的帮助下顺利渡江,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天高地阔,是草原的风景,更是草原人的胸怀。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被送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年迈的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长途跋涉,争先恐后前来收养这些“国家的孩子”。如今,“国家的孩子”带着对党和国家、对草原母亲的感恩之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参观中,内蒙古大学辅导员赵新艺对展出的苏尼特左旗牛角奶瓶印象深刻:“我很早就听过‘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如今看到这些珍贵文物,备受震撼。只要各民族守望相助、紧密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通过参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如今的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细细端详着“同心共筑中国梦”十字绣匾的大连民族大学新疆籍学生刘姝彤说道。

      2015年,为表达新疆各族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和对实现中国梦的决心,一对来自新疆的姐妹哈那依先·艾尼瓦尔和米热古丽·艾尼瓦尔将这幅用时两个月绣制的绣匾献给了习近平总书记。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特别关心,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推动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大团结”展厅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会议和活动的照片,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展厅中央,陈列着各族群众敬献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锦旗。红旗猎猎,映照着全国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诚之心。围绕红旗舞台打造的“乐器墙”,意为“万方乐奏”,寓意各族人民共同奏响永远心向党、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伟大旗帜的最强音。

      文物古籍静默无声,却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开辟新天地、建设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从“彝海结盟”到“三千孤儿入内蒙”,从中央访问团到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到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民族工作的主旨,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始终依靠各民族大团结力量,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用文物古籍生动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深刻阐释多元一体、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因密码,必将进一步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自觉增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鉴往知来,与古为新。

      以“大”之名,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这个大,是广大的大,也是强大的大,更是伟大的大。在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中华民族必将铸就新的更大辉煌!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8期

文:本刊记者 许鑫 金向德 牛志男 王怡凡 王孺杰 韩东峻

大连民族大学实习生 王昕怡、梁悦、郑雨莲、王欣羽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龙慧蕊 刘雅 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